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方:【诗经】小雅雨无正注译

 远山星际 2021-01-05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十方:【诗经】小雅雨无正注译



【诗经】小雅 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惨惨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注释:


骏:大。
昊天:皇天。
四国:王室诸邑。
丧:死丧。
旻天:苍天,秋天。
疾威:暴虐。
既:乃。
伏:匿。
辜:罪责。
沦胥:沉没、陷入。
铺:同痡,病。
周宗:周之宗庙。
所:处所。
止戾:停下来安居。
正大夫:长官大夫。
勩:劳。
三事大夫:三司大夫。
邦君:各邦之君。
夙夜朝夕:夙夜勤王事,朝夕勤王事。
庶:众。
式:遵行。
覆:反。
辟言:正言。
则:而。
臻:至。
敬:警。
戎:兵戎。
遂:坠,消亡。
曾:何。
暬御:侍御。亲近之人。
憯:忧伤。
讯:读为谇,谏诤。
听言:顺耳之言。
答:应。
谮:诋毁。
退:斥退。
出:拙,笨拙。
哿:欢乐。
能言:指能说会道的人。
于仕:担任官职。
棘:艰难。
殆:危险。
鼠:通癙,忧伤。
疾:通嫉,嫉恨。
从:随。




今译:


广漠的上天,不肯将眷顾始终赐给我周邦。降下死丧和饥馑,斩伐我王室诸邑的人民。苍天暴孽肆虐,不作考虑图谋做事的后果。放过那些有罪的人,而隐瞒他们应当承担的罪责。像这些无罪的人,陷入苦痛之中。
周之宗庙已经被毁灭了,没有地方停下来安处。王室的正大夫离散,没有人知道我的劳苦。王室的三司大夫,没有人肯在早晚之间为王室做一点事。各邦的君和各地的侯,也没有人在朝夕之间为王室出一点力。
为何上天,正直的主张无法伸张。所有人就像在随意行走,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那些公伯卿士,你们都要小心你们自己。为何不相畏惧,畏惧上天会因此对你们施以惩罚。
兵戎已经兴起无法停止,饥馑已经发生无法消除。为何我这样的侍御之士,每天为此忧伤憔悴。那些公伯卿士,没有人肯劝谏我王。顺耳的话就应一下,批评的话就斥退。
心中哀痛说不出话,不是口舌笨拙,是身体太憔悴。那些欢笑能言的人,巧言如流水,让他们能身处好的境地。
我担任的官职,十分艰难危险。说不能这么做,就得罪我王。说可以这么做,又会让同僚怨恨。
劝你们带领邑人迁到王都,你们却说王都没有家。心中悲伤泣下血来,我的话没有你们不嫉恨的。当初你们得到封邑离开王都的时候,谁跟着你们去营建房屋?


赏析:


雨无正,《毛诗序》:“《雨无正》,大夫刺幽王也。雨,自上下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然而全篇中并无此意,因而有人疑为“周无正”。然而甲骨文中类似卜辞有:
辛未卜,古贞,黍年有正雨。贞,黍年有正雨。(合集10137)
□□卜,黍年有正雨。(英国818)
己亥卜,争贞,在[女自]田有正雨。(合集10136)
庚辰卜,大贞,雨不正辰,不隹年。贞,雨不正辰,亡匄。(合集24933)
贞,帝令雨,弗其正年。帝令雨,正年。(合集10139)
可见雨不正年的正,与雨无正的正是相同的。正即合适,雨量不合适,以至于年成不好,或者雨量合适,年成好。本诗内容与年成无关,可能是用了卜辞的成句为篇目,或者这就是当时的一个曲子,作者作诗之后,瞽矇配乐时,配上了现有的曲子,曲名即《雨无正》。
诗中“骏”诗经中有以下用法:
《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文王》: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清庙》: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噫嘻》: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长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
而《礼记·大传》有“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 郑注引《周颂》曰“逡奔走在庙。”
整理上述的“骏”,可见“骏奔走在庙”释为大不通,当通逡,“骏发尔私”中骏通畯,其余都可释为大。
诗中“四国”,国即城邑,而并不单指都城,可参见《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明确区分了“中国”、“四方”、“京师”、“四国”。可以看出,“中国”即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区域,“四方”为屏护周王室的四方各邦,“京师”则指京城,即镐京,“四国”则应当指周王室直接控制区域中的各城邑。
诗中“旻天疾威,弗虑弗图”、“如何昊天,辟言不信”,旻天和昊天,未必是指周王,而是作者告于上天,而上天不听不信不虑不图,上天是周的图腾,周王只是上天在世俗社会的代理人,因而大事告于上天,是周王室的习俗。而下文的“如彼行迈,则靡所臻”,不是指某个人不知道怎么做要去哪里,而是所有人都茫然了,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诗中写明了“周宗既灭”,可见这是犬戎破镐京之后的作品,而“戎成不退,饥成不遂”,说明战争导致的乱象无法消除,而“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士卿贵族们在大难来临时,各自只顾自己,没有人去为平王做事,平王做出了不合适的决定,也没有人去纠正。而本篇与《正月》一样,都是在丧乱之时,作者忧虑不已,出来收拾烂摊子,而其他人则“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邻,婚姻孔云”、“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哿矣富人”;“听言则答,谮言则退”、“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两首诗表达的感情几乎相同,而用章法、语气等也类似,二者可以说是姊妹篇。
诗中“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说明这是在犬戎已经退走,镐京收复之后,因为镐京残破,需要这些君子们带领家人回到镐京,这些人却推脱镐京中的住所已经被毁弃了。因而作者指责他们当年他们去自己的封邑的时候,也是白手起家的,而这次却不肯为重建镐京出力。而《正月》描述的则是东迁的情景,因此本诗的写作时间,在《正月》之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