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关注老羊铲史 如果还没有关注老羊铲史,可以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关注一下。 前两天,单位要种地了,需要买一些种子和农具。 老羊跟着去了一趟双滦的滦河古街。 拜谒心仪已久的穹览寺。 回来憋了很久,只憋出一句话: 辉煌 转眼就成废墟 一年、十年、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都是转瞬之间。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都会像风一样过去。 所以,很多看似很重要的事情,都不要太在意, 淡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1. 有的人说的话很少,但你只要牢记一句,就会受益终生, 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 比如,圣人说:谦受益,满招损;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比如说,多回家吃饭,少在外面喝酒。 比如说,居安思危,持中守正,谨言慎行。 历史这条河太长,说话的人也太多,穷经皓首,累死人也读不完,记不住。 所以更多的话是没有被人记住。 但是,也有人说的话被人记住了,而这个人却被忘掉。 沈约就是。 2. 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五十岁生日。 作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文韬武略,在当时,威望就很高。 皇帝五十大寿,近臣们张罗着在滦河喀喇河屯行宫附近给他修个庙。 第二年,康熙四十三年,寺庙落成,近臣们请康熙皇帝起名题字。 康熙起名:穹览寺 这是清代皇帝在塞外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早于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康熙也是一个每天写日记的人,他这样记载这件事: 朕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峯秀。故驻跸于此,未甞不饮食倍加,精神爽健。所以鸠工此地建离宫数十间,茒茨土阶,不彩不画,但取其容,坐避暑之计也。日理万防,未甞少辍,与宫中无异。万防偶暇,即穷经史性理诸书,临池挥翰,膳后即较射观德,以安不忘危之念,此其大略也。因有离宫随侍人员共祝万夀而建寺,不日即成又求匾额以垂永久,朕赐书云穹览,取沈约骧首览层穹之意。 ...... 骧首览层穹,表达了康熙昂首纵览宇宙,胸怀天下的豪迈之志。 一个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在给为自己祝寿而建的寺庙起名时,没有去四书五经里的经典,而是用了沈约的一句话。 3. 沈约是谁? 沈约(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南朝时梁代人,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可见这个家族有多牛。 出身牛的人,真的很牛, 所谓的千辛万苦到罗马,而人家出生就在罗马,而且家里亲戚也都在罗马。 草根创业,即便成功,也会伤痕累累。 外伤不是伤,内伤才是。 沈约的父亲沈璞,南朝宋代时任淮南太守,可惜于元嘉末年被诛。 那年沈约13岁,于是孤贫流离,然而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 现在的二十四史中的《宋书》,就是他编的,而且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还著有《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等,可惜多已亡佚。 康熙皇帝手不释卷,工作之余也要读书。 估计是这天正好读到沈约的诗,不然浩如烟海中,怎么就会偏偏遇到了你? 沈约:《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 范金诚可则,摛思必良工。 凝芳自朱燎,先铸首山铜。 瓌姿信嵒崿,奇态实玲珑。 峯嶝互相拒,岩岫杳无穷。 赤松游其上,敛足御轻鸿。 蛟螭盘其下,骧首盼层穹。 岭侧多奇树,或孤或复丛。 岩间有佚女,垂袂似含风。 翚飞若未已,虎视郁余雄。 登山起重障,左右引丝桐。 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 如彼崇朝气,触石绕华嵩。 沈约的原诗是“蛟螭盘其下,骧首盼层穹”, 康熙皇帝读的版本是“骧首览层穹”, 皇帝和诗人的眼界就是不一样,一盼一览,胸怀和眼界的差别就分出来了。 皇帝的站位就是高。 地位决定站位。 4. 文人喜欢参与政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样的经典文化和践行这种文化的优秀人物太多,入心入耳。 从蒙学开始,读书人的命运就和天下苍生结合起来。 沈约也是。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时期就是司马懿的后代建立的两晋过后的南北朝,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受苦的就是普通百姓。 简单说: 齐梁禅代之际,他帮助梁武帝萧衍谋划并夺取南齐,建立梁朝。 萧衍认为成就自己帝业的,是沈约和范云两个人, 高祖曰:我起兵于今三年矣,功臣诸将,实有其劳,然成帝业者,乃卿二人也。 忽悠。 萧衍封沈约建昌县侯,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食邑一千户。 连他的母亲也被封为建昌国泰夫人,一时荣耀无比。 5. 可惜,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的到了晚年。 沈约是个美男子,消瘦的身材一直保持到了晚年。 所以后来有人说他,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努力读书才华又好,能写一手好文章。 梁武帝萧衍是萧何的后人,也是一个文化人,年轻时和沈约、谢朓、范云等人一起被称为“竟陵八友”,哥儿几个关系不错,萧衍还是在沈约等人的帮助下做了皇帝。 可苟富贵,勿相忘那些事,都是未发迹时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一旦有人发达了,过去的老哥们就会疏远。 “竟陵八友”也一样,萧衍当了皇帝,几个人的地位就有了差别。 有一次,豫州向皇帝进贡栗子,沈约也在场,萧衍就和沈约比赛谁知道栗子的典故多,谁知道的多,谁的学问就高。 虚荣心呀,谁都不能免俗。 沈约倒还识趣,故意少说了三个,萧衍赢了,很高兴。 可文人多是狗肚子装不下二两香脂油,刚一出大殿,沈约就臭谝,说:嗨,也就是我让着他,他好面子,不然不得羞死呀! 下属在背后说领导坏话,没有不传到领导耳朵里的,有时领导不搭理你,是人家不和你一般见识。 萧衍果然知道了,非常生气,就想收拾沈约,被人劝住了,可记恨却牢牢的刻在心里。 6. 沈约的亲家张稷得罪了萧衍,被外放。 不巧外放时被人杀了。 萧衍觉得挺对不住张稷的,本来没有死罪,哪想到结果这样呀, 心里就有些不安。 沈约说:事情早已过去,就不必再计较。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沈约这句轻飘飘的话,一下子惹恼了萧衍。 萧衍说,你啥意思呀,你还是忠臣吗?说毕,拂袖而去。 沈约惊恐万分,恍恍惚惚的回到家里,又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原来的皇帝齐和帝萧宝融拿剑割他舌头。于是就请了一个道士做法,用赤色奏章向天祷告: 禅代之事,不由己出。 这下子可就惹了大祸了。 萧衍知道沈约得病了,派人去探望,那人正好遇到了这件事,回来向萧衍汇报。 萧衍怒不可遏,连着派人去沈约家里骂他。 沈约哪受得了这个呀! 没几天,被骂死了。 享年73岁。 7.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享年八十六岁。 梁武帝心眼太小,容不得过去老兄弟的一句话。 可他最后也没得善终,被活活饿死。 修建穹览寺时,康熙皇帝在位已经四十二年,用沈约的诗给寺庙题名,除了抒发他的胸怀大志以外,是不是还有提醒自己要对大臣们宽容的意思呢? 穹览寺,俯视苍穹,多大的气魄。 只可惜有了一个穷字。 破破烂烂,垃圾成堆,哪里还有去日的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