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奇招——“物质奖励”只有短期疗效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27

教育奇招——“物质奖励”只有短期疗效

教育奇招——“物质奖励”只有短期疗效

虽然做父母不需要考试,但是不及格的代价可能会让你抱憾终身。

文|金弋

编辑|金弋

图|网络

“别闹,安静些,出了地铁妈妈给你买冰淇淋”

“再哭就不给你买巧克力了”

……

然后,伴随着话语声,孩子的吵闹渐渐消停,偶然会有孩子小声的讨价还价,但基本上可以忽略。

作为地铁达人(自封的),见过无数家长用来制止小孩尖叫、哭闹、嬉笑的招数。

这招“物质奖励”很多时候有奇效,一剂“奖励”下去,见效快、疗效好。

孩子得到奖励安静下来,家长不用接受他人的注目礼,车厢也清净了,可谓是皆大欢喜。

如果只是一时的应急,这没什么。

一旦家长被这样快速强效的“治疗效果”迷惑,长期使用物质奖励,就大大不妙了。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的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之后,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孩子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不出意料的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教育奇招——“物质奖励”只有短期疗效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孩子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钱可以衡量,如果奖励不符合心理预期,孩子们为钱而玩的心理自然会土崩瓦解。

就像用物质刺激孩子学习,短期内确实有效果,比如孩子处于急切渴望一部手机却一直得不到满足的时候。

一旦孩子没有了物质目标,物质的激励作用自然就没了。

长此以往,孩子既不会爱上学习,也不利于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而且,孩子会变得功利和斤斤计较。

《变形记》中,16岁男孩张迪的父母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为了让孩子去上学,开出了天价:在学校待三天,给五千块钱。

张迪还讨价还价:一天五千,给钱就去。

教育奇招——“物质奖励”只有短期疗效

结果,听到爸爸说不能预付款,他咬牙切齿地咒骂父母该死的玩意。

孩子的话让人震惊!在他心里上学已然演变成了一种交易,完全没有意识到上学是他的本分。

这便是滥用物质奖励的“后遗症”,孩子会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和物质方面的奖惩挂钩。

学习、考试名次可以用金钱衡量,那体贴、帮助父母是不是也要用物质来维持呢?

到那时,父母们又将情何以堪。


用“物质奖励”来教育孩子,是家长在投机取巧。

例如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A,家长们却选择了简单粗暴不花时间精力的方法B。

孩子成绩不好,如果用方法A就需要你去观察孩子学习习惯、分析试卷、总结学习方法、监督孩子学习,如果没达到效果又将回到第一步。

在这样一个闭环中循环往复,直至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

有多累,可想而知。

如果用方法B就简单多了,只需要一个承诺,考到前十名、前三名、第一名,会分别有什么样的奖励,至于怎么做就看孩子了。

这样算不算投机取巧?

教育奇招——“物质奖励”只有短期疗效

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高度,教育孩子不需要你寻找捷径。

给孩子物质奖励刺激学习,不如引导孩子确定梦想,增加对学习的兴趣,从根源上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

就算要奖励孩子,可以选择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东西,如书本、学习工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一个妈妈和孩子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妈妈,如果这次期末考我能考到全班第三名,你能给我买个画板吗?

——如果你真的想要,我现在就可以买给你,不用等到期末考试后。至于期末考,对得起自己就行了。

——妈妈你真好。

——孩子,我希望你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跟别人交换东西的筹码。

这位母亲教科书式的回答,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告诉孩子画板与期末成绩无关,考试成绩只要对得起自己就行;然后再纠正孩子心中“学习是筹码”这样错误的认识。

妈妈的引导语态平和,循循善诱,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

陈美龄,不仅自己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还将自己的3个儿子也送进了斯坦福。

她提出“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中,第二件就是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教育奇招——“物质奖励”只有短期疗效

当奖励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变成亲子间情感的互动。

那么,孩子将变得期待类似有趣的奖励,将拥有更充足的行为动力。


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家务中物质奖励多用几次,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孩子变得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向你索取奖励,且胃口越来越难以满足。

所以,与其到时候和孩子在奖品上磨嘴皮子,不如一开始就明确教育过程中,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的主次地位。

精神奖励为主

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Deci说过,想要刺激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是让孩子觉得“我能做到”。

贴在光荣榜上的小红花、学校颁发的奖状、课堂上的口头表扬……都是精神奖励。

教育奇招——“物质奖励”只有短期疗效

教育专家尹建莉,就给女儿圆圆弄了一个“记功簿”,专门记录做的好事。比如:“收好玩具”、“扔垃圾”、“学会认钟表”等等。

这样的“记功簿”也是精神奖励,带给孩子一种荣誉感,孩子会极其珍惜这种荣誉感,并为此不断努力。

我想几乎没有人可以忽视被赞许肯定之后,那种油然而生的自信和昂扬吧!

为了得到更多的肯定,孩子的内心会不断生成“内在驱动力”,不断暗示自己“我要优秀”,并逐渐朝着“优秀”“更好的孩子”方向发展。

物质奖励为辅

物质激励并不是就不能用了,只要把握好“度”,物质奖励一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首先必须明确告诉孩子学习、家务是作为是学生和家庭成员有责任做好的本职工作,不要试图用来换取好处。

然后在孩子做得好时,偶尔可以给个物质奖励,并明确地告诉孩子奖励的原因。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这不是“等价交换”,而且类似的物质奖励由我们大人来决定。

除此之外,大人们一定要言出必行,对孩子的承诺不能拖、更不能等,不然孩子会对整个世界产生不信任感。

教育奇招——“物质奖励”只有短期疗效

  1. 虽然做父母不需要考试,但是不及格的代价可能会让你抱憾终身。

激励孩子,真的没有那么难。

只要我们愿意停下脚步,理解孩子的思维,用心去聆听孩子的渴望。

真真切切地明白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不用物质去敷衍,孩子真的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变化。

家人互动

你给孩子最贵的物质奖励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