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五抓五确保”,助推支教工作迈上新台阶 --省教育厅“三区”支教工作座谈会交流发言材料 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 (2017年7月20日)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州将“三区”支教工作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突出“五抓五确保”,创新开展“三区”支教工作,圆满完成了“三区”支教各项工作任务。 一、抓摸排对接,确保支教教师“进得好” 年初,各县市根据受援学校对紧缺学科教师的需求,反复与派出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接,切实做好了支教教师需求申报工作,共接收湘潭、株洲、益阳等地市支教教师72名,选派支教教师36名,在源头上确保了支教教师不仅“进得来”,而且“进得好”。一是澄清底子,认真摸排。各县市教体局专题研究确定受援学校,根据学校规模和教师紧缺的实际情况,将受援教师计划分到各受援学校,由受援学校向各县市教体局申报需求学科,县市教体局汇总。二是反复对接,满足需求。各县市与派出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接,将需求汇总表传给派出地教育局,派出地教育局根据域内教师情况,对需求计划尽可能选派教师,保证基本满足受援地的需求,最大程度确保完成省分计划。三是加强沟通,及时上报。需求计划确定后,各县市在规定时间内将需求计划表上报派出地地市、县市区级教育局,同时向省教育厅和湘西州教体局上报。 二、抓待遇保障,确保支教教师“留得住” 突出“三项”保障,在提升支教教师幸福感下功夫。一是生活服务保障到位。生活上对支教教师关怀备至,确保支教教师下得来,留得住。学校的周转宿舍优先支教教师使用,宿舍内添置了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必备生活用品。龙山县、永顺县为每一位支教教师提供了水桶、晾衣架等日常生活用品。要求校长专车接支教教师到校。全县统一规定受援学校给支教教师提供住房、饮食,为支教队员衣食住行提供方便。支教期间两县教体局定期下到每个受援学校看望慰问支教教师,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花垣县第三中学腾出设施最好的教师宿舍给支教队员,入住前专门粉刷一新,安装水电,新置木床被褥,新购炊具和餐具,免费提供大米和食油。二是工资福利保障到位。大部分县市支教教师享受了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泸溪县支教教师享受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每人每月400元—500元,担任班主任的支教教师与本校在岗教师同标准享受班主任岗位津贴,为支教教师发放教学质量奖,享受每人每年5000-7000元绩效文明考核奖;凤凰县为支教教师每人每年发放生活、交通补贴1800元;古丈县为每位支教教师发放慰问金1000元;永顺县让株洲支教教师同受援学校教师一样享受人才津贴和生活补贴,最少每人每月380元,最多每人每月1400元;保靖县将支教教师视同在编在岗教师看待,享受在职在岗教师同等的待遇。三是评优评先保障到位。永顺县2016—2017年度有言丹、马文照、郭花平等三名教师支教考核为优秀,同时被评为优秀支教教师。龙山县对考核评优人员进行奖励表彰,发放荣誉证书和一定数额的奖金。 三、抓管理考核,确保支教教师“盘得活” 根据省厅关于支教教师管理办法,结合县市域内学校的实际,县市教体局和受援学校切实加强支教教师的日常管理,既做到与受援校教职工同考核、同奖惩,又做到对他们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州教体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2017年度“三区”支教后续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做好支教教师考核工作、做好支教工作总结等四项工作。要求各县市教体局和各受援学校要按照《湖南省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教师管理办法》和《湖南省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教师考核办法》认真做好支教教师的考核工作,于7月15日前将各支教教师的考核结果报送各派出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送州教育和体育局人事科。保靖县各学校细化考核内容,严格按照量化考核办法实施对支教教师的考核,在业务管理上对支教教师实行专项管理,建立支教教师专项档案。吉首市采取听汇报、看资料、走访的办法多次对支教工作进行检查。泸溪县对优秀支教教师进行表彰,各受援学校每期期末召开支教总结会,表彰优秀支教教师。凤凰县制定了《凤凰县支教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每年对支教教师工作情况进行两次以上督查,支教教师支教期间接受受援学校和派出学校双重管理,以受援单位为主,支教教师全脱产深入受援学校进行支教。县市教体局对支教教师进行了严格客观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了派出地教育局,作为支教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抓培优帮带,确保支教教师“带得动” 支教老师能够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教育研究,注重培优帮带。保靖县清水坪学校支教老师除担任正常教学任务外,每周与青年教师一起听课评课,通过近一年的“师带徒”式地学习,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得到了极大提高。吉大师院附小支教教师主动申请到教学点支教,并联系派出校在里耶小学进行了三次教育教学教研互动活动。株洲市支教教师言丹老师,注重教育教学教研的引领示范,带动了受援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其本人荣获2016年永顺县教师业务知识竞赛一等奖,2017年荣获永顺县模范教师称号。株洲市罗怀荣老师花大量心血编写了《初中美术复习提纲》,这套提纲在全镇中学推广使用。支教老师们在认真教书育人的同时不忘倾力搭桥奉献爱心。冯辉老师联系株洲市爱心义工联盟为首车中学捐赠一批电风扇;郭花平和潘伟老师争取4万余元助学金资助车坪学校困难学生;袁泉老师联系三搭桥小学给颗砂学校初一两个班的学生捐赠校服,2017年又联系援助资金20万元为学校修建新校门,还动员全区所有学校为羊峰学校捐赠图书2万余册。 五、抓选派标准,确保支教教师“流得通” 我州既是受援地,同时又承担了部分派出任务。为做好内部支教交流工作,我局高度重视,把住选派标准这把尺子不放松,下发了《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选派“三区”支教教师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选派范围、选派标准、选派时间、选派任务。坚持“从城区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好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选派在编在岗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骨干教师”标准不放松,做实做好选派工作。选派的36名支教教师均是从城区学校骨干教师中选派,选派的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得到了龙山县教体局和受援校的充分肯定。 湘西州作为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目前全州学校的办学条件还不够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文化课老师缺口很大,基础设施设备欠缺。在此,衷心感谢株洲市、湘潭市、益阳市的对口支援,我们真诚希望继续得到三市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援助,并恳请三市尽可能考虑我州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数学等科目教师紧缺的现状因素,有针对性地多派一些紧缺学科年轻骨干教师到我州支教,扩展对我州支教的覆盖范围,同时,选派三市的专家名师定期到我州进行教学视导和诊断,接纳我州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定期到贵地区跟班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授给贫困山区教师,让山里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健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