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因何而有力量 | 杨早·早茶夜读257

 早茶夜读 2021-01-05

257丨看不见的美国

新书来撩

作者: [美] 珍妮·拉斯卡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HIDDEN AMERICA
译者: 何雨珈 
出版年: 2019-3


文学因何而有力量

文/ 杨早

各位朋友,大家周末好!

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之新书来撩。这个栏目大概是周日发一波。在这个栏目里面,我想跟大家聊一聊“真的让我感兴趣的书”以及“让我感兴趣的观点”。

点击查看上期新书来撩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文学因何而有力量”,推荐的书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系列刚刚出的一本书,叫做《看不见的美国》。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有一个观点:我觉得现在世界的文学潮流,正在慢慢地由“虚构”向“非虚构”过渡。

之所以非虚构比虚构要更加地受欢迎,或者说它的空间会更大,一方面是因为真实有它的力量,一个故事是真实的,或者是编造的,对你的冲击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那篇《一个寒门状元之死》,对吧?

另一方面,为什么真实会拥有一种不一样的力量?是因为真实,也就是非虚构,它能玩的花活更少,能找的遮羞布也更少。非虚构跟虚构,有的时候会有点儿像郭靖和黄蓉。黄蓉能够打一套叫做“逍遥游”的拳法(一听就很漂亮很飘逸),也能够玩“落英神剑掌”,看上去美不胜收,而郭靖就只会降龙十八掌,翻来覆去就是那十八掌。可是你觉得哪一个力量会更大?这就是为什么说非虚构的力量会更足。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身在现代社会。在传统社会当中,人和人之间其实也互相不知道对方怎么生活,比如说农村的一个农妇,可能会像幻想皇后娘娘是夏天睡醒了午觉,说“太监,拿个柿饼来”,就这样的想象。但是传统社会互相之间不清楚对方怎么活的,没有关系。

在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有一个非常反讽的现象,就是一方面我们互相之间的联系变得无比的紧密,但另一方面,媒介的隔绝又让我们对互相的生活其实并不了解,说了解也是碎片化的、媒体化的了解。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没有进入媒体的事实,不是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的话,人总是需要去理解一些东西,就是你不知道的东西。《看不见的美国》的作者是一位女性,她是美国《GQ》杂志的记者,她写这本书的冲动,就是她想知道我们不太知道的一些东西,是什么样的一些人和事,让我们生活正常运转。她提了一些问题,比如“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是谁来采摘?我们餐桌上的牛排是谁的养殖?我们在市场开新采购东西是谁运来的?我们扔出去的一袋袋的垃圾,是谁让它最终消失不见的?”对。这些东西我们其实都不知道。所以我们的作家越来越难理解世界运行的权力结构,他们的描写也会越来越缩到自己的身边,自己的内心。

但即使是身边,你就能理解吗?在一个家庭里面,家人父子互相之间,就能理解吗?往往很多人,还要靠情感专栏作家的写作来帮助自己引导与理解这些关系……所以说来说去,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变成了现在一种巨大而急需的渴求。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非虚构会有很大的一个市场。

在我今天推荐这本书里面,你可以看到,虽然她写的是美国,但是它会传递出一些你从来不知道的东西,你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碰触的一些东西。

2006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萨戈煤矿发生事故

比如说,作者列出,在美国也是有很多主流的声音,对吧?比如:

“别怪华尔街,别把账算在大银行头上。如果你是一个一贫如洗的无业游民,那得怪你自己。”

“别再跟工人作对了。”

“我们是商业精英,我们知道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解释一下如何把美国引回正轨。”

“我们是99%的多数人。”

“别再给那些就业机会创造者增加赋税的负担。”

作者感慨道:“在被高声喊叫和响亮口号屏蔽了的声音之下,‘看不见的美国’无心争论,‘看不见的美国’筋疲力尽,‘看不见的美国’没有时间去静坐示威,也抽不出空闲来观看电视上激烈的辩论。‘看不见的美国’只想喝杯啤酒,早点睡觉,但正是这些人维持着美国的正常运转。如果这些人明天辞职不干,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就会戛然而止。

这是这本书的意义。而更重要的可能是这本书里面的各种细节。比如说一开始作者提到她到俄亥俄州的煤矿去——姑且用个中国词——叫“体验生活”。

她第一次下煤矿的时候就发现,居然入口的地方是一片的白色:

这是新手在地下世界遭遇的第一件怪事。白色什么情况?大家告诉我,每个初来乍到的人都会被这白色震惊,不由自主地去想合理的解释。我第一次看到白色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把白色的入口的部分全都涂成白色,好让大家心情好些吗?”……

“这是在开玩笑吗?”我迟疑地反问,“反讽?在进入一片黑暗之前,先幽你一默?”

被问的人用万年不变的表情看着我,呆板、迟缓、毫无感情的眼神,好像说“你越来越像一个白痴了”。他开口道:“我想你慢慢会明白,在一个煤矿里,不可能有什么美学反讽之类的想法。”

实际上,这些白色来自于岩粉,即“化为粉末的石灰岩”。煤矿中每一寸暴露的地方都会撒上这样的东西,作为火的阻滞剂。否则这些地方就会成为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定时炸弹。所以在煤矿底下是不能允许使用录音笔的,摄影师也不能使用闪光灯,因为最轻微的闪光都有可能会引发冲击波一般的猛烈爆炸。

所以后来作者的感悟是:

乘客能看到地下世界在身边嗖嗖而过,处处是白色的外壳,十分怪异,看着像结了霜,一切都好像是弯曲的,倾斜的,到处都撑着杆子,支持着顶板。生锈的加固螺桩伸着巨手,周围悬挂着电线,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自然而然地抛弃了其他的杂念,只剩下祈祷。拜托,可别让这鬼东西塌下来啊!煤矿里是没有什么美学可言的。没有设计理念,没有几何学的考虑,也没有什么韵律节奏。煤矿给你的“见面礼”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将会给你沉重打击的感觉。这不是人呆的地方,这不是人呆的地方,这不是人呆的地方。

我不知道大家读书的习惯怎么样,反正我看到这样一些段落以后,我就会非常想看这本书。当然希望你也有同样的感觉,这样就不枉费我介绍这么一通。

糟了,是心动的感觉

最后分享一下,前段时间,清明节的时候,我去了趟绍兴。这场旅程当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在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加油的小姑娘看了我的车牌,问我:北京还在下雪吗?我说没有了,北京也很热。

然后她脸上洋溢着很高兴的笑容,她说:“明天绍兴就30度了,明天我休假。我要出去浪!

其实也可以说,北京还在下雪……

她这话当然跟一个来加油的外地游客说不着,她就纯粹是想跟我分享一下她内心的喜悦,她要出去浪的喜悦。而那一刻我觉得,不管我们的生活怎么琐碎无聊,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好,谢谢各位,这就是今天的早茶夜读之新书来撩。我们下次再见。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作者的网站

本周主题书

2019.4.08~2019.4.12

「虹」

高潮就在眼前,作者却搁笔了 | 宇帆

娜拉走后,遇渣男社会 | 李子

一个女人要穿过多少座城,才能被写成史诗 | 江河

能背整部红楼梦的人,怎样写姑娘 | 陈童

茅盾小说暴露了民国思政教育的失败 | 凤梨

下周主题书

2019.4.15~2019.4.19

「林家铺子」

点击图片,读《林家铺子》

看物价重回1932,如何经营好小店

扫码购课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林家铺子

下期主题

理水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