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尔文3号 | 就它吧,一步到位

 关哥说险 2021-01-04
请将我们“设为星标”,遇到保险问题随时来提问
点击上方“关哥说险”→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今天不说废话,直接讲重点。

记得拖到最后看活动,有羊毛可以薅。

「达尔文3号」这个单次重疾险,6月18日上线,大家重点关注下,特别是一直在犹豫的、重疾保障缺口比较大的人群,可以不用再观望了。

原因有三:

1、产品本身的责任,极~其~全面,算是单次重疾的集大成者。

  • 赠送保额?有,60岁前80%;

  • 赔付比例高?有,轻症45%*3次,中症60%*2次;

  • 癌症二次?心脑血管二次?全都有;

  • 高发轻症还有额外的二次赔付。

2、重疾新定义落地后,现有产品将纷纷下架,更新为新定义产品。「达尔文3号」算是最后一批旧定义下的新产品。


新定义是怎么回事,究竟怎么看待,之前写过了。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儿,敲黑板,复习下:

赶紧买 or 再等等?重疾险修订到底咋回事儿?
我劝大家一句,别等市场把这事儿炒火了,你才着急

3、正是因为临近绝唱,所以产品设计思路很灵活,各种责任皆可选,适合按个人偏好任意搭配。

身故责任可选:不管是70岁还是终身,都不捆绑身故责任。(这里再次强调一下,不捆绑的好处是给你选择权,而不是因为身故责任本身不好。)

癌症二次、心脑血管二次皆可选:而且第二次的赔付是150%。

投保人豁免可选:重症/轻症/身故/全残/皆豁免保费。

之前钢铁战士1号优惠宝不含身故责任版本的下架,其实已经反映了一定的产品趋势。

该上车上车,该补充补充,都有的选。



具体产品形态看一下:

图做得清楚不?快夸我!

 保额送得多 

👆画蓝色虚线框的部分,是基本责任,不用选,基本是目前单次重疾的顶配设置。

60周岁之前重疾保额赠送 80%也是没谁了。

我看了定价,送的这部分,真的超~级~便宜。

所以,如果按同样的保额计算,「达尔文3号」虽然看起来贵一点,但是因为赠送的多,而且时间也长,平均下来,就并不贵了。

如果做一个【保额30万、保到终身】的「达尔文3号」,相当于又额外送了一个【保额24万、保到60岁】的瑞盈

划算的划算的。

 高发二次赔 

👆绿色虚线框的部分,同样是基本责任,不需要额外加钱。

几个比较高发的轻症/中症,都是有机会赔第2次的: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第一次患病,赔付 45%;如果第二次患病,只要在不同器官就可以再赔 45%没有时间间隔限制

第二次不典型心肌梗塞/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微创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这三种放在一起,第一次患其中的一种,赔付 45%;第二次患任意的一种,再赔 45%中间要求间隔一年

【第二次中度脑中风】第一次中度脑中风,赔付60%;满一年后,再次确诊新一次中度脑中风,再赔付60%。


心血管疾病有多高发,数据也是很可怕的👉我国2.9亿人患病,死亡率最高的居然是它

这些包含在基本责任里,你就算什么可附加责任都不选,也能享有部分二次赔付保障。是不是少纠结一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达尔文3号」的基本保障,没啥好说的,相当可以。二次赔付虽然种类并不是太多,但胜在高发、赔付比例高,极早期恶性肿瘤还不需要间隔期,占用的定价成本也很低。

完全没有捆绑身故,对预算不高的人来说,也比较友好。


 特定重疾二次赔,花点钱,赔更多 

👆橙色虚线框里,就是可选责任了。

这部分其实不那么重要,但容易看糊涂,慢慢来哈,看不明白就pass好了。

首先,这是重症标准的二次赔,和前面必选责任里的疾病严重程度不一样;

其次,这部分的二次赔付,都是150%赔付。

【恶性肿瘤二次赔】

第一次是恶性肿瘤以外的其它重症,赔100%(或180%),180天后,又初次患了恶性肿瘤,再赔付150%;

第一次是恶性肿瘤,赔100%(或180%),3年后仍然患有恶性肿瘤(新发、转移、复发、扩散、持续皆算),再赔付150%;

【特定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

特定心脑血管疾病包括以下三种,下文统称为「心脑」。

1、急性心肌梗塞
2、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脑中风后遗症

第一次是心脑以外的其它重症,赔100%(或180%),180天后,又初次患了心脑,再赔付150%;

第一次是心脑,赔100%(或180%),1年后又患了心脑,再赔付150%;

【身故责任/投保人豁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