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心的玉兰开了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中心的玉兰开了

作者:李广生

玉兰是中心的一景。中心的玉兰是顺义的一景。虽然现在不是,将来一定是,而且是不远的将来。之所以如此肯定,缘于我的中国景观文化的了解。
自然景观,无论高山还是大河,无论壮美还是秀丽,总不会让中国人专注地欣赏品味,如果没有一点人文元素的话。纯粹的自然之美,很难唤起国人的审美欲望,让人忘情地投入其中。所以,差不多每一处景观,总要附会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个名人的游历。

一块岩石,人们说它是望夫石,一个美丽痴情的女子,在这里等待她的丈夫,化身为石;两棵长在一起的树,人们说它是母子树或情侣树,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一座山,连绵起伏,人们总能把它想象成一种动物,或是一条龙,一座卧佛,而且越看越像。于是这座山便叫龙山或是佛山。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有茂林修竹,有崇山峻岭,有飞瀑流泉,若是没有名人曾到此一游,或是曾在此结庐,便暗淡了几分。实在找不到名人,便编造个神仙在此修行,那个洞就是神仙住过的,叫仙人洞,那个小谭就是神仙踩下的脚印,加神潭;若是和皇帝沾了边,那就太好了,必须要大做文章,标榜皇家身份。这经常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中国的皇帝都喜欢游山玩水,不务正业。

虽有画蛇添足之嫌,但若没有了这些,总让人觉得空落落的,似乎不那么完美。来到一处景区,游客总要问,这里有什么看的。若你告诉他,看山、看水、看郁郁葱葱的林木,他一定会说,这有啥好看的,不就是山、水、树木嘛,哪没有。聪明的导游会这样说:我们去看佛山,山顶卧着一座大佛,大富大贵的人才能看出来;我们去看神龙潭,水底潜着一条巨龙;我们去看李白林,大诗人李白曾在林中舞剑吟诗。于是,游客们兴高采烈地进入景区,津津有味地寻找卧佛、神龙和李白的足迹。
也许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吧,对自然景观的人格化好像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那年在澳大利亚海边,湛蓝的海水,澄净的天空,巉岩竦峙,群鸥低回,美得令人窒息。我指着岸边的一段峭壁,它有几十米高,直上直下,海水拍在崖壁上浪花飞溅,对导游说:这段山崖可以叫做断情崖。女子的男友出海打鱼,遭遇风暴未归。女子每天在这里等待男友,得到男友葬身大海的消息后,毅然决然跳入海中。其实男友并没有死,被人搭救回到家乡,听说女子已经投崖。他悲痛万分,也从这里跳入大海。同行的朋友都夸我编得好,可那个澳大利亚导游一脸懵,他说:非编个故事干嘛,大自然本身不是很美嘛?

玉兰花顺义的很多地方都有,几个公园玉兰的数量都不少,这一两天正逐渐绽放。中心的玉兰有两种,白的和紫色。白如羊脂,温润而细腻。紫如水晶,高雅而明艳。学前教研室下面,一棵白玉兰,已经繁花满枝,一棵紫玉兰,含苞待放,羞涩又张狂地吐露芳华。开的最茂实的是办公楼后教学楼前的两棵大玉兰,都是白玉兰。几十米高的大树,满满都是花,密密匝匝,数也数不清的花瓣,让人震惊、赞叹!站在这两棵花树下,嗅着沁人心脾的花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美的力量是如此惊心动魄。恰好一片肥硕的花瓣随风落下,你的心会跟着一动,产生一种幻觉:是花仙子来招自己的魂魄了吧?好吧,那就跟她去吧。

疫情期间,中心的大院静悄悄的。它们因此而肆无忌惮展现美,没有一点含蓄或忸怩。昨天还是个花苞,今天再一看,整个花心都袒露出来,毛茸茸的花蕊纤毫毕现。迎着你的热烈的目光,对着你的手机,它们在枝头随风摇曳,笑的酣畅淋漓。
中心的玉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实事求是地说我没有发现。但因为它们是中心的玉兰,所以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顺义一景。中心人赋予它们特殊的人文意蕴,它们见证了中心人思考和求索。这里不是生产证书的地方,这里不是包装名师的地方。这里飞扬着教育理想、流淌着教育情怀、孕育着教育智慧……所以这里的玉兰是最美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