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题小说《玉兰花》之高丽涛篇《佩结西风怨(二)》

 远山星际 2021-01-05


这时舅母过来说饭已齐备,何光尘跟了舅父回到上房坐好,酒菜比昨晚丰盛一些,却还是只有舅父舅母陪坐。仆人上罢菜温好酒,便带了何方去厨房用饭。舅母亲自拿起酒壶给何光尘斟酒,何光尘赶紧站起来,抢过酒壶为舅父舅母各斟一杯,这才落座。再将自己杯中斟满,端起杯来敬酒。


席间何光尘甚是拘束,幸好舅父母亲切和蔼,拉些家常,劝他放开饮酒。这一场酒喝下来,已是下午时分,舅父问起明年大比如何上京赴考,何光尘有酒盖脸,便说了几句功名富贵不在话下之类的话。员外和夫人互相看了一眼,便不再让他多喝。一时席散,何方上前扶何光尘回园子里去,何光尘脚下已有些软,却还强支着说不妨事。等到进园之后,回头看看没有外人跟着,这才躲进道旁树林,抱住一株树暂时喘息。


何方抱怨:“少爷怎么喝这许多酒?老爷太太出门时嘱咐的全忘了?”何光尘含糊应道:“老爷太太只嘱咐路上别喝,没说到了舅舅家还不能喝。”正说着,张口便吐了出来。何方无奈,替他轻轻捶背,待他吐过一轮,这才扶他回去房间,服侍他睡下。何方自己拿了一把花铲回到树下,就树旁挖个小坑,将吐过的秽物埋了。忙完手头的事,何方得暇抬头看看头顶的树,却是一株长了许多花苞的玉兰,仔细看时,却似一半白花,一半红花。那玉兰花虽是含苞未放,却也透出无比的娇艳。何方仰头看着,渐渐地痴了。


这何光尘家乃是江南望族,父亲何老爷当年科举出身,做过几任京官。后因丁忧还乡,闲散了几年,竟再不愿回去做官。后来勉强又做了一任地方官,不过五十岁便修本告病,回家乐享天伦了。母亲白氏,娘家原在北方,嫁给何老爷便随着去了京城,如今也便伴随还乡,过着课子持家的日子。这位白夫人生了两个儿子,长子业已考取功名,也已然婚配,任所离家不过百里,便未携家眷上任。白老夫人将家中大小事情都交给儿媳妇掌管,自己乐得清闲。只是这清闲之外还有一些操心之事,那便是小儿子的功名与婚姻两件大事。


当年在京之时,娘家嫂子带着小侄女儿来小住几日,白夫人便看中了这个侄女年龄相当,又是个美人坯子,便与何老爷提起,本是门当户对,又是亲上加亲,自然都乐意。原想着过一两个月就正式下订结亲,谁知道偏生婆母过世,全家回乡守孝,一拖就是三年。后来何老爷起复又放外任,来往不便,也就因循下来。如今闲居在家,便又想起这事,捎信去娘家与哥嫂商议。谁知哥嫂回信并未提及此事可否,却在信中建议明年大比,直接上京路途遥远,不如先让外甥去他家住一阵子,安心读书,然后从容赴试。


白夫人知道哥嫂多年未见光尘,不知道儿子长大后品性如何,想着先叫去相看一番。儿子是自家的好,白夫人眼里这个小儿子自然是玉树临风、才华横溢,便一力撺掇着叫儿子去舅舅家清静读书。何老爷也知此意,却也知道这个儿子好高骛远,未必肯求上进,临行时修书一封请妻舅对儿子好生看管。信中提到求亲之事,却又嘱咐莫要太顺了儿子心意,以免让他得意忘形。


昨晚何光尘到家,白老爷与夫人接了信十分开心,看过外甥之后也都中意,又怕知人知面不知心,与夫人商量到半夜,才想出一个灌酒的主意,要看一下酒后可有失德无行之处。试过之后大面无差,只是有点狂傲之气,少年人家在所难免,两人暗暗欢喜,心中已将这桩婚事认下了。只怕早说出来,年轻人生出心事误了读书,两人商量且等一段时间再说与儿女知道。


白家二小姐闺名望春,年已十七。今日听说家中来了客人,父母说是姑母家的表哥来了,特意嘱咐她躲在屋中不要乱出门。望春十分好奇,安排丫头小蝶去上房门口望了几次,回报是位翩翩少年,正与父母在上房吃酒。望春守在窗前,从帘缝中一遍遍张望,直到午后许久方才见一个陌生童子扶了一位少年从上房走出来,父母在后边跟着,直送出后园门才回来。望春见父母已然回房去了,赶紧带了小蝶悄悄从后园门跟出来,恰恰就看到了表哥醉酒呕吐的狼狈相,望春与小蝶躲在树后偷笑了半日,见小童扶着表哥走远,这才回房去了。


这一夜,小蝶与望春嘻嘻哈哈总在笑这两个人,倒把另一个丫头小燕弄得没头没脑,一直追问他们说的是谁。待听明白之后,小燕说道:“莫不是今日在厨房听他们说到的姑爷?”小蝶忙问:“什么姑爷?”小燕道:“我也不知道,只听他们说今日上房招待咱们姑爷呢,我还以为是大小姐家姑爷过来了,这怎么又有一位新姑爷?”小蝶一听噗嗤笑出了声,回头见二小姐满脸嗔怪,二人方不再言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