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尊严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做真实的教育
真实是一种信仰
摘要:教师因教育的存在而存在,教师的尊严亦建构于教育的尊严的基础上。呼唤对教师的尊重,换不来教师的尊严。惟有齐心协力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真实的教育,确立教育的尊严,才能实现教师的尊严。

教师的尊严

《教师博览》刊发了文化学者傅国涌的一篇文章,名曰《教授的尊严》。这三位大师都是足以彪炳史册的人物,在当时均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以他们为蓝本和标尺谈论尊严,多少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及之感。“尊严源于个人,也最终归结于个人,只有具体的、活的、有生命的个人才会把尊严放在第一位”——这是傅国涌先生文中的一段话。他让我想到这样一个命题:作为一名在基础教育这片田野上辛勤耕作普通教师,其尊严在哪里,又如何实现自己的尊严呢?

“尊师重教”乃吾国之传统,文脉流长、弦歌不绝很大程度依赖于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而在我看来这个表述略有不足。把“尊师”置于“重教”之前,使“尊师”和“重教”呈并列和并举之势,颠倒或是割裂了“师”与“教”的关系,“尊师”的合理性便受到质疑和挑战。我认为准确表述为:重教尊师。二者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互为因果,“重教”是根本。只有真正的重视教育,才能真正的尊重教师;也只有真正的尊重教师,才算是真正的重视教育。教师因教育而存在,教师的尊严来自教育的尊严。

教育的尊严又来自哪里?教育的全部尊严来自于真实,或言之:真实是教育的尊严的基石。陶行知先生有云: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实乃洞彻教育真谛之言。此处之真,包括教学内容为真理和真知、教育对象为真人,教育方法为求真,教育态度为认真。——即真实的教育。

真实的教育发生在真实情景中。这个世界存在一种教育,名为“理想的教育”,通常来自书斋,具有严密的逻辑和论证,看似异常庞大无坚不摧。可“理想的教育”一旦落入现实的情景,又经常性的表现出脆弱不堪,甚至漏洞百出。“英语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就这个话题有人可以写出一部煌煌巨著但还让人不知所措,而一个小学教师可以用短短的三四十分钟的时间给出一个精彩答案。人们通常会向“巨著”致敬,虽然并不一定理解和领会,而对那名小学教师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育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教育的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做真实的教育就是要高度尊重教师的实践智慧,立足真实的教育情景言说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

真实的教育面向具体的学生。虽然在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把教育对象概念化,但必须要时刻牢记这一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抽象符号。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在与生命的互动对话中,在焕发生命活力、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中,教育的尊严得以确立。我们经历过知识取向的教育、技能取向的教育、素质取向的教育,如今核心素养取向的教育方兴未艾。这一过程正是人类探索教育真谛的过程。人们越来越认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完善和发展,让每一个生命获得幸福、尊严和价值。使“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不至于沦为空话的前提是尊重每个儿童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能动性。

真实的教育是追求真理和真情的教育。追求真理是教育与生俱来的使命,教育一旦与真理发生背离,其尊严将荡然无存。因此,教师理所应当的是真理的探索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确立为师的尊严。过于强调灌输的教育之所以受到质疑,主要是因为它剥夺了人们对真理的探索,从而使教育异化为强制。在教育实践中,对真理的强制往往与对真情的绑架同时发生,虚伪的侵蚀作用让教育的地位岌岌可危。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矛盾日益升级,固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和背景,真情的缺失则是重要的一方面。

教师因教育的存在而存在,教师的尊严亦建构于教育的尊严的基础上。呼唤对教师的尊重,换不来教师的尊严。惟有齐心协力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真实的教育,确立教育的尊严,才能实现教师的尊严。



原创文章 谢绝转载 欢迎分享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