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莫东施效颦,他人方法再好,用到自己孩子身上不一定合适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平湖一柱 第1318期】

【核心提示】教育孩子,不能东施效颦,别人的经验、方法可以借鉴,但却不可照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自己的家庭情况来确定,不要因为大家都说“某法好”,就“拿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那就会像某位网友说的那样“换成高中生试试”,十有八九是不灵的!



孩子期中考试在95分以上,妈妈奖励孩子到超市随意购物30秒。近日,四川德阳一位年轻妈妈的奖励方式受到不少网友的热捧。(11月15日澎湃新闻)

在我们农村,每天老牛犁完地回家,主人都会在草里加上一把豆子,何也?奖励呗!这样老牛第二天会更卖力!老牛如此,人也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做好一件事,希望得到表扬和奖励,是人的天生“本性”。这个奖励有两种,一是精神奖励,二是物质奖励,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物欲”是人的一种本能,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超凡脱俗,况且脱离了物质,人便不复存在。因此,精神奖励固然重要,物质奖励也不可缺少。如果只有精神没有物质,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人的上进心就会渐渐消退;反过来,如果只有物质不“赋”精神,则更会使人庸俗化,将物质作为追求目标,一旦没有了物质,则会不再“上进”。所以最好的奖励是精神和物质兼而有之,相辅相成,以精神为主,以物质为辅。而且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物质奖励则更不可或缺。

期中考试孩子考得好,妈妈奖励孩子到超市随意购物30秒,这个奖励方式颇有创新。看着孩子争分夺秒抢购,妈妈十分高兴,孩子分外开心。这次的奖励相比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今后的学习相比也会起到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当然对此做法,也有不少网友提出异议,说这样的奖励仅仅局限在物质层面,一次30秒随意购物后,孩子可能不再满足于这种奖励形式,会提出更高层次的奖励要求。家长是应还是不应。对此,有人说,对孩子奖励应注重精神,加强引导,应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激发强大的内生动力,不能让孩子为得到奖励才去努力学习。比起分数,让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

有网友还指出,奖励30秒随意购物,只能用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孩子身上。对高年级孩子来说,这个办法就不灵了,曾有个网友调侃说“换成高中生试试”。

还有网友担心,孩子年龄小,购物随意性较大,30秒随意购物,只有时间限制,没有金额限制,万一孩子挑选的玩具或衣物,超过了妈妈的购买能力,妈妈买还是不买?如果不买,妈妈岂不是要在孩子面前失信?3秒随意购物,其前提条件是家长“不差钱”,这个办法对普通工薪阶层的家长来说并不实用。

众说纷纭,见智见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在这里,我只想说,四川的这个妈妈,就是一个普通家长,人家就是针对自己孩子——二年级孩子的一次奖励,并没有宣扬自己的方法多高明,想着要他人去学习,想着要在全国推而广之,甚至让高中生家长也试一试。

至于孩子购物的价值,我想也不必过去担心。每个孩子并不傻,他们“抢购”,是心中有数的,是不会让家长为难的!君不见那些最任性所为的孩子,给家长提过“要星星、要月亮”的要求吗?

所以,对于四川这位妈妈的“教子方法”,是否有效,我想那是这位妈妈和孩子的事。对于一般家长来说,教育孩子,别人的经验、方法可以借鉴,但却不可照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自己的家庭情况来确定,不要因为大家都说“某法好”,就“拿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那就会像某位网友说的那样“换成高中生试试”,十有八九是不灵的!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