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应当慎用“金钱鼓励法”

 木香草堂 2019-02-02
家庭教育应当慎用“金钱鼓励法”
    “扫地要1块钱,洗碗一次2块钱,可以帮忙拿快递,一个收费5毛钱……”这些都是周妍儿子给她拟好的帮忙条款价目表。“我可以帮忙,但是你得付钱。”看着儿子发来的信息,周妍忧心忡忡。原本希望以金钱鼓励孩子进步,没想到适得其反,一想到儿子事事向钱看齐,她就觉得头疼。(2019-01-09“都市热报”微信公众号) 
    报道称,周女士最初是为了改变儿子懒散的毛病,采取了这种“金钱鼓励法”。刚开始一段时间,此法果然奏效,孩子的行为有了较大改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不仅要求妈妈提价,而且只要是家务活,全部明码标价,甚至对自已一直学习的钢琴,也以“不付钱停止练习”相威胁。 这一奖励方式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促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惯常使用的“物质激励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家庭教育中,适当的物质奖励能促进儿童精神愉悦,激发其上进心,但如果全部依赖物质奖励,则会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使其以获取物质利益为目的,当物质利益不增加或减少时,儿童就会对行动失去兴趣。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每个孩子10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则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这位采用“金钱鼓励法”的妈妈就上演了一个现实版的“德西效应”,想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内部动机,结果孩子对金钱的欲望不断增强,胃口越来越大,懒散的毛病非但没有得到改变,反而变本加厉。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做法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导致孩子唯利是图,为孩子将来发展埋下祸根。试想,如果孩子从小形成的金钱观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就可能被金钱所左右,什么工作都以“给不给钱”或“给多少钱”来衡量,工作缺乏主动性,这样以来怎么能处理好与单位和周围人的关系?再比如说,赡养老人本来是孩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父母年老了,不能赚钱了,父母不给钱,孩子就不尽赡养义务,到那时父母情何以堪? 
    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应慎用或不用“金钱鼓励法”。激励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很多,父母应在研究每个孩子个性的基础上,以精神激励为主,辅以物质激励。具体说来,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明确孩子应尽的责任。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哪些事情应当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父母应当为孩子划出明确的界限,并为孩子约法三章,立下规矩。比如,整理自己房间卫生及书桌、床铺,主动完成家庭作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这些工作都是孩子的份内之事,自已的事情不但要自已干,而且要干好,容不得孩子讨价还价。孩子不能按时完成这些工作或完成质量不高,家长非但不能纵容,反而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样做既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二是对于孩子职责范围之外主动完成的工作,家长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但不一定是金钱奖励。比如,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后,利用剩余时间主动阅读课外书,家长可答应孩子周末到新华书店购买自已喜欢的书籍作为奖赏,以激励孩子阅读更多的课外书。其实,在童年期,孩子喜欢被表扬、被奖励,并没有严格的物质、精神区分,大多数孩子更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有的孩子做了好事后,并不在乎家长奖励多少钱,但却非常在乎班主任老师送给他的一朵“小红花”。这样的奖励对孩子能起到激励作用,有利于孩子追求上进心,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