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理财不保本了,还有什么可以买?

 关哥说险 2021-01-04

大家好,我是看完保险看理财的飞飞。

前段时间,几家银行的低风险理财发生亏损,想必大家都听说了。


事实上,每次购买理财,银行都会提示风险,但一直以来,大家都把银行理财当做无风险投资来买。

现在风险变成了现实,不少人在后台问,还有啥可以买?

01

买股票、基金吗?

今年初到现在,股市行情好,许多人买股票、基金都赚了钱。

然后好多人都来问,基金、股票赚钱赎回后,钱应该放哪儿?

我为此专门写了篇文章:基金收益30%+赎回后,钱放哪儿?

文章下面的留言,我看到了很多人隐隐的焦虑:想赚钱,但更怕亏钱,害怕好不容易赚的收益又跌没了。

这让我对「稳定」有了新的认识,大多数人需要的不是大起大落理财的产品,而是收益相对比较高,又比较稳定的产品。

就像社会上那么多人热衷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待遇不算高,只能说比平均水平好,比起某些科技公司、银行券商肯定是不如的。

为啥大家还是一窝蜂的往里挤?我还曾听说,中国北方某小城市有人宁愿花20万去买一个月薪3000的高速路收费员的工作。

在他们眼里,这才是划算的。有了这个工作,他就感觉未来有了着落,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也不用担心中年危机。

大多数人想要的不是像马云那样的大富大贵,而是小富即安,老婆孩子热炕头。

不管是投资理财,还是职业选择,人性这些特点都是相通的。

02

然而,不巧的是,稳定的高收益在金融上是个悖论,基本是不可能的。

通常情况下,只有稳定低收益和波动的高收益。

当然,你可以通过拉长投资期限降低风险,比如定投指数基金,拉长时间期限,肯定还是赚钱的。

但无论如何,波动还是无法避免的。正是这些不确定的波动放大了人性的贪婪和恐惧,让人追涨杀跌。

十几年前买入茅台、腾讯并不难,难的是你坚持持有十几年。

这几十年间,只要有一天跌了10%,就会有人怀疑,这公司到底还行不行?只要有一两年不涨,肯定就拿不住了。

当年,李嘉诚的二儿子李泽楷也投资了腾讯,但持有两年之后就卖了;如果他持有到现在,身价早就超过了他爹。

 
所以,投资理财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只要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7亏2平1赚才是散户的宿命。
 
 
03
 
回到最初的问题,银行理财不保本了,我们还能买啥?
 
有些朋友对银行理财保本有很强的执念,比如这条留言:
 
某财经媒体文章留言截图
 
点赞的人还挺多。
 
事实上,判断一款理财产品适不适合,不应该只纠结它保不保本,而是要清楚它是什么风险等级的产品,适不适合自己。
 
银行理财产品有5个风险等级,从R1-R5,风险等级依次提高。
 

前段时间出现单日亏损的招行,属于R2风险等级,本身是不保本的。
 

之前,这类R2风险等级的理财也很多,只不过是封闭运行。给你一个预期收益率,比如4%,到期兑付本息。中间发生了什么,你是不知道的。
 
虽说产品有风险,但基本都有银行兜底,即使亏钱,银行也会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把窟窿补上。

这就给人了一种错觉,R2的银行理财是没有风险的。
 
保险配置是反人性,放到理财产品的大市场中,一样适用。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看似对用户负责,实际上风险更大。
 
因为投资是不确定的,一旦遇到长时间的市场低迷,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金融游戏很容易玩脱,导致窟窿越来越大,最终受伤的还是广大老百姓。(参考前两年持续暴雷的P2P)
 
所以,监管干脆把理财产品遮羞布掀掉了,每笔投资每天涨了多少跌了多少,大家都能看到,没有暗箱操作,对银行、对投资人都是好事。
 
R2的银行理财本来就不保本,现在只不过回到了它该有的样子。
 
不过,虽然不保本,但R2的理财产品,风险还是很小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本金是不会有损失的。
 
招行那款产品,只是当月发生了亏损,发文时我又看了一下,如果拿着不动到现在,还是赚的。


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风险等级测评,或者留意一下银行APP、支付宝,也有这类测试。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风险偏好的人,下次再选理财产品时,心中就有数了。
 
当然,也不是说你是R2等级,就只能买R2的产品,其他更高风险等级的产品,只要控制好比例也是没问题的。
 
我们号一位老读者@吕峻 总结特别好:
 
如果投资的资金量,每天的涨跌幅让自己睡不好了,就说明持仓过重,要减仓了。
 
 
04
 
如果你说,我就是见不得本金损失,那能选的就只有R1风险等级的产品。

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保障类产品因为不算狭义类理财,所以没有划分,它的实际风险和R1差不多。


国债/存款/货币基金,这类产品确实不会亏,但收益也确实不高。

万能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保单,收益稍微比银行高一些,但锁定期限更长。

年金险,我一直不建议大家把它纯粹当理财买,保单的功能性才是它的核心。还不知道我说的是啥?赶紧看:这个保险,为啥有钱人一买就是几千万?
 
增额终身寿险可以当理财去买,每年固定的3.5%复利增长,保单利益写进合同,只要前期不退保,是不会亏损的。注意是长期不会亏损,如果短期内退保,还是有损失的。
 
增额终身寿险的灵活性也不错,需要时可以减保取现,剩下的钱还会按原来的收益继续增值。
 
之前专门写过两篇:

这个名不符实的产品,为啥这么火?
守护神 | 攒点钱,攒长钱,留住钱
 
长期来看,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确实能锁定长期利率,但不能为了锁定长期利率,就忽略了短期的理财需求。

几年后结婚等着用钱,资金却锁在理财产品中取不出来,就尴尬了。

万能险只要前期不退保,也是保本的,而且更适合当理财来买。既有保底收益,也有浮动收益,保额能增能减,十分灵活。不懂的看看这两篇:

一张图教你看懂万能险的结构
99% 的人买这个险却不知道怎么用

至于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这些,收益高风险也高,都是不保本的。今天篇幅不够就不展开了,有时间我再和大家好好聊聊。

 
05
 
理财远远不止是保本这一个维度,也不止是收益这个维度,理财产品的期限、流动性、稳定性,都是需要考量的。
 
更重要的是,理财要有长期的、全局的规划,要能跨越整个人生。
 
比如最近几年要买房买车、结婚生娃的,投资期限就不能太长,产品风险也不能太高,因为亏不起。
 
再比如未来养老的钱,需要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不能期望七八十岁了,还去研究什么鬼理财产品,不现实;
 
所以,还是那句话,钱只是美好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美好生活本身。因为理财把生活搞的一团糟,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大家最近有什么理财心得,和我一起分享下吧。



上一篇:

看完各地几十块的「惠民保」,我想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