分享

智慧家长,都不会逼着孩子考第一名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家教智慧 第817期】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怀着万分愧疚的心情,写下这份检查书。由于我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不够刻苦用功,贪玩、看电视,有时还偷偷打会儿手机,导致期中考试成绩下降,没能再考第一,下降到第五名,这实在是我的不对,实在辜负了你们对我起早贪黑的悉照顾和夜以继日的作业辅导,更白花了你们辛辛苦苦用血和汗水挣来的钱让我上补课班,我实在是罪该万死,但希望你们再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让我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争取下次重新夺回第一的位置!

                                                   此致,敬礼!

                                             学习不刻苦的儿子XXX

这是期中考试以后,一位小学的同学由于考试成绩下降写给家长的检讨书。看后,不禁令人心酸,两眼真想流泪。

孩子考第五,已经很好了,可是孩子却觉得“罪孽深重”,“罪该万死”,不知道他的家长看过这封检讨书作何感想?

当下,不少家长把孩子的成长狭隘成了文化课学习。孩子学习好不好,不紧盯分数,更盯住名次。不仅要孩子考第一,而且想孩子次次考第一,把孩子的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评价孩子的学习好差的唯一标准。

“应试教育上瘾是一个民族的慢性自杀。如果我们死抱着应试教育不放,不思改革,不敢改革,甚至认为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减负就会误国害民;那么,我们就只能永远原地踏步,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走上民族的慢性自杀之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如是说。这种应试教育上瘾症其危害已然显现,近年来,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大学生到硕士、博士,心理抑郁者呈膨胀趋势,更有自杀悲剧频现,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果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再不调整刹车,将会毁掉更多的孩子,引发更多的家庭悲剧。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陪伴异化为应试教育的陪练,孩子放学了不是带着孩子继续上补课班,就是严格监督、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孩子的业余时间除了作业就是补课,即便上兴趣班、特长班无非也是为了升名校,进名牌增添加分的法码。如此情况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完全围绕作业、考试而展开,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被“抽空”了,家长和孩子之间几乎无精神交流,如果说有,就是对孩子“吼”!将孩子培养成一“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成为了空话,最好就算如家长所愿上了名牌大学,甚至读了硕士、博士,还免不了“啃老”“自杀”“弑母”……

因此,我们的家长当清醒一下,现在不是要把孩子送进补课班去补课,而是家长自己当进补习班补习一下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如何做才能把孩子教育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