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与未来相遇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做真实的教育
真实是一种信仰

摘要:为什么教?答案很多,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答案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和为了未来的孩子而教。

让孩子与未来相遇

李广生

未来是遥不可及的,甚至难以把握,像个淘气的孩子,总会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跳出我们所想象的和我们向往的圈子。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未来终究会到来——未来的脚步从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惊诧而作半刻的停歇;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们每一个人终将生活在未来,不管我们对未来如何的迷茫、对现实如何的迷恋。

做教师的人,若不能牵手孩子走向未来,无论做了多少工作、付出多少智慧和汗水,都可视为严重的失职。倘若执拗于当下或热衷于过去,因此而捆住了孩子迈向未来的双脚,则无异于犯罪。

我曾经提出一个教学的逻辑,即:为什么教决定教什么,教什么决定怎么教。为什么教?答案很多,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答案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和为了未来的孩子而教。

虽然未来是捉摸不透的,但未来也不是无迹可寻的,紧扣时代的脉搏,我们总会看到一些未来的影子。而当我们把自己的理想、情感和愿景注入这些影子后,它就变成了希望。其实,教育就是一件充满了希望并不断向希望迈进的事情。

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领导者,还是打工者?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老师需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仅仅是要培养打工者——不管是在建筑工地上打工还是在实验室里打工都值得尊重,也都是社会的必需,那我们只要让孩子会画条形统计图就OK了,让孩子熟练的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能够迅速的画出一张漂亮的条形统计图来。可是,如果我们希望这群孩子中有一些能够成为领导者,或是我们不希望具有领导潜质的孩子被扼杀,那就不能只让他们画条形统计图。我们要带领他们发现条形统计图的奥妙,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用途,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读出更多的信息。总之,我们要在看条形统计图上下更大的功夫。

究竟是教孩子画条形统计图还是教孩子看条形统计图,这背后其实是我们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还包括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脑绘制条形统计图只需要动一动鼠标,未来只能是更加的简单。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醒我们,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就未来而言,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远比画条形统计图的技巧重要。

条形统计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如此简单的教学内容里也蕴含着孩子与未来的相遇。如果我们执着于画,追求画的美观、画的准确、画的精致,那么与孩子相遇的未来则是打工一族;如果我们着重于看,立足发现、注重分析、追求创新,那么与孩子相遇的未来则是决策者、领导者。同时,我们还要想一想,未来社会真的需要画条形统计图的人才吗?

由此可见,让孩子与未来相遇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



封面及文中图片均为顺义教研孔建斌老师摄影作品,特此鸣谢。

原创文章 谢绝转载 欢迎分享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