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有大禹治水,为什么《道德经》里却说“上善若水”,传颂千年

 李秀笔记 2021-01-05

上古有大禹治水,为什么《道德经》里却说“上善若水”,传颂千年

不得不说,《道德经》的哲学逻辑,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再思考。

“上善若水”这个词,被我们用来形容最高的德行和人的优秀品质,不争名利。水至善至柔,滋养万物。现在很多人把这个词写成书法,挂在墙上,勉励自己。

其中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老子的《道德经》第8章,不争无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人们都说,最高的德行就是如同水一样,不争。水善利万物应该如何理解?上古,有大禹治水,水若利万物,为何还要治理?

在远古的传说中,也不乏大洪水的记载,至今,仍有洪水泛滥之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波浪翻滚之时,又应该如何理解水的至善至美呢?

有人说,水最温柔,所以最善。但是我们一定还会牢记“水滴石穿”的典故,所以水并不柔弱。水往低处流,我们可以理解为谦逊,水滴石穿是毅力,水能洗涤万物是奉献,海纳百川是胸怀。水如何才是上善?

假若你读到马王堆《道德经》的原文,可能马上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现在说“上善若水”,水是上善,而且借此指代最为上乘的人的美德品质。

《道德经》甲本原文: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道德经》乙本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从《道德经》甲本来看,说得最明白,水的本质是静的,静的水,是对万物有利的一种状态。洪水,并非水的缘故,而是大量的水处于运动的状态,海中的波浪也是如此。因此运动的水,并非水的本质。

人最高的德行就是保持人本来的面貌,就像治理水一样,让水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

人的本来面貌如同水一样,是“静”。

但这种本来面貌“静”却和人的理想追求相反,“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但是水的这种“静”的状态,却最接近“道”的本质。人若能做到像水一样,才能无忧无虑。

从《道德经》乙本来分析,水对万物有好处,却也有互不相让之时,当它处于与人的追求相反的时候,也就是“不争”的时候,最符合“道”。人们喜爱平静的水,自己却喜欢“争”,这就不符合“道”了。当人能做到“不争”之时,具有“谦虚”的美德,这就是最符合道的时候。

上述两个哲学逻辑,都值得人们深思,而且很有意思。这些突出显示出了,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探索,具有独特的魅力且博大精深。

在通行本《道德经》中,这句演变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无争”。直接点出了水的本质,至善的水。无疑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事情看得越来越通透,当然可能同时也失去了其中的逻辑和转折。

由此,我更加喜欢“上善若水”这个词。

版权声明:本文由李秀笔记原创首发,作者李秀,多平台原创作者,签约作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