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教材会死吗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没有教材会死吗?
作者:李广生

人们把知识喻为滋养智慧的营养,我认同这一比喻,但并不认同用提纯萃取后的知识,浇灌智慧的做法——就像用营养液培植植物一样。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希望孩子从学校走出去后,拥有的是温室里的智慧之花。掌握很多知识,其能力和素养却与其所拥有的知识形成强烈反差,这便是温室里的智慧,如俗语所言:中看不中用。

所有的知识,即便是形而上的知识,也蕴含于具体的问题和真实的情境中。人们经过不懈的求索、不断的加工,把它们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出来,成为知识,但事情并未到此结束,它必须还要回到生活中去,继续发挥它的作用,才算是完成了知识的使命。生活是知识的母体,离开生活,知识的生命力将会迅速耗尽,而成为死知识。一个人的大脑里,死知识堆积过多的话,真正的智慧便会受到挤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知识,人们会把知识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它独立的存在,但人们很少意识到,这样做实际上把知识置于危险境地。知识脱离生活独立存在的时间过长的话,便有生命危险,便有成为死知识的可能。事实上,很多极富生命力的知识,因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因为脱离生活而成为死知识。那些可爱的、美丽的、灵动的知识,像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被师生联手从水里捞出来,放到试验台上,认真细致的观察、研究,甚至还要解剖,虽然他们可以很自豪的说弄懂了这条鱼,但最终,他们得到的是一条支离破碎的死鱼。

“生命课堂”提出“不要太把知识当回事”,并非不尊重知识,或是如某些专家所言“淡化知识”,而是把知识作为有生命的存在,尊重并致力于实现知识的生命价值。在上文中我提出,太把知识当回事,就容易造成对知识的溺爱,就会把知识从生活中提取出来,小心翼翼的呵护,导致知识因脱离母体而失去生命,变成死知识。这与成人对儿童的溺爱,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生命课堂”提出:让知识回归生活,教给孩子原汁原味的知识。

所谓原汁原味的知识,就是那些蕴含于具体的问题和真实的情境中的、体现在实际生活中的知识。不可否认,世界上确实存在一些人,以发现和创造知识为毕生的追求,对他们的热忱和努力,我们应该报以敬意。他们是否偏爱纯粹的知识呢?事实恰恰相反,他们更喜欢深入到具体问题之中,以发现别人不能轻易发现的知识。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对他们来说,知识既不是学习的起点,也不是学习的终点,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完全来自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就是说,为了知识的学习和为了生活的学习,都需要把知识还原到它的母体之中,都需要学习原汁原味的知识。

课程专家把经过挑选的知识放到教材之中,实际上就把知识从它的母体中剥离出来,这就给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如果教师按照教材的样子把知识教给学生的话,那就意味着孩子学习到的极有可能是死知识。在一节小学数学课上,孩子们认真学习梯形面积公式,在教师的带领下应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相关题目。我参与到一个小组的学习之中,发现孩子们真是聪明,他们很快就能熟练掌握梯形面积公式,比如,在已知面积、高、上底的基础上,迅速计算出下底。于是,我试着问他们一个问题:能给我举一个梯形面积公式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子吗?孩子们茫然的看着我,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孩子说:“生活中梯形比较少。”其他孩子纷纷点头。我再到其他组询问,得到的答案大致如此。如果说这节课孩子学会了知识的话,那他们学会的是不知道用在何处和有何用处的知识。既然如此,如果没有考试,他们还有必要学吗?可是,学习这个知识,只是为了考试吗?

我跟教师探讨,为什么不从梯形面积公式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出发,开始本课的教学呢?这样一来,就把知识的学习融于生活之中,就成为原汁原味的知识。教师的顾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时间问题。从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可能要挤占知识学习的时间;二是学习的重点问题。他认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再联系实际不迟。参与研讨的教师,持这种观点的人为数不少。由此可见,很多人潜意识中认为,知识与生活是分离的,知识是知识,生活是生活,可以先学习知识,学会了再用知识联系生活。殊不知一旦把这种想法带入教学,便立即造成知识与生活的割裂,知识的生命力迅速消失,后面要做的工作,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新焕发知识的生命力,将变得异常困难。扼杀知识的生命力非常容易,只需要将它从生活的母体中抽离出来,而让知识的生命力死而复生,则难上加难。正因为如此,孩子学习完某个知识点后,即使做大量的习题,在题海中几经沉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提高缓慢。

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这是教育界的老生常谈,“用教材”被提倡,“教教材”受批判,似乎已成定论。我倒是觉得,这两种论调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都围绕教材做文章,或是说都立足于教材。二者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关系,没有本质区别。套用一句流行语:没有教材会死呀?我在上面曾经说过,知识一旦进入教材,便可能与生活失去联系,所以“用教材”和“教教材”都可能造成教死知识。最好的办法是用生活教,教给孩子原汁原味的知识,教给孩子基于实际问题、置于真实情境、带有浓浓的生活味道的知识。

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了,专家带领教师还在“用教材”和“教教材”中打转,还在喋喋不休的批评“教教材”,津津乐道的倡导“用教材”,真是让人感到遗憾,就本质而言,这是带领教师围着教材打转,对真实的生活视而不见,导致教育改革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偏、越走越虚,人为地造就一代一代的教材的奴隶——教教材或用教材的奴隶,还有学教材的奴隶。没有教材会死吗?——也许是新生的开始。

行文至此,我想起上个学期给小学生上的一节数学课,这是我第一次给小学生上课。我带着几根从后勤科薛师傅那里借来的,用来锁门的铁链子走进课堂,让孩子们探究铁链长度的计算。哗啦哗啦的铁链声在教室里响来响去,孩子们拿着铁链子,思考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在我看来,这就是原汁原味的知识。

几年前,我启动“顺义区教师研修平台”的时候,曾经一个人和上百个教师辩论:预习到底好不好?反思这场没有胜负也没有任何结论的辩论,我认为它的最大价值在于让我们反思:为什么预习?如果仅仅是为了知识的学习的话,有预习毫无疑问效果好,至少从时间的投入上要比没有预习占优势。可是,我们真的仅仅是让孩子学习教材上的那些知识吗?孩子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结果,再带领他们探究、思考,除了让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之外,还能获得什么?在一节关于圆周率的数学课上,教师让学生通过测量,探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一个孩子未经测量,直接把数据填在表中,我问他为什么,孩子说老师让预习了,不用测量就知道周长和直径是3倍多一点的关系。目前,前置学习、自学任务单、先学后教,在基础教育中大行其道,但几乎都围绕教材展开,不过是提前学习一遍教材而已,简而言之就是提前把死知识装进大脑。这些教学方式的不良后果,将在孩子的后续学习中逐渐显现出来。表面看会学习,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死学。如果非要追时髦搞什么“先学”的话,为什么非要学教材呢,没有教材会死吗?如果没有教材就不学了,或是不会学了,这岂不是学的悲哀!大千世界,广阔生活,那些原汁原味的知识,不是更值得学习吗?如果让我搞“先学”的话,我会很谨慎的触碰教材上的那些知识,让孩子们搜集一些和这些知识有关的真实的材料、具体的事例等。可这样一来,就不叫预习了,也不叫“先学”了。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还是老生常谈,却可以作为“生命课堂”的基本原则。实现知识的生命价值,就是要教给孩子们源于生活又能用于生活的原汁原味的知识。把孩子们带入知识的殿堂,其意义和价值,远不如为孩子插上知识的翅膀,翱翔于生活的天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