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不够煽情的疫情诗歌|侯晓彤·少年读邻

 早茶夜读 2021-01-05

569| 读城记2020



侯晓彤按语:

从上学期讲新诗单元起,我就一直在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去分析一首诗,去大胆创作。之所以如此重视新诗,是看重这个体裁的“密度”。如果你能读懂一首婉转迂回的诗,何愁读不懂小说的起承转合?如果你能写出诗的语言,何愁作文中的语言枯燥干瘪?况且,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天然就是贴近诗的,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我希望通过鼓励学生读诗写诗,让孩子们更加敏感,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捕捉对世界的敏锐感知。

新冠肺炎爆发后,我们读到了各种各样的疫情诗歌,有的犀利精妙引人反思,有的却空唱赞歌、用苦难煽情。面对灾难,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诗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首不同风格、不同选材的现代诗,对诗歌文体的表现形式和基本技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和使用意象,分析诗歌韵律,鉴赏陌生化语言。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借此次疫情让诗歌教学更进一步,让学生通过深入现实的创作体会到,诗歌并不是温和柔软的空中楼阁,它也可以——或者说在更多的时候,都用来承载苦难中的情绪和批判的力量。

我在任务导入中引用了穆旦谈诗歌创作的一段话:

诗应该写出“发现的惊异”。你对生活有特别的发现,这发现使你大吃一惊(因为不同于一般流行的看法,或出于自己过去的意料之外),于是你把这种惊异之处写出来,其中或痛苦或喜悦,但写出之后,你心中如释重负,摆脱了生活给你的重压之感,这样,你就写成了一首有血肉的诗,而不是一首无关痛痒的人云亦云的诗。所以,再搜索诗的内容时,必须追究自己的生活,看其中有什么特别尖锐的感觉,一吐为快的。

身处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都会发生变化,对社会和生命的感知也会变得更加敏感,眼下正是穆旦所说的容易“发现惊异”的时候。下面是学生的诗作,当然还很稚嫩,但其中闪烁的灵感无比动人,更难得的,是带着自己对疫情的反思。这样的诗在铺天盖地的中学生颂歌里,应该也算一股清流了吧。(疯狂拉踩)



那些不够煽情的疫情诗歌

组稿、点评 / 侯晓彤

语文教师

1.距离  

  八年级  王婧媛


病毒在空气中凝视

口罩仿佛成为了一道屏障

绝对阻隔与他人的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很远很远

我在家百无聊赖

与许久不见的好友趴在网线上闲聊

同在心中埋下关于章鱼小丸子的信念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很近很近


在此次疫情中,大多数北京的孩子们离危险比较远的,让他们撕心裂肺地去书写苦难不太现实也容易失真,但对朋友的思念是真实的,在家无聊是真实的。

作者抓住了疫情中的重要事物“口罩”和“网络”,巧妙地借用二者来写人与人距离的“远和近”,还有一种辩证的味道。这种思路学生比较容易模仿,操作性强。

2.口罩  

  八年级   茅雨霏


今天是我躺在这里的第31天

周围还是一片黑暗

是不是情况已经好多了

再也没有人需要我们了

突然一束光漏了进来

光亮越来越多

一只只巨大的手在我们之中摸索

捡走我的一个个兄弟

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了

一双双饥渴的眼睛望向我

一只只手拥挤着向我袭来

安静的店铺突然变得喧闹

在一阵阵吵嚷中

我被以原来十倍的价格带走了

我洁白的表面渐渐染上污渍

四个小时后我被扔掉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

一只手套伸进了垃圾中

轻轻的把我捡起来

黑暗中一股水流又将我冲洗干净

第二天

我又回到了黑暗中

看着身边各式各样的口罩被高价买走

微光中,店主的脸上露出了魔鬼般的笑容


作者以口罩的视角描述了劣质口罩的制造过程,这样的新闻在疫情中出现,无疑是令人愤怒的,茅雨霏同学的这首诗记录下了这样的恶行。我建议她把最后一句修改一下,“魔鬼般的笑容”这个说法过于浅白直接,也有点滑稽。或许可以改成“微光中/店主在口罩后咧开了笑容/那只口罩我昨晚见过。”也就是说高价贩卖二手口罩的店主自己也在无意中使用着伪劣产品,当你作恶的时候,终将被恶裹挟。

3.一批口罩  

   八年级  高天睿


还有一位同学也是以口罩为线索,他的灵感来自那个“奥斯卡级别”的短视频《劳力士的回家路》,虽然模仿的痕迹重了些,但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相同的结构也挺有意思的:


买下一批口罩

免费

全部捐给武汉

收到一批口罩

八块

卖给附近医院

领到一批口罩

十块

转手微商朋友

买下一批口罩

免费

全部捐给武汉



4.猫  

   八年级  王天泽


除了这种辛辣犀利的角度,也有温和些的,王天泽同学的这首《猫》以宠物的视角记录了“全民封锁”状态下的百无聊赖:

猫又想出去了,

它望着窗外,

那空无一人的公园;

那拥挤长队的药店。

人类脸上都蒙着一层布,

他们怎么了?

这么怪!

猫坐在沙发上,

望着电视

看见屏幕上经常出现

三串数字

一串后跟着“疑似”

一串后跟着“确诊”

一串后跟着“死亡”

这是什么意思?

渐渐的

从人类的只言片语中

猫大概明白了

外面有一种叫“新冠”的可怕的东西

类似狐狸或是狼那样

可以把猫或人吃掉

可是猫还是很想出去

相信过不了多久人类就会战胜“它”

“新冠”终将过去

猫终将会出去!


  

这首诗所选择的角度很别致,“猫”并不是像口罩一样,是这次疫情的“焦点”。但这个可爱的旁观者也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作家们总是喜欢用儿童视角去描写冷酷的事件,也是这个道理。

想要真实还原动物的视角,需要尽量去模仿猫咪的认知。如何让转化后的视角更加逼真可信呢?我给学生看了一幅网络流行的漫画。



漫画中猫咪把“冠状病毒”理解成“罐装病毒”,认为人类生病也要戴伊丽莎白圈,用有限的认知去看人类熟悉的事物,这些都会让这个特殊视角更加可信。但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这里,漫画中猫咪接下来想的内容是,“听说有人因为这个罐装病毒不要自己的猫了,会把猫咪从阳台上丢下去……我想大家一定是误会他们了吧,怎么会有人不要自己的猫呢?谁能绝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呢?”到这里,这个“萌宠视角”真正的价值才被挖掘出来。用无知的、纯真的、单纯的眼睛去讲述残酷,才会将残酷放大。王天泽同学的诗在这一点上还差点火候,但是以“猫终将会出去”这样的萌言萌语来替代“人类终将取得胜利”的空洞口号,还是很有妙思的。


5.客人  

   八年级  王馨艺


还有一位同学的诗选择了病毒视角,来描述和人类厮杀的过程,这首诗的思想、角度和语言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我看过之后连问“你以前写过诗吗?”“你是在我讲诗歌之后才尝试写诗的吗?”“那写这么好也有我的功劳咯?”

我看不到屋外那时常被苍白尖锐的叫声撕裂的、漆黑的静默;

我也听不到屋外浑身鲜血的太阳从空中坠落时的哀嚎。

我和我的同伴拿到了这间屋子门锁的钥匙,

正试图将我们的遗传物质移植给屋子中的住户,

这样他们就能为我们服务,

并用他们体腔中丰富的原料生产我们的后代。

我看着那些被劫持的住户慢慢不堪重负而裂解,

他们温热粘稠的体液爆炸开来,

混杂着果冻般缓缓流动的血肉,溅得我满身满脸都是。

那些叫免疫系统的家伙与我们打得不可开交,

他们像蛇一般,

将我的同伴,

与我们劫持的人质通通吞噬。 

隔着他们臃肿的腹部,我隐约能够看见同伴们和那些人质模糊的混合着的尸体。

那些家伙站在同伴们的残肢上,搜寻我的踪迹,

他们的脚步声从远处向我的头顶缓缓蔓延。

我看不到屋外那五彩斑斓的吵嚷声,

我也无从得知,我们所有人正乘着贪欲的顺风车,走向另一个未知的地方。

周围的世界突如其来地抽搐起来,我身边的一切刹那间土崩瓦解。

凌空而起的柱子间,标着“海鲜市场”的字眼。

不久我来到一栋崭新的屋子前,逃离了那些家伙的追杀。

房门上是一个崭新的锁,我用不同的钥匙试了很久。

终于,我将崭新的钥匙插入锁眼,转动。

“谁啊?”屋子里的人应道,

“啊,是新来的客人,请进请进。”

我无法预知未来,

自然听不到沉闷翻滚着的黄白色脓液,

也看不到黑紫色嘶哑的呼吸。

缓缓推开门,我向屋内的崭新的住户露出阳光般灿烂的微笑。




作者站在了人类的对立面——病毒的立场去复盘疫情的发生,这个思路类似于臧棣的那首《蝙蝠简史》。王馨艺同学对病毒话题很感兴趣,自己也看过很多相关的科普作品,所以这首诗中许多表达都有对应的生物学原理。

那么这是一首简单的科普诗吗?当然不是,诗中的病毒形象是非常立体鲜活的,这种特质也基于作者对病毒知识的理解。它们冷漠而残暴,没有感情甚至没有智力,本能性地追求绝对毁灭,这样的形象给了诗歌独特的冷静和残酷。还原病毒侵蚀的“丧心病狂”,则更显露出人类的无知,“敬畏自然”的警示不言而喻。因此,从思想内容来看,这首诗的批判意识也很有力度。

在风格上,诗歌之所以有一种“冷静的残酷”,也要归功于作者对语言的锤炼。虽然表现的是撕裂和暴力,但她并没有让语言“泛滥”。在分享中,有学生说读完想到了闻一多的《死水》,这个联想很有意思,作者本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那句“果冻般缓缓流动的血肉”多么接近“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而且这首诗的语言密度也和《死水》很像,颜色的碰撞也形成了很有冲击力的感官效果。还有学生评论说读起来有点像《我爱这土地》,听起来好像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我之前在讲《我爱这土地》的时候曾经讲过长句子给诗歌节奏带来的影响,一层一层的修饰词一口气说下来,“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诗歌的“势能”是不断累积、又有转折和缓冲的。王馨艺的这首诗也是如此,我想象到的这首诗最理想的读法,声音一定是迅速的、轻声的,情绪一定是神经质的、带着毁灭的快感的。

6.30小时以后  

   八年级  刘端


上学期我带学生一起读过穆旦的《赞美》,作为《我爱这土地》的拓展阅读。于是我鼓励学生也可以像穆旦一样,试着给在这土地上生活着、痛苦着、希望着、沉默着的子民写一首诗。刘端同学选取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受难者”——出生30小时后被确诊新冠肺炎的婴儿。她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做“30小时以后”:

剧烈的刺痛猛然来袭,

我感到疑惑,接着哭泣。

身边的嘈杂渐渐降低,

没了欢闹,只剩叹息。

白褂子的巨人拔出利器,

将红色液体变为白单子。

颤抖的声线划破死寂,

母婴感染,诊断完毕。

我用尽全力,

发出来到人间30小时,

除了哭喊的第一口气。

“咳——”


新生命的诞生总是这世间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但就在30个小时之后,他便遭遇了这世上正在进行着的厄运。这位同学几乎能做到每一句都押韵,这个当然很厉害,但也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要求,不必为了押韵影响表达的顺畅。我本来很期待“受难者”角度的作品,却很少有人往这儿写,或许是因为这离大家的生活体验比较远,无法把握,也难以驾驭吧。


7.抗疫战争   

   八年级  尹立言


另外,尹立言同学的诗也值得一提,他使用了疫情之下人们常用的“战争”比喻,但并没有停留在鼓吹牺牲之上,而是真实地呈现了灾难之下真实的苦难和无常:

新冠病毒大军压境,

有人依靠口罩,构筑了生理的防线;

有人依靠双黄连口服液,建造了心理的长城;

而病毒绕开长城,越过防线,偷袭肺部。

此时被烽火所戏的白细胞赶回肺部,却只看到了一座破碎的空城。


把“抗疫”比作“战争”的叙事从疫情开始就成为了各路媒体的表达习惯,只要人类没有灭绝,我们都可以称自己“打了场胜仗”。但尹立言同学这首诗要呈现的,就是在“战争”进行当中最真实的场景:面对病毒的侵袭,人类用各种方式去抵抗,可能是科学有效的,也可能是荒谬可笑的。但最真实情况的是,这些防线都有失效的可能,会有城池失守,会有士兵战死。这首诗的价值可能在于,当我们为“战争”的胜利欢呼时,它的存在会提醒我们,自己曾经处在一个怎样狼狈和绝望的境地。


8.春天的原谅 

   八年级  李天霖


最后,我以李天霖同学的一首旧作作为疫情诗歌专题的结尾:

轻灵的春风从我身边拂过

昭示着春天的到来。

我穿过嫩绿围墙的孤岛,来到了树林里。

好玩地搬起石头,

把春天砸个头破血流,

疼得她直流眼泪。

没关系,

待到来年花红浸过山河,

它就把这些事情都忘了,

真正的原谅了我。



这首诗写于去年冬天,当时博主宇芽被家暴、演员高以翔猝死等社会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但一切好像又不了了之。李天霖想要以这首诗去追问,我们是否太善于原谅了?我还记得他在课堂上站起来,语气急切而偏执:“对,我们经常说冬天过去春天会来,但是经历了寒冬之后的春天还是原来的春天吗?受了伤害之后可以原谅的那么彻底吗?

面对疫情,我想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追问。人类总是善于遗忘和原谅的,当疫情过去,伟大的日常生活重新降临,我们是不是可以当一切未发生呢?这场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重新拥抱身边的人;也让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估人类在生物链中的地位;更重要的,它让我们去骨气勇气面对死亡与灾难,面对在极端情境之下我们社会的运转模式……正如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所说,只要世上还有死亡和爱,诗歌就有未来。正因为灾难放大了世上的死亡和生命中的爱,我们才需要诗歌的存在。

当然,并不是只有诗歌这一种方式可以记录灾难。诗人小引在疫情爆发后就再也没有动笔写诗,身在武汉的他每天写日记记录封城后武汉市民的生活。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在遇见灾难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动笔,是不是应该写诗,我觉得这是很次要的一个问题,关键是你再灾情里面作为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因为你和这个世界重新遭遇了,你遭遇了一个新的世界,而不是往常的、你以为的那个世界。”你看,这话和穆旦“惊异的发现”的说法多么相似,疫情让把我们推向了一个新的世界,那我们就一定用尽各种办法,记录这一切。


附录:

教学支架:为创作做好准备

注:在布置任务之前,需要让学生打开思路,激活诗的感觉,或者说,速成一些“套路”。虽然好的诗都是脱离套路的,但是套路能够守住底线。

身处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都会发生变化,对社会和生命的感知也会变得更加敏感,眼下正是穆旦所说的容易“发现惊异”的时候。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发现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呢?我们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来思考:

(一)内容:写诗的目的是什么?


(二)形式基于内容探索新的可能性

打开思路后,我们发现可探讨的话题其实很多,但是如何用小小的一首诗承载这些复杂的思考呢?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技法上的建议,这些建议当然不能涵盖所有的诗歌呈现方式,但一定是最适用于疫情主题的、最好掌握的。

1. 从“小”处入手

千万不要尝试用一首诗讨论太多的问题。作为初学者,你可以试着选择最触动你的一种事物或者一个场景,把它无限放大,去表达对一件事情的感受。当然你也可以写到很多事物,但它们最好服务于一种情绪。

2. “相同”中的“不同”

疫情的爆发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我们的小世界也一定发生了很多变化。你可以选取一组或几组生活场景进行对比,记录同一件事在疫情前后的变化。

3. 大胆使用意象

学生对意象的认知无非是用月亮表示思念,用流水表示时光,有什么“大胆”可言呢?也许你已经学会看到某个事物就联想到人们赋予它的意义,但你有没有想过给这些事物新的定义呢?比如人们总是会给向日葵赋予“阳光”“乐观”“追求光明”的意义,但诗人芒克在《阳光中的向日葵》中就塑造了一个“另类”的向日葵:“它没有低下头/而是把头转向身后/它把头转了过去/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那套在它脖子上的/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你看,这棵向日葵是不是和所有文人笔下的向日葵都不一样?它不断回头不是为了追随阳光,而是为了咬断绳索,不再受到太阳的牵引。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被这个叛逆的、渴望独立的形象吸引住了?这就是诗歌意象的无限可能性

4. 换个视角看世界

人类似乎已经习惯了站在“上帝视角”去俯视万物,高山原野,江河湖海,都用被伟大的诗人用来展现自己的抱负。你有没有想象过其他生物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用他们的眼睛观察人类的行为,是否会看到被我们忽视的丑陋和无知?无论是这次新冠病毒还是2003年的“非典”,都来和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不当捕食有关,于是我们再次反思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换个角度去讲述病毒的故事,或许会让这份思考更深刻。当代诗人臧棣在疫情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有一首《蝙蝠简史》就用了类似这样的方法,站在蝙蝠的角度控诉人类行为的荒诞。“封城的消息传来时/这些会飞翔的哺乳动物正在做梦/现在是它们的冬眠时期/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在它们的梦中失去了意义,”


学生可以从上面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尝试,也可以组合使用,更可以升级这些方法,发明自己的表达方式。最重要的是,经过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引导,学生的诗基本不会流于空洞,不会出现口号式、赞歌式的作品。也许依然幼稚,但却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考。

此外,如果学生一开始对诗歌形式有隔膜,可以先从三行诗开始。比如八四班于桐霏同学的这首“夜空中繁星满天/却被医院彻夜的光亮覆灭/因为医者要守护的,是万家灯火”。从“满天繁星”到医院的“灯火通明”,再到最后的“万家灯火”,三种光亮贯穿始终,虽然简短,但意蕴丰富。

总之,去尝试吧,就像没有被学生气疯过一样。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