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柳黛:民国毒舌女作家

 闲之寻味 2023-03-29 发布于广东


潘柳黛女士

在民国那个烽火乱世,社会变革的时代,因为新旧文化的冲突,社会上一度出现“百家争鸣”的场面。

尽管那个时代的环境给人的氛围是悲凉的,但依旧涌现出许多思想细腻,笔尖锋利的女作家。

当时被称作上海“四大才女”的,就包括潘柳黛和张爱玲,当然张爱玲的名气始终居高不下。

她那稳健而又极富悲剧色彩的小说,总是能够穿透无数躲在生活角落里的男男女女。

人们常常能够接受她文章里市井气息的一面,而受不了她笔下的贵族生活气息与贫民生活之间的距离。

张爱玲女士

潘柳黛就是张爱玲“贵族血统”的头号“鄙夷”者,都说文人相轻,她们之间或许也存在这种微妙的关系。

只是在潘柳黛初涉文坛之时,她与张爱玲始终有着不间断的联系,偶尔还要约上其他作家与张爱玲一聚。

兴许是女人之间的奇怪的自尊心作祟,潘柳黛在与张爱玲往来的时候,总觉得张爱玲过于夸张和高贵。

一日,潘柳黛与作家苏青相约,一同前往张爱玲家做客,原本潘柳黛以为只是三个妹妹之间单纯的下午茶。

没成想,当张爱玲打开门迎接二位作家的时候,把即将进门的潘柳黛和苏青吓了一跳。

苏青女士

只见,张爱玲烈焰红唇,粉若凝脂,香气扑鼻,脖子上手上,脑袋上戴满了翡翠珠宝。

除此之外,她还穿了一件前胸后背都露在外面的黄色礼服,再加上一个真丝的白色披肩。

“你是要上街会朋友吗?那我们改天再来了”,潘柳黛与苏青说罢转身就要走,又被张爱玲叫住。

“不不,我的朋友就是你们,且进吧”,张爱玲说罢,便摇曳身姿地向客厅走去。

这么一下子,潘柳黛和苏青忽然变得不自在了,因为跟张爱玲夸张的服饰相比,二人平凡得如“市井大妈”。

这不仅显得二人不重视这次约会,像个野人一样不懂礼貌,还整得二人自尊心受挫。

潘柳黛女士

如此看来,张爱玲如此“隆重”的着装打扮,来迎接两个素面朝天的朋友,确实容易让人反感。

笔者根据张爱玲的写作风格和人物性格得出一点,这是张爱玲在生活中上演小说里的情景。

譬如她喜欢设定一个具备贵族气质,实际上就是她自己,再配上精致的生活和富有情趣的语言。

来与平凡生活的朋友相互摩擦,制造出所谓的审美差距和与生俱来的气质差异。

换而言之,说明张爱玲是一个理想化的人,她的性格极大部分包含了她的出身和在海内外的经历。

广告哥弟连衣裙 品牌大全

张爱玲女士

而潘柳黛就没有张爱玲这般富有“贵族”气质,她从不会在见朋友时特意打扮。

也不会在别人迟到或者早退个几分钟,而对别人甩脸子,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命不凡的人才会如此矫情”。

好一个“矫情”,看来潘柳黛对于生活中的张爱玲,和小说里具有“贵族”气质的张爱玲十分有意见。

只是二人之间的发展,还没有到撕破脸的地步,尽管潘柳黛对张爱玲的各种迷之操作很不待见,却依然能够自持。

如此,张爱玲依旧我行我素,而潘柳黛依旧在与张爱玲的交往之中,不断刷新自己的世界观。

张爱玲女士

一日,张爱玲问潘柳黛:“你为何不找你奶奶的衣服穿”,潘柳黛被张爱玲冷不丁这一问吓了一跳。

寻思着张爱玲突然来这么一句又有什么说头:“我穿奶奶衣服干什么,像个老寿衣”。

“主要好看且别致”,张爱玲这一顿回复,顿时给潘柳黛整不会了。

片刻过后潘柳黛又恍然大悟:“她这字里行间是在吐槽我穿得不好看还土吗”?

还没等潘柳黛反应过来,刚准备生气一下,张爱玲又在旗袍外面套个中式短袄“招摇过市”去了。

笔者大胆猜想,潘柳黛对张爱玲这种迷之自信的穿搭,和以奇装异服吸引世人眼光的做法,极为嫉妒。

广告刚刚出炉2023新款中老年连衣裙,高雅贵气,是6070妈妈的心头爱

张爱玲旗袍配旗服

因为张爱玲是具备“贵族”气质的人,她不仅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还出生在上海落败的贵族家庭。

且在美国读过书,是个走过世界山川,看过日月星辰的大作家,她这种与生俱来的自信,是潘柳黛没有的。

再加上女人之间时常爆发隐形的“斗争”,例如谁比谁好看或者不好看了,谁比谁的家庭地位高或者不高了。

再或者,谁打扮得妖艳又招摇过市了,即便是上海“四大才女”,说到底也是个需要拉屎和吃饭的大活人。

渐渐地,潘柳黛开始忌惮张爱玲的一切,她的洒脱,她的追求者,她的“贵族”气质,和她的才学。

阴郁气质的张爱玲

当常年积累的“妒忌”与“不屑”积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只缺一个合适的契机,便能引爆这个定时炸弹。

一日,在上海,潘柳黛偶然间看到了伪政府宣传部部长胡成兰发表的一篇文章,名为《论张爱玲》。

潘柳黛一看到这个名字,就开启了“八卦”模式,事实上她有一种看热闹的心理。

总想看看别的男人或者女人,都是如何认知张爱玲的,说不定也有与自己相似的地方。

尽管潘柳黛把对张爱玲的情绪藏在心里,偶尔想不开的时候才拿出来作祟。

可当她读到胡成兰写的《论张爱玲》之时,差点一口鲜血喷到墙上。

广告有没有好看的连衣裙推荐?

胡成兰和张爱玲

潘柳黛实在想不通,为何一个伪政府官员,平日里专写政治与社会百态,如今也写得了如此“癞皮狗”的文章。

那文章里的字里行间,都在赞美张爱玲女士的才学、容貌、为人和出身。

就连张爱玲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一事,都书写得格外柔情,这一切都让潘柳黛惊掉了下巴。

原本潘柳黛与张爱玲交往,对张爱玲的作品和书写技巧是十分认可的,但除了渲染“贵族血统”那一派。

没成想,作为伪政府的宣传部部长,还堂而皇之地将张爱玲在文章中塑造的“贵族血液”大肆赞扬一番。

胡成兰

胡成兰这一刀,算是砍到了潘柳黛的“大动脉”上,她实在不能忍受胡兰成的“虚伪”与“做作”。

于是趁着满腔待发的情绪正激发着创作灵感,随即便献上一篇《论胡成兰论张爱玲》。

文中,潘柳黛用戏谑的口吻,调侃胡成兰是“政论界第一把交椅”。

但是在文人志士发起的和平运动之中,胡成兰又“位居第五”,进而来讽刺他的所作所为。

而后,潘柳黛又截取胡成兰评价张爱玲的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反问道:“何时横看又何时竖看”。

话到此处,不得不对潘柳黛的文笔另眼相看,没想到潘柳黛不仅小说写得好,还擅长骂人不带脏字。

潘柳黛女士

连笔者都为之痛快,想必潘柳黛在写到这一段落的时候,也替自己痛快吧。

如此,潘柳黛顿时又开始“才思泉涌”起来,在一发不可收拾的情况下,又将笔锋对准了朋友张爱玲。

此时的潘柳黛,已全然忘记素日里与张爱玲的交情,萦绕在脑海里的都是对张爱玲“贵族血液”的不屑。

“胡成兰说张爱玲有贵族血液,又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怎这关系就好比,偌大的太平洋里淹死了一只老母鸡”。

“再或者就好比,黄浦江边的人们自饮江水,就好像喝到了太平洋里的鸡汤那样,自命不凡”。

如此未果,潘柳黛还对“贵族”二字大做文章,她认为“贵族”好似商标那般,谁都可以冠名。

即便是餐馆里的豆腐也可以冠名为“贵族豆腐”,再或者猪排店也可以冠名为“贵族猪排”。

潘柳黛这一言论简直将张爱玲的玻璃心,戳到碎成渣渣还被碾成粉末。

当张爱玲读到潘柳黛讽刺自己的文章之时,气得咬牙切齿,浑身发抖,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然而更令张爱玲气愤的是,潘柳黛对“贵族”二字的调侃,当真在社会上引起反响。

连陈蝶衣都率先在上海的咖啡馆里,以“贵族排骨面”的海报招揽生意。

张爱玲女士

这下可好,潘柳黛逞一时之快,永远地失去了张爱玲这个朋友,或者她们之间始终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倒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兴许是潘柳黛说出了,当时诸多作家与进步青年都不敢说的话。

以至于在该文章引起热烈反响之余,也为潘柳黛惹来不少“杀身之祸”。

她工作所在的报社,时常遭到莫名人士的攻击和挑衅,连她个人也经常接到张爱玲粉丝的恶意来电。

有的不乏警告她出门“注意安全,回家路上小心”,或者“睡觉的时候锁好门,免得招来不干净的东西”。

可以潘柳黛耿直的性格,她既然敢说就敢当,不管别人怎么威胁和骚扰她,她都正面与人交锋,甚至大骂出口。

潘柳黛女士

一日,潘柳黛在报社编撰文章,又接到了陌生人的来电:“你是潘柳黛吗?就是那个潘金莲的潘对吗”?

潘柳黛一听,来者不善,倒也不再藏着掖着了,随即就跟着附和起来:“你是姓王吗?王八蛋的那个王吗?”

说罢,潘柳黛便狠狠地挂上了电话,这上海“四大才女”之一,着实不简单。

写得了文章,也骂得了瘪三,可痛快只是一时的,这丝毫不顾及友人颜面的操作,着实令人不快。

毕竟都是有些交情的朋友,且潘柳黛与张爱玲之间还有共同的朋友,这就变得更加尴尬了。

且不管潘柳黛在说完这些话后来的心理如何,总之张爱玲这一生都不会在跟她有交集。

广告风云图片 转文字_图片直接转换成word文档

直到1949年,许多文人志士纷纷选择各自的归途,潘柳黛去了香港,嫁给了蒋经国的远房亲戚。

而张爱玲也在1952年受邀前往香港工作,当人们刻意向张爱玲提及潘柳黛也在香港之时。

张爱玲用一如既往的清高与贵族的气质,轻蔑地回复了一句:“潘柳黛是谁?不认识。”

如此看来,时隔多年,张爱玲依旧没有放下这件事,当然她也大可不必放下,毕竟她是如此的“雍容华贵”。

看来文人相轻的做派,当真是不可逆转的操作,她们除了精神上的攀比,还有作品上的攀比。

张爱玲与母亲

而潘柳黛为何会如此介意张爱玲的“贵族”做派,这便与其原生家庭有着极大的关系。

原本潘柳黛的祖上也是清朝的官员,潘柳黛也是出身旗人世家,只是好不过三代,到父辈那里潘家就落寞了。

她不仅有一个恶贯满盈的父亲,还有一个极为不和谐的家庭,原生家庭的败落对潘柳黛的性格具有十分大的影响。

以至于在成年之后,潘柳黛敏感、自卑、又时常在文学作品上遭到张爱玲的排挤。

甚至有一些喜欢“玩味”的漫画家,时常评论上海“四大才女”,还曾给潘柳黛的画像上加上一条蛇。

要知道潘柳黛的身形并不苗条,长相也不惊艳,将其与蛇缠绕在一起,难免引人联想起“美女与蛇”的画面。

好在潘柳黛有一颗强心脏,对于这些玩味的海报,她早已见怪不怪。

而促使她的内心走向崩溃的,以至于写出《论胡成兰论张爱玲》这样讽刺的文章,根源还是张爱玲。

那时张爱玲在上海如日中天,又擅长中英文的读物,且见多识广,谈吐不凡。

连胡成兰都追捧她,除此之外还有自己的好友苏青,也因为张爱玲的名气,离开自己的阵营。

原本她一直认为三人之间的关系是不用多说的,直到有一日《杂志》举行女作家茶话会。

作为“四大才女”之一的潘柳黛自然被邀赴约,而张爱玲与苏青却成了座谈会上的“双簧”表演艺术家。

只见她们二人互相吹捧,又大放厥词只看彼此的文章,其他人的文章过于浅薄和辞藻堆砌没有看的必要。

这样一来二往,全然忘记潘柳黛的存在,这便使得潘柳黛不得不重新定义三人之间的关系。

茶话会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与其说这是女作家的茶话会,不如说这是一场女作家的“攀比大会”。

论留过洋的、会英文的、认识国外女作家的,还有第一本作品集销量的,张爱玲都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而当众人将眼光汇集到潘柳黛的身上之时,她只能尴尬地说她不懂英文也不认识外国作家。

更没有一个特别响亮的第一本作品集,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二人之间的友谊似乎已经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如此未果,每当潘柳黛在座谈会上谈及自己的作品,示好之时,张爱玲与苏青都毫不客气地对她进行抨击。

这种在谈笑之间说出来的扎心之话,很难让潘柳黛认为她们不是故意要损自己的颜面。

没承想朋友之间的情谊是如此的脆弱,张爱玲已经用行动告诉潘柳黛“你的水准,已经不配做我的朋友”。

如此,潘柳黛便心灰意冷地回家了,直到8月份的《传奇》再一次举办女作家茶话会,直接没有邀请潘柳黛。

如此明目张胆的排挤,怎会让潘柳黛的内心不受重挫,她虽然名不及张爱玲,可是也算得上当红女作家。

如此看来潘柳黛的那篇《论胡成兰论张爱玲》的文章,也是压抑已久的一次发泄。

既然如此,何不彻底划清界限,她永远做那个具有“贵族”气质的女作家。

而潘柳黛则依然秉持自己喜欢点评时事的特点,撰写小说,策划电影文案,和开辟个人专栏。

她是一个务实且具备现实主义精神的女作家,她虽然作品数量不多,却也有一鸣惊人之时。

如果说在艺术造诣上比不上张爱玲,但是在生活上,她却远比张爱玲富足。

潘柳黛有儿有女,有丈夫,也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家,这些是追求理想主义生活的张爱玲一生都难以拥有的。

想来命运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选择极端的自我主义,就要在生活上做一个独立自主的“独行侠”。

你选择平凡且富足地活着,就要为生活点燃延续的香火,和接受生活琐碎带来的一切烦恼。

张爱玲与潘柳黛不过是诸多女性代表的一个缩影,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精神上,都是潘柳黛和张爱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