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柳黛:如此毒舌而又通透的女汉子,当年也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佳易博览 2021-01-05

作者:山佳

01

演艺圈,被称作大哥的,只有成龙一人。成龙原名陈港生,即陈家生在香港的男丁。

而成龙的名字,要归功于一位女作家潘柳黛,即我们今天的女主。名字,是她起的。自此,成龙横空出世,如日中天。


两人,相识在香港。潘柳黛,是邵氏影业的编剧;而成龙,在李小龙去世之后,为邵氏影业力捧的明星。

其实,潘柳黛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滩,就与张爱玲、苏青与关露,并称为“四大才女”。

第一次听说潘柳黛的名字,还是因她毒舌张爱玲。

胡兰成,为了追求张爱玲,不惜借文章表衷情,在报纸上大书特书张爱玲的身世背景、贵族血统。

这就是现在所说的人设,才女作家出道,总要有高光的标签啊。主抓宣传的胡兰成,当然心知肚明。

而早于张爱玲出道的潘柳黛,可是旁观者清。既生瑜,何生亮,你胡兰成力捧新人,让我这前辈情何以堪?

不管是蹭热点,还是太嫉妒,总之潘柳黛的文章出炉了——
她是李鸿章的外重孙女——其实这点关系就好象太平洋里淹死一只鸡,上海人吃黄浦江的自来水,使自说自话说是“喝鸡汤”的距离一样.八杆子打不着的一点亲戚关系。如果以之证明身世。根本没有什么道理、但如果以之当生意眼、便不妨标榜一番……

张爱玲什么人啊,连翻译家傅雷诤言劝告她要提高文章质量,她都不管不顾,一枝笔放马过来,敢于暴露傅雷的婚外情。

这次,着实被潘柳黛文章所伤,不说皮开肉绽,也是伤痕累累。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潘柳黛与张爱玲、苏青三人,交往密切。

对于不爱好俗世、为人冷淡的张爱玲而言,能邀请潘柳黛与苏青去她家做客,喝茶,那是天大的热情。

而就是这位潘闺蜜,为发泄心中的不平,敢于向自己的好友张爱玲投掷刀枪。

得,各走各路,这段闺蜜情就此完结。

但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了如此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女汉子?


02

潘柳黛,原名潘思琼,1920年2月1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内。

曾祖父,曾为朝廷命官,握有大权;到了祖父这辈,开始经商。政商结合,潘家生意兴隆。都说,富不过三代,到了潘父这里,就是十足的败家子了。他吃喝玩乐,不学无术,丝毫不顾及潘母的颜面,肆无忌惮。后来,更是抛妻弃子,离家出走。

都说孩子的长相,男孩随母,女孩随父。在潘柳黛这里,也没跑出这个宿命,她就是父亲的翻版。为此,她深深遭受到母亲的厌弃与冷脸。

面对强势的母亲,力单的小柳黛只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自小就懂得眼高眉低,生怕一个不小心,惹得母亲大人发怒。

从小时起,潘柳黛就知道:哪有什么救世主,连自己的母亲都靠不住,一切都要靠自己。

一个从小没有得到父爱与母爱的女孩,对爱的渴望,无疑是饥渴的。

小柳黛,把全部的力量用于学习。因为只有成绩好,她才能看见母亲脸上,久违的笑容。

为节省家庭开支,善解人意的小柳黛,选择了免收学杂费的河北省高级女子师范学校。

在学校,她刻苦读书,她就想学得一技之长,凭自己的本事立足于世。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即使是自己的母亲,她受够了,她不愿意再看任何人的脸色了。


03

1940年,潘柳黛进入《京报》,开始她的报刊生涯。从副刊的一员,再到《华文每日》的编辑助理,两年后再负责杂志分社的业务,总之,一年年,柳黛一直在打怪升级,学着掌控自己的命运。

柳黛在多家报纸上开设专栏,主要为读者解答情感问题。虽说本身还是一个未经婚姻大事的小毛孩儿,但谈家庭,谈情感,无一不老到。

而且,成长经历颇为坎坷的她,总是用特有的笔调,即拽拽的、毒鸡汤的方式。这为潘柳黛的人设,加上了“毒舌”二字。

习惯使然,后来的潘柳黛,毒舌张爱玲,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其来有自。
 
1945年,潘柳黛的《退职夫人自传》一书出版。要知道,此书与苏青的《结婚十年》,并驾齐驱。

《结婚十年》我读过,深为苏青的大胆咂舌。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如此大胆的书,更是风靡一时。

《退职夫人自传》一书,不说洛阳纸贵,总之柳黛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有钱,自然要消费,何况,还生活在十里洋场,可以买到让自己身处愉悦的物品。用好东西,狠狠地爱自己一把。

这下,柳黛放开了。这让好闺蜜的苏青,很是不解,开门见山地问:你为何这么能花钱?

苏青是单身离异母亲,三个孩子的妈,上有老,下有小,人人都有依赖她的份儿,没有人的肩头可以让她依靠。

就连家里的钉子,一个个都是苏青出钱买的。

说起来,也是先吸一口气,慢慢消化才能够。

白天不懂夜的黑,自然苏青也不明白柳黛的消费观。

但听柳黛细细道来——
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只知自己何时生,不知自己何时死,而花钱做点快乐事,预支快乐而已,不愿快乐欠我的,死后留下快乐结余。

其实,柳黛的观点,放之现在,也不过时。

如此直白而又通透的女汉子,顿时让苏青目瞪口呆。


04
 
潘柳黛结婚了,真命天子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教授李延龄。

恋爱中,李教授对潘姑娘呵护有加,并用他的才学与品位,深深地吸引着她。

结婚后,柳黛狠狠地洒了一番狗粮,以文章《我结婚了》大谈特谈婚姻观。

这恩爱秀滴,白纸黑字。

可是,相爱容易相处难。在柳黛怀孕期间,丈夫却出轨了。

这让潘姑娘情何以堪?苦苦哀求,还是委曲求全?

独立女性的柳黛,别看身怀六甲,但心明眼亮。她明白,男人出轨,只有0次与N次之分。出轨一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而一个出轨的男人,就像一张沾上粪便的百元大钞,扔了可惜,留着闹心。

不破不立,柳黛二话不说,离婚分手,各走各路。

这份洒脱与自信,仍让她生下了腹中的女儿。

甘苦寸心知,柳黛拼命工作,以此维持她们母女的生活。

柳黛自有她的胆识与魄力,我相信,凭借我的一枝笔,自会开创一番新天地。

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乘风破浪的姐姐啊!
 

04
 
1950年,潘柳黛定居香港。她开始以编剧身份,纵横影视圈。

1952年,《明星小传》与《妇人之言》相继出版,柳黛在香港声名大振。

事业有成的柳黛,在婚姻上又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

1953年,她与丧偶的蒋孝忠,即蒋经国的远房侄子,结为夫妻。

蒋孝忠以一个男人的成熟体贴与善解人意,深深温暖着潘姑娘的心。

两人恩爱有加,先后生下蒋友威和蒋友文两个公子。

的确,经国先生的三个公子,也是孝字辈,孝文、孝武与孝勇;孙辈,友梅,友柏,友松等等。

只可惜,相爱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1962年,蒋孝忠因患脑炎,永远地离开了他的亲人。

自此,柳黛再也没有结婚,一人编剧本,写专栏,独力抚养着两个儿子(女儿在老家)。

1988年,柳黛移居澳大利亚,与儿子生活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

不甘寂寞的她,是华人社团的积极分子,她懂易经,会算命,常与老朋友们说笑风生,看风清云淡。

比起上世纪的三个才女,柳黛有儿有女,又有生活质量,无疑是人生赢家。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说实话,其他三位才女,也是饱读诗书,但结局令人唏嘘。

抗战期间的上海滩,张爱玲与胡兰成“岁月静好”,苏青曾任陈公博的秘书,而关露接近李士群,打入了汪伪特工总部76号。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只有通透的潘柳黛,全身而退。


张爱玲无儿无女,晚年生活在美国,丈夫病逝,一人尽享孤独。


苏青留在大陆,深受胡风事件影响,晚年际遇坎坷,想翻看自己的《结婚十年》一书,都找不到半点纸星儿,最后疾病缠身离世。


关露,更是一言难尽,本以为打进敌人内部的她,抗战胜利后能够洗刷“罪名”。没想到,想与相爱已久的王炳南(周公的秘书)结婚,都被阻拦,以至终身未嫁。最后在八十年代初期,自杀身亡。

想想看,四个才女中,苏青与关露,都是血泪。

而PK张爱玲,潘柳黛依旧口出狂言,我比张爱玲幸福多了!

嗯,还是那么毒舌。

2001年10月,柳黛病逝。

当年乘风破浪的姐姐,结束了她一生毒舌而又通透的传奇。
 

我们最受伤的,莫过于亲近之人的背叛,无论借由怎样的名义,信任从来无条件,爱亦是如此。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