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土校园

 介子平 2021-01-05
九一八事变后,版图色变,国家危急,民族情绪随之高涨,历史进程为之改变。

虽曰外患日亟,1934年10月10日,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如期在天津举行。华北东北十一省及北平市、青岛市、哈尔滨特别区的十四支代表队、千余名成员参加了此届运动会。莅临开幕式的除却国内政要、津市士绅,尚有英美德意日等国的领事。南开系的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组成的一支五百人啦啦队,格外引人注目。

第一届华北运动会于1913年在北京天坛举行,以后华北各地轮流举办,天津举办过三届,皆由南开学校主持筹备,在学校体育场举办,秉承“体育救国”精神的张伯苓对此十分重视,切实通饬,认真兴办,亲为负责人。在1933年7月青岛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上,确定天津主办下一届,之后天津市政筹资三十万元,修建了华北运动场。

开幕式由河北省主席于学忠致辞,于夫人剪彩。开幕式上,当东北选手步入会场时,啦啦队以黑白两色组成“勿忘国耻”“勿忘东北”“勿忘运动精神”等巨幅标语,一时间,场内气氛高潮。据当时的《大公报》报道,针对东北选手的欢迎辞为“练习勤,功夫真,东北选手全有根,功夫真,资格深,收复失地靠咱们”,与之相伴的歌词为:“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开在咱们天津卫。众青年精神焕发,时时不忘山河碎。北方健儿齐努力,收复失地靠自己。待等东北光复日,中华民族万万岁!”此曲一出,全场凝重,有人为此落泪。“可是这激扬慷慨的爱国举动却使坐在主席台上的日本军队驻津总领事紧张不安,他向大会提出了‘抗议’,认为这个运动会含有挑战的意味,要求停止啦啦队活动。时任大会主席的于学忠与大会总裁判张伯苓组织相关人员在主席台下的客厅里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张伯苓主张继续排下去,对日本的‘抗议’不予理睬,于学忠表示同意并决定立即传达给啦啦队。顿时啦啦队里爆发了一阵长时间的掌声,使日本领事在无奈之下悻悻退场。”

各地区代表队戎装登场,唯“东北五省市,均为丧服,白上衣,黑长裤,似寓意黑山白水,使人望而哀悼”,“及至会场,看到全队选手整队退场的时候,见辽吉黑热哈五省市的选手,皆是穿着素黯之服,俨然一群为父母守丧的孤儿。在音乐呜咽声中,戚容前行”。哈尔滨代表队田径及篮球运动员王海雯接受采访时道:“彼等平日缺乏练习,此次参加大会目的,并不在夺得锦标,而最主要在提醒国人,勿忘东北同胞之存在。”

这不光是句口号,是首会歌,尚有实际行动。早在1927年,南开便在张伯苓的主持下成立了“满蒙研究会”,翌年改称“东北研究会”。研究会先后四次派人到东北实地调研,搜集一手资料,发表调查报告,最终编就《东北地理教本》,此为最早揭露日本侵略东北野心的权威著述。“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博大;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危机”,张伯苓考察归来,发出如此感慨。说明原由,自会骘断是非,受此影响,南开成为天津的反日大本营。

三年后,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于7月29日、30日,在已占领天津的情况下,仍报复性地轰炸了被视为眼中钉的南开三校。不仅如此,据中央通讯社天津报道:“两日来,日机在天津投弹,惨炸各处,而全城视线,犹注意于八里台南开大学之烟火。缘日方因二十九日之轰炸,仅及两三处大楼,为全毁灭计,乃于三十日下午三时许,日方派骑兵百余名,汽车数辆,满载煤油到处放火,秀山堂、思源堂、图书馆、教授宿舍及邻近民房,尽在烟火之中,烟头十余处,红黑相接,黑白相间,烟云蔽天。”抓铁有痕,汉贼不两立;踏石留印,王业不偏安。7月30日,眼见为之奋斗四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素以气象胜的张伯苓,仍不屈服:“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故本人对于此次南开物质上所受之损失,决不挂怀,当本创校一贯精神,而重为南开树立一新生命。”毁家舒难,泣血亡命,南开大学遂与北大清华合并组建西南联大,南开中学则内迁重庆,香火为之继。

此例不孤,五卅运动中退出圣约翰大学的五百余名师生组建光华大学,其具有强烈的抗日传统。八一三事变爆发,该校被日军焚毁,从此化为焦土。1937年7月至1938年8月的一年间,全国108所高校,有94所遭日军破坏,其中25所因损失惨重、难以恢复而被迫停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