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也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张富群 2019-08-12

陕西省丹凤中学张富群 邮编:726200

        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有一天,当我准备给学生讲自己准备好的数学题时,由于感冒咽喉疼痛,加上不断咳嗽,无法讲课只好将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先讨论,然后举手上黑板板演。一位学生写出的解题思路令我始料不及,比我写在教案上的解法简洁明快得多,当时我感到眼前一亮,表扬了那位同学。这时,另一位同学举手要求继续做这道题。我激动地招手让她上黑板做题,这位同学的解题思路更加让我暗暗称奇,当时竟高兴地为学生鼓起掌来。这次经历对我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老师需要向学生学习。教师的工作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公民的事业,是和具体的、生动的、有生命活力和独特生命体验、充满生机勃勃青春活力的学生打交道。因此,教育教学情境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创新的动态之中,要适应教育创新和发展,教师就要不断独立思考,勤奋学习和实践。教育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超出老师的新见解,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或然现象,也是优秀教师的预期目标。老师通过向学生学习,把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见解作为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从学生的独到解题思路中进行总结性的调整教学实践,使创新思维的火花汇聚成创新意识的河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和对知识的理解会不断获得新的感悟,教师的精神生命会得到成长。

   其次,学校教育生活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肥沃土壤。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老师和学生在校园内一起共同平等追求真理,探索知识的生活。教师不应当是知识的传递者,更不可能是真理的化身,教师是和学生一起平等交流,共同探索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口袋,也不是被动的仅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具有重新内化、组合和创造的性质,学生会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对知识真理做出判断。教师不一定时时处处都正确,教师也会犯错,当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时,老师主动向学生认错,及时表扬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学生的批判精神,是教师优秀人格的体现。

总之,老师向学生学习,与自己具体鲜活的学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不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老师精神生命的发展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