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岁孩子上高中,别家孩子变“牛娃”的秘密在哪里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家教智慧 第886期】

流火的7月,深圳爆出了一个神童城城:2岁识字2000多, 4岁上小学、10岁中考取得404分优异成绩,被自己心仪的高中录取,成为今年深圳市年龄最小的高中生,被人们誉为“牛娃”。(8月7日澎湃新闻)这个“牛娃”是如何培养成的呢?据城城爸爸说,一是顺势而为,二是科学引导,不让孩子觉得学习好像是被要求的,而是生活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

据城城爸爸讲,城城上学虽然比较早,但并不是被迫学习。2岁开始,他们发现城城的记忆力比较好,小区里路牌及车牌都记得很快,他就开始给他读绘本,很快他就能识2000多个字了。3岁上幼儿园后,因为城城“总是提很多问题”,爸爸就带孩子去小学试试,没想到3岁11个月的城城顺利通过了小学的入学考试。一年级后,城城越级进入了三年级,六年级后又进入了超常班,在10岁时顺利参加了中考……

城城爸爸说,他们从来没有强迫过孩子学习,总是运用科学有趣的方法来引导他,不让孩子觉得学习好像是被要求的,而是让他自愿主动地去学习。

如何引导?城城爸爸说,城城小时候,他们都会用比较形象化的语言来对话。比如最早学算术,会用一些食物来帮助讲解,苹果的数量和自己吃苹果的数量,吃了几个就少了几个,一对比,加法减法都会了。或者是用他喜欢的东西去解释,比如他喜欢车,车就可以用来解释速度。爬楼梯,楼梯可以用来算步数和楼梯数,就是把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形象化,然后家长再进行思维上的引导。

而反观我们一些家长,在教孩子算数时,先让孩子危襟正坐,然后对孩子“纸上谈兵”,机械、枯燥的让孩子重复、记忆1+1=2、2+2=4之类,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岂有不厌、不烦之理。城城爸爸这种“生活化”、“情景化”对孩子投其所好的“游戏化”教庋,是真正的生活教育,真正的寓教于乐,真正的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很“自然”的事,是“生活”“游戏”的必须,从而不会觉得学习好像是被要求的,而是去自觉自愿地主动地学习……

孩子都是喜欢被表扬和奖励的。城城爸爸还介绍说,当孩子表现好时,就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孩子在心理上认同学习是快乐的。这个奖励是什么呢?那就是读书。

在城城家庭中,学习和读书也从来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有时“禁止看书”反而是一种“惩罚”。“城城喜欢读书,在7岁时就已经熟读中国通史,但在家里,读书是并不是想看就可以看。我们会制定一些家庭守则,比如用餐规范,孩子做好了就可以自由买书、看书,久而久之他就会把读书当作某种礼遇来看,而学习也不是想学就能学的,有点类似饥饿营销的感觉。

哇塞!别家孩子学习好了被奖励看电视、打手机或是其他什么的,而城城是做好该做的事如好好吃饭才能学习,这才是孩子不把不把学习当成负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城城爸爸最成功的教育之处!

其实,小时候,很多孩子都是天才,比如我的本家一个孙子,三四岁时能识别所有汽车的标志,在路上看到汽车就能报出牌子,很多小孩子,不仅能熟练地背诵“床前明月光”之类的简短唐诗宋词,还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长篇”,因此,小时候,很多孩子都是神童,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神智”的光芒却渐渐暗淡,成为一个个平凡的“方仲咏”,究其原因,是许多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的缘故,是把识字、算数、阅读等学习与生活剥离开来,将学习“专业化”“机械化”“枯燥化”的缘故。数学、识字、阅读本就是生活、游戏的一部分,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游戏,是为了更快乐的生活,唯有“不让孩子觉得学习好像是被要求的”,只有当他做好该做的事的事时候,才能得到他想要的奖励——学习(读书),这才是神童的培养之道。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