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魔菇&孢子·早茶夜读561

 早茶夜读 2021-01-05
 

561|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记忆中的北京,也是此刻的北京

文/ 魔菇&孢子

41岁,策划人;13岁,学生

之所以选择劲松,是因为我曾陪孩子完成过一个“记住乡愁”的田野调查。该课题画风奇异,作为非京籍借读生和他的家庭,我们对劲松没有乡愁,对北京也说不上什么乡愁,身在此间,只是凑巧。

虽然在“乡愁”话题的驱动下,我们不得不去完成“研究”,但通过调研、行走、采访、绘制、总结,我发现不仅孩子对劲松地区有了深刻印象,似乎找到了某种“身份认同”,我也对“劲松”这个地名产生了异样的感觉,正所谓投入多少时间,就产出多少情绪吧。


劲松,架松,前世今生


劲松位于朝阳区东南侧,原来叫“架松”,现在劲松中街一座楼外墙上还保留着“东架松”的称呼。明清时期,劲松属于大兴区,解放后被并入东郊区,1958年5月,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这个名称沿袭至今。

东架松

如今,朝阳区双井-劲松-潘家园一线也即北京东三环,是京城著名交通拥堵区,朝阳群众原产地之一,以其核心产业,眼镜(浙系荣光)和古玩(假的假的)引得全国和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周六日友情奉劝,别去,别去,开车停车难,难于上青天。

不过你得多和老北京聊聊,他们不属于原教旨概念上的“老北京”,大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招工、分配、上学、退伍就业等原因来此,籍贯多为北京周边如河北、山东、天津等地。京城长居,渐渐地养成新时代遛鸟喝茶的习惯。你要问,“劲松这地名儿怎么来的啊?”他会悠悠地告诉你,这里原来就是农村,主要是菜地和农田,后来才修了房。至于“架松”?他也不是太明白。

我们查询资料发现,这里曾是清代肃武亲王豪格等四五代王爷的墓地,“架松村”的名字就是由墓地里的巨大松树被100多根柱子架起来而得名。

劲松地区原来不过三五个自然村,分别名为石香炉村、老虎洞村、大板桥村和架松村等,如今这些地名被消化在劲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区的称呼中。石香炉村就是现在的劲松一区、二区及垂杨柳南里和西里;老虎洞和南石香炉村是现在的劲松三区;大板桥村和周边农田被建成了劲松五区、七区和八区;架松村被规划为劲松六区,也是如今的潘家园东里。在潘家园东里3号居民楼旁边,还保存着王爷坟墓遗迹,墓园尚有轮廓,坐北朝南,长方形,东西宽10米左右,南北长60-70米左右——架松、劲松,派生而来,当年为了提振一下本地文化自信,所谓“古松遒劲”吧。(《北京地名志》)

王爷墓


“新三年”,劲松小区建设


劲松小区的建设是个漫长的故事,没有催人泪下的背景,一切服从实用主义原则。追溯到解放初期,北京进程“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城内四合院、大杂院等北京原有居住空间无法满足暴增的新中国北京建设人口的居住需求,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北京城不小心制定了“摊大饼”策略,就是往外扩张,修建更多居住空间。

1957年,国务院批准,一是要引进国际化的“小区”概念——当时的“国际化”就是苏联和东欧模式(如果你去匈牙利等国,有些小区制式看起来异常亲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分配和统一管理的办法;二是成立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简称“市建委”)负责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这种“六统一”的建设体制延续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劲松小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规模地统一开发起来的,和劲松小区同时启动建设的还有魏公村、双榆树、香河园、左家庄、蒲黄榆……等,当时人口暴增的压力来自 “上山下乡”的返城人员,也来自改革开放初期人才需求的增多。如今看规划地图,你会发现北京三环的轮廓逐渐由这些小区带动形成。

统建住宅区分布图

劲松小区从1976年规划建设,到1989年彻底完工,共用了13年时间。它由北京市建筑研究院设计,北京市开发总公司组织开发建设。第一次征地77公顷,居民拆迁538户,2272人,拆除旧房1159间,17481平方米,住宅规划设计面积为81万平方米。(《北京建筑志》)


劲松居住小区(80年代)

因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波及北京,为了抗震,统一修建时,北京采用的新建筑实验,大面积建设“内浇外砌”的多层住宅,开间2.7~3.9米,进深5.1米为主,层高2.9米。(《北京建筑志》)因为这种结构性设计的独创性,劲松小区的建筑规划还曾获得1979年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和1982年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



典型户型:一居、两居、三居

劲松小区平面布局以横贯居住区东西的城市次干道——劲松路为骨架,沿南北两侧布置,全区形成八个方格,按四个十字交会点,划分为九片住宅区。沿着劲松路两侧,布置了10-12层板楼和15-16层塔楼。这些小区按序号命名为劲松一区、二区……劲松九区。劲松小区南北3条干道分别被命名为劲松东街、劲松中街和劲松西街,北京的其他居民聚居区也是按此原则进行命名的。(《北京志·综合卷·地名志》)

孢子的手绘街区图

由于规模大、人口多,必须配备足够的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所以劲松小区从规划建设开始就设置得非常完善,配置有小学、幼儿园、粮店、副食店、菜点、早点铺、小百货店、公共厕所、自行车棚等26项生活设施。这些配套让劲松各个小区形成“小世界”,在当时为人们一种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理想生活方式。


“旧三年”,2008年的化妆术


我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城的大动作。我查阅了当时的一些报刊资料,并没有真正提及 “城市更新”这个概念,但实际上,为了迎接奥运举办,保障北京城市形象,北京市在城市治理的确花了很大力气。

所谓城市更新,是指将城市中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1958年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这个概念有了更详细的说明,其改建范畴包括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等,更新方式则分为再开发、整治改善和保护三种。

北京从2007年开始所进行的“城市更新”属于整治改造,首先是对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粉饰,其次是对老旧楼房进行了“平改坡”,提升楼房保温隔热和防水能力;其三是燃煤锅炉改造,大大减少了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其四是老旧小区环境改造,据统计,当时完成了217个老旧住宅小区环境整治,绿化12.3万平方米,整治道路25万平方米;最后是对铁路沿线、车站机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2008年我身在其中(但我居住的小区是商品房,没有参与改造),肉眼可见奥运前夕的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效果。我的一些朋友和熟人家因为住在类似老旧小区,本身就是这场改造的受益者。劲松小区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入了“旧三年”的新生活——之前这一片所有楼房外立面都是白色或黄色的,因为奥运会改造,全部被喷成了朱红色或灰色,一下子感觉整饬昂扬了很多。

这场化妆术来得让人印象深刻。10年后我和孩子们去做调查的的街坊们,基本上都对此表达出正向的评价。尤其是老人,提到以前暖气不暖,小区内脏乱差,因为奥运会的改造,一下子提气了,生活起来更方便舒适了——北京居民,尤其是老居民可能是最具有城市荣誉感的一群人,他们特别容易满足于日常温热与安稳,从这个角度看,“旧三年”的日子似乎可以长长久久下去。


“缝缝补补再三年”,2019的社区更新


在思考如何“读城”并决定从“劲松”着手时,我有一个神奇的发现:朋友圈有好几位正在进行“城市/社区更新”践行的朋友,他们中有城市规划学者、建筑师、主管官员、项目承包商……其中一位是主持朝阳区“城市微空间·向阳而生”的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唐燕副教授,通过阅读她转发的各种行业链接,我发现“劲松”是这一波“社区更新”中最具实验性且取得不错成果的社区。

虽然2008年进行了一点整治改造,但劲松的老旧小区基因是无法改变的。11年过去了,劲松社区开始尝试和社会力量联合——这是近些年政府进行很多项目合作的创新操作方式——其更新主要通过改造公共空间、智能化、服务业态和社区文化四方面进行。

他们首先把社区的闲置空间运营权交给第三方,第三方将之改造为便民商业设施,通过运营收取下一步社区改造成本。这和劲松社区当年建设时的配套有什么区别呢?当时不也有早点铺、小百货等吗?区别其实在于这些便民设施更符合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比如保姆家政、家电清洗、快递站等等,更注重社群和人类情感的联结,更注重挖掘各年龄层居民的不同需求,这些散发着“人气儿”的地方被打造成统一风格,显得洋气很多,美感提升很多,它们也激发人们去创造新的公共生活。

遗憾的是,因为新冠疫情,我被阻在成都,近期没有办法真正“阅读北京城”,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关于2019年劲松社区更新项目,我只能通过网络查询相关新闻报道。劲松现在到底怎样了?其规划更新是否真正达到了诉求,其服务业态是否真的复合融动?社区文化是否真的做起来了?这中间有哪些痛点、难点和亮点?我很想知道,可惜这一次“缝缝补补”是在我家搬离那个街区之后发生的,我既无法靠二手信息去猜测,也失去了未来深入沉浸该社区生活的可能性。


劲松社区更新图

我们身在若干个“劲松”之中


我为什么选择“劲松”?再次作答,它是随机的样本,和我的生活中若干迷人的随机一样。它拥挤、世俗、喧腾,也生机勃勃,代表着北京生活的一个截面:安居乐业,有机发展。它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具体指向,也是被精英力量占领的城市话语权之下,平凡居民的真实生活展列。我们大部分人身在北京的若干个“劲松”之中,此外的一切皆为虚构,一切宏大叙事也只是对“高级生活”的假想。

作为普通居民,且带有“异乡人”复杂况味的居民,北京城市对我而言体量太庞大了,我们的生活、工作或交际只在两三个维度进行,而这座城市的维度太多,我们无法用简单的一种理论、一种概念、一种结论去对它框定和定义。

劲松中街

非要去描述北京,那它只是我们与之发生关联的各个触面的集合。你可以“无情”地观察,也可以“深情”地爱戴,无论是哪一种情绪,哪一种方法,都只是个体对城市生活的一种选择。当我力图跳脱出“城市”的细节去鸟瞰它时,我发现自己拥有的知识结构、眼界、阅历,甚至是情感体验都无法支撑这种诉求,我无法形成框架性的解读和研究。

只有社区以及它所承载的生活,勉强可以成为我的切口。它记录一些人的生活细节,一些人的颠沛流离和短暂歇息,一些人的生命枯荣,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更新”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它是城市毛细血孔的日常输送,也是时间流逝的新陈代谢。修鞋师傅、早点老板、菜摊小贩、开锁匠人……他们面目模糊,他们永远在流动,他们又是每天和你发生着各种具体关联的人,是你在俗世生活中的标的点,没有他们,你无法进入这个“网”,也无法拥有一份完整的生活。


因为本质上,我和他们也一样,我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唯一庆幸的是,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我在流动中保持着安全和平衡,也驱动我不断摸索,通过阅读或观察,找到可以同路的人。


附件:侯爷爷的故事


(采访 /整理:孢子)

侯爷爷小档案

年龄:80岁

籍贯:天津武清

何时来京:1950年

何时迁居劲松:1985年

职业:出版发行(中国书店)

家庭情况:两儿两孙两曾孙

孩子去采访老人时特别有趣,他不知道该怎样打开话匣子,他见到了好几个老爷爷和老奶奶,见到的第一句话是,“爷爷,您有故事吗?”“奶奶,您有人生故事吗?”因为,“您有人生故事吗”是他们课题中的一个列项,所以他就非常机械地去询问,把老人们笑疯了。终于有一位老人说:“我有人生故事,我来和你分享。”以下就是这位侯爷爷的分享:

我是天津武清人,解放后,1950年我就到北京了,刚来是当学徒,我们那个时候,这样的情况很多。后来我进了中国书店,单位在琉璃厂,我负责出版发行。工作原因,我跑的地方特别多,全国各地西南西北新疆到处跑,看了很多风景。

那时精力也好,单位福利也好,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原来我住东四胡同平房,后来劲松小区建好了,1985年轮到分我房,就一直住在这里,不知不觉中,这几十年就过去了。

时间是过得真快,我两个儿子现在都退休了,两个孙子也成家了,我已经当上曾祖父了。孩子们工作都很好,有个孙子还是北航毕业的,你们知道北航吧,学院路八大学校你们知道吗?现在孩子们都换了新房子、大房子,住在百子湾和南小街,但我愿意住劲松,这里有老街坊、老邻居、老朋友,生活方便,聊天也方便。

老邻居们有比我更早搬来的,1979年就开始搬进来了。大家单位也不相同,有钢笔厂的,有插队回来的,有附近工厂的。那时分房兴论资排辈,按照工龄和资历来,资历深浅决定了房子大小,还有一个标准就是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就是三居,俩儿子就是两居,资历实在不够,先住单间,再慢慢申请大一点的房子。

说起劲松,也是北京很早规划的居民小区,以前这里就是大片菜地。那时候,“北京城”就指护城河以里,一过护城河,全是郊区农村。这里原来叫架松,你看劲松中街那边不还有个楼上写着“东架松”嘛,就指这儿,以前的村名儿。

劲松小区是按街道分的,东边的都是单号,一区三区五区;西边的是双号,二区四区……挨个儿排,西边排到二环边,东边快到三环了,九个区呢。楼号也是按区号排,然后才是楼号,所以一区的就都是100多号,二区的是200多号,你看这132号楼,就是指一区第32号楼呗。

这些居民楼是统一修建的啊,你看都是统一的标准,倍儿整齐。毕竟时间也长了,小区老了,前几年政府给加了保温层,一水儿刷成红色的了,以前呐,是白色的。还给加了保温顶盖,比以前是好看了,也暖和了,尤其是冬天有暖气的时候。

我是真习惯我们小区,我哪儿也愿意搬。我愿意孩子们来看我,我可不想挪。就这儿好,交通啊,买菜啊,啥都方便,没事儿就出来晒晒太阳,和熟人见见面,挺好。现在小区变化也大,房买来卖去的,多了很多新面孔。好多比我大的,也有比我小的老人都不在了,也没啥,人嘛,总有那么一天。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还原教育部科员周树人的上下班路况 | 沈从文的凤凰,我的北京 | 我知道的不多,“胡同就是fashion”  | 假如北京是一颗洋葱 | 别了,广和居;别了,安乐居! | 东交民巷走一走 | 在北京破壳的痕迹 | 夜晚,北京地下的噪音 | 树人哥,北京不是你的家|胡同里一朵外来的蘑菇 | 大风吹好了青春期抑郁|北京哪儿哪儿都挺好,为什么不去?|病治好了回哪儿啊?回北京吗?|是何等热爱 让我从南追到北| 经常见面,不代表就会爱上| 日本人曾想在西郊建个新北京| 我为新发地写过三首诗| 骑上自行车,像骑上了去新世界的自由| 文儿里没有飘絮大柳树的北京| 我的北京安托邦| 北京:我的书店记忆| 姥姥留下的北京记忆| 在古老的土地上,想象新的世界| 岂曰无根,与子……同相思| 李天然:土洋结合的北平侠客| 难忘的埋伏| “您几位?吃点什么?喝酒不喝?”| 记忆中的北京,也是此刻的北京|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