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7岁男子倒地心脏骤停,救活他的这个小玩意可能成为2019年的爆款

 夜鹰急救训练营 2021-01-06

当有人突发倒在医院外的场所,心脏骤停,他被救回来的机会是多少?

如果你生活在童话里,你会觉得应该有50%可能;

如果你非常乐观,你会觉得大概20%吧;

残酷的现实却是,

国内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几率连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都是低于2%的。

所以当有人倒在非医院区域,居然能被救回来,真的是好运气!

但好运气并非从天而降的,这位57岁男子在春运返程的杭州火车东站,孤身一人倒在地上,心脏骤停,现场值班急救人员给予心肺复苏急救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除颤,患者最终被救活,送往医院。

看看现场施救的一幕惊心动魄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能否存活下来的关键并非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急救水平的高低,而在于倒地的现场是否有人能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和早期使用AED电击除颤。

长期以来,我们的公共急救建设欠账太多,公众不懂心肺复苏,掐人中和针刺经常成为愚蠢的正能量事件在大媒体上传播,还有一堆急救盲在点赞。真正在关键时刻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人,凤毛麟角。

而作为对付心脏骤停室颤患者的利器,AED也是在近五年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随着AED在国内马拉松赛道上的抢眼表现,更多的非运动性的大型活动保障也开始出现AED身影,而国内公共场所不多的几台AED居然也纷纷发力,在机场、地铁、火车站、校园甚至在道观里挽救了多个心脏骤停者的生命。

新年伊始,1.20第一个国家急救日,央视新闻更是连续三天宣传心肺复苏与AED专题报道,这是前所未有的。

很快,随着更多在公共场所AED参与急救成功案例的出现,AED一定会成为一些行业和公共场所的标配。

有人会心肺复苏+有AED可用,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机会可以达到70%

而不做心肺复苏,没有AED,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几乎是零。

那就意味着,那些不做心肺复苏和AED普及推动的场所和机构,就是在漠视生命甚至是草菅人命。

2018年底夜鹰所在的农工党广州市委会也是分别调研广州120、广州红十字会、上海红十字会、杭州急救中心、深圳迈瑞公司等地,并写了《关于推动广州市公共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该提案还上了两会的界别发言。

在昨日召开的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带着一台AED(体外自动除颤器)走上了“委员通道”。他建议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ED,比如机场、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地铁站点以及体育馆、图书馆、大型购物场所、学校、大型社区等固定配置AED;他还建议,广泛推广AED的科学使用,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而在深圳,更是先行一步,2018年政府出资,由120急救中心负责已经将500台AED配置到地铁站、运动场馆等地,更是有10年内达到每10万人100台AED的配置目标。据我所知,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更是拿到了市政府3000万人民币,专门做公众的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培训,这在中国是也是前所未有的。

2019年,AED这个小玩意,将可能成为爆款,它承载着公众急救技能的普及和构建心脏骤停完整生存链的重任。

要建设一个真正的民生社会,AED可能就是一个最显眼的标志物。

当然,要学习靠谱的急救技能,关注夜鹰号就是新年的最佳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