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中医:明明在老家很稳定,我为什么到深圳发展

 医馆界 2021-01-05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产 业 新 媒 体

 298

我还认为年轻中医不能把找工作就是“做一份工”。找工作这个概念就错,中医说找工作就说明你没自信。到我这里“找工作”的都被我拒绝了,年轻中医更应该与医馆谋求一种共同发展。

■ 医馆界  半夏

最近,医馆君和某青年中医,与一位医馆行业前辈,讨论青年中医在深圳医馆的就业问题,无论是这位中医还是前辈,所说的话都非常有现实意义。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中医之路

本科学习中医学专业,硕士攻读针灸推拿专业,本硕连读。

2011 年也就是大四的时候就跟随临床老师学习,边学习,边跟诊;2014 年,考取中医执业医师证; 2015 年开始在老师的诊所独立坐诊。

目前平均日门诊量10+,多的时候20+。

划重点:这个门诊量看着不突出,

到深圳的求职意愿是什么?

中医(内科、儿科、妇科均可) 对中医、对发展中医事业有足够多的热爱 与激情;不求扬名立世,但求为中医发展尽微薄之力。

 在老家独立坐诊两年,患者群稳定

为什么还来深圳发展

我想寻求一种新的发展,因气候及环境的差异,深圳(南方)的主要病种和老家(北方)不一样,一个中医如果能在不同的地方发展,对医术的认识也是一种提高。

另外,我太太曾经在深圳工作,早在15年左右就希望我到深圳工作,但我那时候觉得还没有跟临床老师学好,还没有出去闯荡的资质,所以选择先留在老家,精进医术。

划重点 :准备好了再出发,是因为该大夫的老师要求学生,半日读书,半日门诊,不要一味的追求门诊量。

为了到深圳工作,你做了哪些准备

到深圳工作,面临的选择还是蛮多的,大致分为两条线。到公立医院工作或者小一点的医疗机构工作。

公立医院不缺患者,还有很大的信任背书。对于我这种在深圳一点都没有基础的外来医生来说,到稳定的医疗机构工作是首选,既可以熟悉常见病种,又可以熟悉医疗环境。

小一点的医疗机构,面临的选择更多,社康、中医馆和药店,到底哪一个更适合我,更快帮助我积累患者资源。所以问了一些深圳的同行咨询。

之前我给深圳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投了简历,但是他们的人事让我,先在老家拿到主治医师,再到他们医院工作,因为只要主治医师才能独立坐诊。

本来我是2017年就有资格考主治的,但是当时在诊所工作的时候,自认为职称对一个临床大夫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就没去考。结果2018年政策变化了,要考主治必须有规培证,而我没有规培证,也就考不了主治医师。现在要到医院工作,可能得从规培开始了。

 划重 :对于中医师来说,有些傍身的东西就算一时用不上,能备上还是先备上。不过政策变得那么快,不是什么都能把握的了。

中医规培有很多西医内容要学习

你会不会觉得规培两年是浪费时间

不过我本来就有个打算,随着临床深入,等自己病人量多了,就会边在诊所坐诊,在每年某科疾病高发的季节,抽时间到医院相应的科室学习进修。现在规培只不过是让我的这个计划提前了,从多角度来重新完善对每科常见病种的认识。

医院和诊所见到的病种毕竟是不一样的,到医院学习一段时间,对中医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也不说是非得去规培,规培也是我学医的一个过程。如果能去规培也不意味着我在医院呆一辈子,我觉得的中医不一定非要在医院发展,中医发展其实还是在民间。

 划重  :中医不一定非要在医院发展

对于来深圳工作有什么顾虑吗?

我觉得积累到这个阶段,应该会发展越来越好,以后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一个很好发生活。

熟悉医疗环境和生活环境是首位,其余就顺其自然吧。

你前后在深圳考察走访了四、五天

初步有什么印象?

首先是感到深圳人真的是压力太大了,我在地铁上观察到,很多人状态都不对,或者面色黄暗,面容憔悴,满脸焦虑,或者颜面惨白无华,大多唇色紫暗……

如果不及时干预,等到50岁,甚至更早,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深圳人需要好的中医大夫,从养生,从预防,从治疗,从养老……几乎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

另外,深圳中医馆发展态势还是很不错的,医馆数量众多,规模较大,配套设施先进,其中也不乏很多想要真正发展深圳中医,摆脱深圳医疗资源落后局面的医馆,如大通中医馆、五味中医馆等等。

离开老师来深圳工作,

对你的恩师来说是医馆损失吧

我觉得到深圳也是对老师学术的一种发展。虽然我不在老师的诊所工作了,但是我会在深圳用老师教的方法继续做中医。

你在用什么标准或者说思路

来选择自己将要工作的医疗机构

要找理念一致的,价值观相同后,大家对于医生,对于中药的要求就一样了。

还要保证药材质量,如果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生活氛围那最好。

有人说中医到深圳工作就是为了赚钱

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

以赚钱为目的的中医,绝对不是好中医。但是中医做好了,社会自会给你一份体面的生活。

中医就业指导

其实对于中医来讲,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疗效,有技术,有本事,都可以发展的很好。

但是年轻中医到深圳发展相对更有前景一些。虽然上文的年轻大夫,离开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老家,刚刚到深圳一切从零开始,但是十年后,他可能会得到比在老家更大的一个发展。十年后,深圳的中医界就是这批青年中医的。

一是深圳的医疗基础较差,中医师数量少。

二是深圳年轻人多,普遍工作压力大,比如很多程序员在高工资的同时,996工作制对他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损耗。年轻中医可以帮助在深圳工作的同龄人,因为年轻中医更懂年轻人的语言,更能理解年轻人的立场。他们比老中医更有优势。

三是,深圳是个相对条条框框少的城市,一个年轻中医可以自由的往前发展。我现在在深圳就接触了一帮青年中医,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维想法,不会认为医院就是中医唯一的出路。

另外对于年轻中医而言,医院和医馆是人生的两种选择,目前来看医院这条路是主流。

但是,选择到医馆工作的年轻人,自己要清楚自己是跟医院的医生平起平坐的。

无论是医院还是医馆,对于年轻中医而言,最重要的都是去追求疗效。一个医生要有格局眼光,要向前看,也许现在的医院是主流,但是十年后,医馆反而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展,因为医馆对一个医生的评判肯定是以疗效为主的。

我还认为年轻中医不能把找工作就是“做一份工”。找工作这个概念就错,中医说找工作就说明你没自信。到我这里“找工作”的都被我拒绝了,年轻中医更应该与医馆谋求一种共同发展。

对于医馆而言,提供给年轻医生的,不是简单的一张诊桌,还要考虑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要给年轻中医足够的支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