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真的需要有点想象力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做真实的教育
真实是一种信仰
摘要: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创新的压力与日俱增,被逼无奈之下,有人为了创新而创新,有人改头换面假创新、有人稀里糊涂瞎创新,创新呈现“虚假的繁荣”之势,想象力之缺乏让不少人因创新而焦头烂额。

课堂,真的需要有点想象力

这一观点的由来主要源于我的课堂的理解——课堂是生命的存在。

有人把课堂视为一个场所,比如说课堂传授知识的地方。这一定义显而易见的忽视了课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课堂存在之根本,即人的因素。持这一观点者会有意或无意间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课堂的物理空间和硬件设施。大兴土木确实让我们的课堂发送了变化,但这变化并非我们所期望的真正的变化。

有人把课堂视为一种活动,比如说课堂是师生教与学的活动。这一定义的进步性表现为对人的因素的高度关注,而它的局限性在于孤立的看待教与学的活动,或是说没有把教与学的活动纳入师生的生命状态的视域加以观照,从而造成教育与生活的割裂。持这一观点者必然因为对“活动”的偏爱而热衷于方法、形式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花样翻新的教学模式确实让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变化,但这变化并非我们所期望的真正的变化。

我认为课堂是一种存在,是师生生命的存在,它既是生命存在的场域,也是生命存在的方式,还是生命存在的状态。在教师教书、学生读书的这段时光里,他们的生命在课堂这个场域、以课堂这种方式、按照课堂这种状态存在着。这一观点脱胎于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把教育具体为课堂,把生活聚焦为生命。

想象力的缺乏所产生的禁锢作用有甚于钢筋水泥,从而使课堂封闭、逼仄,让人压抑。经常有些教师在参观了别人的课堂后惊呼:“哇,我怎么没想到?”也会在观摩了别人的教学后惊呼:“哇,我怎么没想到?”还会在学习了别人的课程设计后惊呼:“哇,我怎么没想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想不到”呢——是我们不够聪明、思路不够灵活、视野不够开阔?也许各方面原因都有,然而大家普遍忽视的一点则是:我们缺乏点想象力。

课堂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采取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状态?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从来都是“清晰且坚定”的,“清晰”到泾渭分明、不敢越雷池半步,“坚定”到稍有改变就担心出点什么乱子的地步。而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又从来都是“迷糊且善变”的,“迷糊”到懵懵懂懂、含含糊糊,“善变”到忽东忽西、听风便雨的地步。“清晰的迷糊”与“坚定的善变”像是古代套在犯人颈部的枷锁,把想象力扼杀于漫漫无期的刑役之中。

现实的枷锁无时无刻不在,期望砸碎所有的枷锁而让想象力得以解放的愿望是好的,但难以实现。而让想象力插上翅膀挣脱枷锁的束缚,我们值得为之努力。要想让想象力插上翅膀,我们就不能过于关注课堂的物理空间和组织形式,或是说不能把课堂简单的看成一个场所或一项活动,要看的远一些——立足孩子的未来,要想的深一些——融入孩子的生命。当我们不在把课堂视为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把它视为师生的生命舞台;当我们不在把课堂视为一项教学的活动,而是把它视为师生的生命体验,想象力的翅膀便会伸展开来,便会振翅飞翔,课堂乃至我们的教育,将会出现另一番新景象。

北京教科院褚宏启教授在谈到核心素养时曾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他要:要像培养自己未来的儿媳或女婿那样培养学生。这一富有想象力的观点从何而来?首先,他把学生真正的当成了人,而且是亲人;其次,他想把学生培养为真正有用的人、靠得住的人(谁也不希望自己未来的儿媳或女婿只是个花瓶或废物);第三,他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走出学校走上社会的能力和素养。褚宏启教授的这一段话至少可以提示我们如何让想象力插上翅膀。

在我身边,这样鲜活的例子也有,比如:一位执着的探索课程整合的校长说:学校给学生出的整张考卷是分科的,而社会给孩子出的每一道考题都是综合的,我们的使命是成就孩子的美好未来;一位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教师说:我要让每一节课都成我与孩子共度的美好的生命旅程。想象力不会从天而降,不要被封闭的教室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把目光投向教室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和更精彩的人生,也不要被琐碎的教学活动捆住手脚,大胆的带领孩子绽放生命的活力、体验生命的乐趣,想象力便会悄然而至。

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创新的压力与日俱增,被逼无奈之下,有人为了创新而创新,有人改头换面假创新、有人稀里糊涂瞎创新,创新呈现“虚假的繁荣”之势,想象力之缺乏让不少人因创新而焦头烂额。所以我说:课堂,真的需要有点想象力。


原创文章 谢绝转载 欢迎分享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