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中医给自己的诊室命名,让「睡眠诊室」成为特色记忆点

 医馆界 2021-01-05

 331


“睡眠诊室”水泥森林里的一处宁静之地 ——以医生个人为单位的微型诊室


■   针推医生 王玉珏

“睡眠诊室”水泥森林里的一处宁静之地

                —以医生个人为单位的微型诊室

作者/王玉珏

医疗活动的核心是疗效。面对纷繁的“营销和套路”,个人认为,通过患者亲身体验后,自发形成的口碑相传是最为可贵的,也同样是青年医生维稳患者量的首要保证。

通过近一年的打磨,有序的预约看诊模式逐渐形成并稳定下来。

 初出茅庐到杭州,我如何用3年时间维稳患者量    

 单日接诊35-40人的青年针灸医生,如何做到又快又好  

我的诊室缺一个名字

总结患者评价,大家对这种模式的疗效和看诊体验的满意度是较比高的,但咨询了几个亦患亦友的小伙伴,反馈比较笼统,好像总是缺少点什么。

突然,一个词蹦了出来——“名正言顺”!对,它缺乏一个名字。什么名字能让人产生记忆点、让人能够提起就想到“王玉珏医生”呢,结合自身诊疗特点,在医馆馆长的支持下我把诊室的名称命名为“王医生的睡眠诊室”,成为医馆内部的一个微型特色诊室。

为什么是“睡眠诊室”

提到“睡眠”二字,人们联想到的是——轻松、安宁、放心,这正是来诊者最直观的感觉。

在门诊治疗时,我和助理一直引导和主动营造一种有序安静的环境,同时结合轻柔安神的针刺方法,在留针的时间中,让来诊者可以快速放松。

助理后勤照

诊室内适宜的温度、温暖的理疗灯,让人很快入睡。入睡后,患者紧绷的情绪和身体都得到有效的松弛。

“睡眠诊室”需要的土壤

睡眠诊室的概念需要在适宜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我出诊的这处医馆坐落于写字楼林立的新城内,周围还分布有艺术活动中心和市政单位,来诊者主要是80、90后的年轻人。

王大夫工作扎针照

能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这一辈年轻人的“累与乏”,城市生活的高成本,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感,打拼事业和平衡家庭、养育后代的压迫感等等,因此不管他们因何种诉求而来,绝大多数人都有共同的困扰——睡眠障碍。

“睡眠诊室”的初见成效

统计2019年的接诊病历,平均每月在“睡眠诊室”出诊10.5天、月平均接诊352人次、各类疼痛疾患占病例数的70%、其次是涉及内分泌失调的内科、妇科疾患。而患有睡眠障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以上,尤其在疼痛患者中多见。

王大夫工作扎针照

针对疼痛类疾患(本诊室接诊最多的疾病)的来访者来说,治疗时入睡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因大多数疼痛类患者通常伴随焦虑状态,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逐渐安静,第一点好处就是把烦躁的“神识”安定下来。

另外这类患者在身体治疗的同时,我会着重鼓励其建立信心、多些耐心,在“守神”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到慢慢神定入睡。这个过程对患者来讲已是一种有效的体验。

王大夫工作扎针照

“睡眠诊室”成了我的特色记忆点

睡眠诊室的成立,于患者而言,是得到了一个在“水泥森林中”得到有效治疗的安宁之地;于我而言,是对“技术”雕琢的锦上添花,同时也成为大家对了“王玉珏医生”的特色记忆点。

陶艺家小蕾用她的画笔记录下了治疗时安心治疗的场景

这种水到渠成的挂牌诊室,并没有做推广和宣传,来诊者在疗效和体验双佳的感受后,自然地推荐给他们身边的人。

此外,通过这种模式建立的患者群,对医生更具有信任度和粘合度,后期看诊、治疗、沟通的效率也比较高

“睡眠诊室”能初具雏形,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要感谢我们的馆长,对我的放手和信任、还有我们的助手小伙伴高效的后勤配合。虽然目前“睡眠诊室”还面临一些硬件的缺点,随着规模和质量的需求,一定会顺其自然得以解决。

最近做年底总结,这一年是医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都较大提升的一年,青年医生做门诊不易,对我来说有几个关键点,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是特别重要的:

(1)根据自身能力增长和头脑清晰度调节工作节奏:在快节奏的氛围下,持续琢磨外治法技能和关于门诊病历记忆的能力。

(2)总结了个别疑难病症的病机,因把握较准确,疗效明确,取得患者的信任和传播后,获得了一部分同类型患者,良性反馈式提高医术。

(3)积极与优秀的同行互换经验,时常与老师、医生朋友交流病案,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患者源互流。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和我身边的朋友,陪着我走过门诊建设的各个时期,也感谢患者们耐心的配合治疗、等待疗效。

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