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人人都懂的道理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那些人人都懂的道理

作者:李广生

小时候,母亲经常这样教导我:别光盯着贼吃肉,你没看见贼挨打呢。遗憾的是这两件事我都没见过。当年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是鼓励我吃肉,还是提醒我挨打,亦或是警告我不要做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明白了她老人家的心思。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她用那句话告诉我: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坚持就是胜利、勤能补拙、爱拼才会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说的大致都是这个道理。而这些道理基本也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能够认同,但未必能够执行。

这个世界的很多道理都是如此,既不高深,也不玄奥,既不需要深厚的知识背景,也不需要深刻的思维能力,平白如家常话,但正是它们千百年来主导着世界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太阳底下无新事”,对于这一观点,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各有道理,其分歧在于对“事”的定义——是具体的事物还是抽象规律。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发现,是新鲜事吗?当然是,但也不是,因为亿万年来地球上的生物就是这样进化的,早已不新鲜,只不过没被发现而已。军舰大炮、宇宙飞船、人工智能,这些总该是新鲜事了吧,古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但事实上,上天入地的梦想,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

“世界每天都是新的”,人们似乎更喜欢这一观点,因为它给人以希望,而且人类本来就喜新厌旧。“太阳底下无新事”和 “世界每天都是新的”,二者矛盾吗?你可以认为是对立的,也可以认为是统一的,但如果你真的认真思考了,它们才有意义。

对于那些人们都熟知的道理,我们欠下一份思考,真正的、深入的思考,所以也就欠了一份坚守。

人们经常性的采用两套标准,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完全相反的两套标准对待自己。嘴上宣扬一套,心里藏着一套,说一套做一套,对人类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表面上人们赞美勤奋,但实际上人们更加崇拜天赋。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勤奋有时候被认为是技不如人、智不如人的表现,要不怎么会有“笨鸟先飞”这句话呢。夸一个人勤奋是有风险的,搞不好会让对方觉得你弦外有音。但是,夸一个人聪明,一定会让他或她心花怒放,至少不会反感,虽然他们会在口头上推辞并强调勤奋的作用。勤能补拙,仔细体会这个词,你有什么发现?勤与拙是联系在一起的,勤是对拙的弥补;如果不拙的话,也就无所谓勤了。一位教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是不够努力……”你能听出这是批评吗?另一位教师对学生说:“你很勤奋,只是不够聪明……”你能听出这是表扬吗?如果你是那个学生,更喜欢哪位教师的话?明里大张旗鼓的赞美勤奋,暗里偷偷摸摸的鄙视勤奋。这是人类的普遍思维。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虽然他们清楚地知道这绝不可能,但依然趋之若鹜。成为一名奋斗者,在某一领域不懈努力,每个人都能做到,但能坚持的人并不很多。

天才,人们明知不可求而求之,勤奋,人们明知可为而不为。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自以为熟知的东西的无知。

勤奋、努力、坚持、毅力等,人们以为对它们了如指掌,实际上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连小孩子都知道什么是勤奋和努力;“什么是坚持?不就是不断去做,不灰心、不放弃嘛。”他们会不以为然的说。很少有人对这些优秀的品质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家长和教师只是一遍遍的重复它的表面意思,喋喋不休的说教,让孩子耳朵长茧子、心生厌倦。相反,对于天赋、智商等,人们却投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加以研究,梦想解开天才之谜。

勤奋和努力真的那么简单吗,就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吗?坚持不懈就是不断的重复吗,就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日积月累的反复吗?人们只看了表象,却以为掌握了本质。是无知让我们对努力漠视,是迷信让我们对天赋崇拜。

安杰拉.达可沃斯的这本名为《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的书,讲述的就是人们都熟知的道理: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GRIT这个单词,译者安妮把它翻译为“坚毅”,我认为非常贴切。

作者并没有用说教的口气和礼赞的方式为坚毅唱颂歌、为读者灌迷魂汤。她是一名严谨的学者,建立在数量庞大的基于实证的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历时十年完成此书。应该说,这本书本身就是坚毅的最好的证明。

她把坚毅定义为激情和毅力,为这一品格注入了灵魂,从而使它有了温度,避免人们把它误解为苦役。她回答了“坚毅到底是什么”“如何成为一个坚毅的人”“如何让你的孩子更加坚毅”等基本问题。她告诉我们:“不要被天赋误导”“卓越是磨练出来的”“坚毅是可以培养的”,以及坚毅与幸福的关系。她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案例,涉及各个领域,还有实用的量表和具体建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她还为读者留下一个问题:过分坚毅是否有害?

这真是一本好书,值得教师、家长和学生们认真的读一读。如果你不想成为一名只会说空话、讲大道理的教师,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真正爱孩子、负责任的家长,如果你是一名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学生;或是无论你是谁,你想成为人生的赢家,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它让我意识到,对那些人人都懂的道理,也许我们所知甚少。人们之所以不去坚持,不是因为不信,而是因为无知。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