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怀孕教师被迫支教”看支教到底应该如何操作

 我是明珠絮语 2021-01-05

 01 

给薄弱学校支教应该派什么样的教师?当然是精兵强将。

但有一个地方,派的却是坐公交车都需要受照顾的孕妇。

据未来网报道,开学前夕,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大成中学突然把几十名教师外派到周边的学校支教。

据有些老师不完全统计,大成中学被支教的名单中有12位孕妇,其中3名老师怀孕78个月,部分老师还在哺乳期。

这部分老师,被安排去县城周边的小学甚至距离县城七八十公里的小学支教。

对此,校方回应称“支教是县教育局安排的,学校没有人事权力”,“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被媒体曝光后,当地决定支教教师就近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教师不再安排支教,会充分考虑到老师的意愿。

 02 

前一天还是“支教老师都是教育局认真筛选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媒体曝光后就改变了主意,足以证明前面的操作实际上是考虑不周。

如果真的禁得住推敲,也不至于收回成命。

其实就算媒体不曝光,安排支教也应该尊重教师本人的意愿,也应该尽量不给教师带来生活的不便,也应该知道保护孕期的职工。

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恐怕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当然,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我们也没有必要抓着不放。

下面只是说一说关于支教,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03 

我们都知道,支教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薄弱学校提高师资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

那么,一个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让那些优秀的教师流动到薄弱学校。

但在实际操作中是怎样的,新闻中的那所学校给了我们答案。

在一些学校,除非部分老师为了评职或其他必须去的因素主动支教,大部分所谓的支教,只是把学校里的老弱残兵,或领导不喜欢的人派出去。

有教师曾私下里说,不管是县管校聘还是支教,最终走的都是领导不喜欢的人,或不会走关系的老实人。

从新闻中的例子就能看到,派出去的都是学校用不上的老师。怀孕都六七个月了,到了那边干不了几天就得请假。

对于接收学校来讲,给这些人安排工作,恐怕难以胜任,不安排工作,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来的。

可以说,这样的支教,完全与上级支教的精神相悖。

 04 

更重要的是,上级在做决策时,根本没有征求教师本人的意愿,老师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上了名单。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们就像教室里的桌子凳子一样,领导一拍脑袋,想搬到哪里就搬到哪里,全然不顾老师们也是有血有肉有需要,生活中有太多的困难。

有老师反映,另一个县的支教就很文明,从网上的通知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县一中在选派支教老师时,是让老师们自愿报名,然后择优选择,并且,明确待遇:

1、在“县管校聘”的竞聘中,我校直接聘任;

2、绩效工资按一档发放;

3、支教补助每月500元,享受边远地区津贴,每周交通费50元。

这样操作,老师们显然更容易接受,也符合上级让优秀教师支教的本意。

 05 

支教政策本身并没有错,但如何保证最优秀的教师参与流动,如何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总是强调要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那么,对于教师的工作,也应该是变“要我教为我要教”。

试想,如果老师从内心不想去,甚至对上级的决定表示不满,就算不是怀孕的教师,他们到了新单位能够安心工作吗?

所以,在支教中一定要坚持自愿、公平的原则,靠待遇去吸引优秀教师。

如果总是派自己不想要的老师,只会把好好的支教变成笑话。

作者:遗君明珠,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欢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