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晋遗音: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远山星际 2021-01-05
汉晋遗音: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作者:云间一笑



 

咏怀·独坐空堂上


阮籍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卢梭有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生而自由”,只是一种先验的愿望,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自不必言。然而还有一句话,记不清是谁说的,也记不清其前后背景,大约曰:“人生而孤独。”这应当是芸芸众生共有的生命体验吧。

 

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所谓“阮旨遥深”,其所表现的,多是彻骨的人生孤独,与世界荒凉之感。

 

如其开篇曰: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中夜无寐,起坐弹琴,恨无赏音之人,惟见明月透帘惟,清风吹衣襟。推琴而起,徘徊庭中,夜气如磐,惟闻野外之北林,孤雁宵征,发出阵阵悲鸣。此外无所闻,亦无所见,一片伤心不可遏止!不言孤独而满是孤独寂寞之感。

 

 
再看一首: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
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
寄颜云霄间,挥袖凌虚翔。
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
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西方佳人,其色皎皎,其服鲜丽,其态修美,其香馥馥,自是“我”意中所思之人,自然要延颈翘望。似见其凌霄微步,长袖善舞,似见其秋波流盼,飘摇我顾。纵然不似“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楚辞·少司命》),但盼我顾我,亦足慰怀。谁知忽然之间,“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飘然而来,飘然而往,惟留下“我”怔怔怀想,涌上心头的,依然是无法阻挡的孤独与感伤!

 

其馀如“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打住,早已经喧宾夺主了!还是让我们请出“独坐空堂上”吧!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这首当然写得更直接,没那么多想像之辞,一味写实而已。前六句叙述,写无所见,七八句补写所见,九十句,用自言自语,来表达思念“亲友”之意,以见所可亲,所可友者之匮乏。

 

在家中,无人与欢;对长路,车马绝迹;上高山,惟见旷野。三联逐层递进,以见四海无人接谈之窘境。

 

总得有所见吧?你看:

 

往西北飞去的是孤单的鸟,往东南奔走的是离群的兽。东南西北,兽走鸟翔,亦如“我”一般,孤孤零零地!

 

纵然“人生而孤独”,然人亦不可离群。“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晤言,对坐而谈;用自写,以自我排解忧愁。用,以。写,消除。日之将暮,人之将老,虽可亲可友者不可得而见,何妨在想像中,来段角色的扮演? 

 

古之人还可以去野外散散心,“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竹竿》)

 

好友刘伶亦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此时的我,思可亲可友者而不得,未免以自言自语,来代替亲友之间的晤谈,其必无聊透顶,可知也。

 

正如阮籍在另一首中写道:“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群?” “孤鸟”“离兽”一再出现在他的笔下,显然有自比的意思。

 

何以如此呢?不是有好端端的“竹林七贤”么?

 

无论是他们七人曾经过从游处,还是好事者视他们比并而游,都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他们相互之间,确实大多互有交往。而且,嵇康被杀,向秀,山涛,王戎等,依违于司马氏政权,阮籍也未能免俗,写过“劝进文”。无论此诗写于何时,无论他们彼时的处境如何,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都是挥之不去的。 


 


不烦多解,再看下《咏怀》的扫尾之作吧:

 

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
荣好未终朝。连飚陨其葩。
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垂影临增城。余光照九阿。
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岂无荣华一时好,终将零落萎秋风!旷世孤独,并非止在晤对无人,还在几百年后的陈子昂所说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今人曾少立亦有“轻舟千里外,曾载少年郎”之感慨。是啊,“宁无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话:你要读古人的书,读他们的原著,后人对它们的解释,没有多大意义。古人往矣,古之人亦尝为今之人,今之人终将为古之人。是古是今,非古非今,亦无可得而言。

 

最后,关于独坐空堂之寂寞,还是请允许我,再做一回文抄公吧:

 

陆时雍:起语兴情慨慨,结语寄意殷殷,如此首尾盘礴,自是阮公家数。(《古诗镜》卷七)  

 

王夫之:自然愤世嫉俗,人必有此感,无事字求句测也。(《古诗评选》卷四)

 

陈祚明:如白首狂夫,歌哭道中,辄向黄河乱流欲渡,彼自有所以伤心之故,不可为他人言。而听者不察,争欲按其节奏谱入诗,夫孰能测其心者!(《采菽堂古诗选》)

 

吴淇: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欤?乃独坐空堂,无人焉;“出门临永路”,无人焉;“登高望九州”,无人焉。所见惟鸟飞兽耳。其写无人处,可谓尽情。(《六朝选诗定论》)

 

吴大受:阮嗣宗越礼惊众,然以口不臧否人物,司马文王称为至慎。盖晋人中极蕴藉者。其《咏怀》十七首,神韵澹淡,笔墨之外,俱含不尽之思,政以蕴藉胜人耳。(《诗筏》)

 

张玉榖:此首因所如不合,眷恋故人也。前六,以独坐寡欢,点醒不合于世,出门登高。一气写来,最有劲势。后四,接旷野鸟兽,略一写景,急脉缓受法也。而呼起怀人正意作收,愈觉灵紧。(《古诗赏析》)

 

陈沆:悼国无人也。我瞻四方,蹙蹙靡所聘,途穷能无恸乎!孤鸟离兽,士不西走蜀则南走吴耳。思亲友以写晤言,其孙登、叔夜之伦耶?(《诗比兴笺》卷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