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为何对李白见死不救,却对杜甫多方接济?成年人的成熟,从来都是理智

 夜读日思 2021-01-06

讲唐诗系列,又来了,世界,一片光明。

暑假,多学点诗词,真的很不错。

今天讲的,高适的一首诗,《塞上听吹笛》。

如今,1300年过去,读高适的诗,

依然能感受到他对边塞诗派的贡献。

笔写边塞,苍茫而不悲凉,

曲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

解千年窠臼,开一代诗风,雄哉,壮哉。

高适的诗歌厚重深沉,古风韵致,

在冰寒之中包含着无穷的热力,

在荒凉之中蕴涵着不竭的活力,

读高适,你会豁然开朗、豪迈雄奇、襟怀坦荡、热血沸腾。

淮南监狱里,诗仙李白蓬头垢面,心如死灰。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他想的不是桥边姑娘,
扶着铁栅栏,他只想唱一首《铁窗泪》。
无意间,听狱卒聊天:你听说了吗?新来的淮南节度使是高适,据说是个诗人。
另一个狱卒:我还会背诵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日轮驻霜戈,月魄悬琱弓。
狱卒:能文能武,牛叉叉喽。
李白听闻,那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精神焕发,他感觉,救星来了。
写了一首诗,让狱卒转交给高适大人。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古人求救都是文绉绉的,翻译过来就是一句话:哥们,拉兄弟一把呗。
李白满怀希望的等啊,等到胡子都白了,
那真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监狱墙壁上画满了一个有一个“正”,
可惜,白等了,这就是李白的名字取得不好吧。
无奈,他被流放到夜郎,留下来这样的诗句: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如果没有遇到大赦天下,估计李白就挂了。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李白认为高适会救他?
因为,他们曾经是朋友,极好的那种。
那是在遥远的公元744年,
那一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按照李白的说法,
是这样一首诗: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实际情况是:被皇帝买断工龄,彻底成为4050人员。

李白先是在洛阳遇到了杜甫,这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相遇,

那时候杜甫刚刚落榜,李白巅峰刚过,吹得牛都是实实在在的牛,

杜甫更被李白的仙气折服,那时候的杜甫确实是迷弟一枚,

两人亲近到什么程度呢:同饮共醉,抵足而眠。

说白了,那是一个被窝的友情。

一次没玩够,约了秋天再聚,地点选在了河南。

这一次,多了一个人,那就是高适。

这一年,李白44岁,出钱,高适41岁,导游,杜甫33岁,捧哏。

三个人,状态也不一样:
李白飘逸旷达的性格,在朋友面前不说人生愁苦,
只求相逢快意,此刻倒是侠骨仙风,神采奕奕了;
杜甫清贫度日,但清癯有神,老成持重;
高适仍是一介布衣,器宇轩昂快人快语。
除了杜甫,其他两人皆已年过不惑,但是那些日子,
他们甚至找回了几分年少轻狂。
三个风姿不凡的诗人,带着些酒意,
走在繁华闹市,颇见侠气。
由此可见,这时候的高适,与李白杜甫不只是酒肉朋友,
他们是灵魂上、精神上、境界上相投的挚友。
那么,为啥高适对李白见死不救呢?
 

分别后的十三年里,高适从46岁走运,步步为营,几乎踩中了所有的好运:参加有道科一举中第,当上封丘尉,也就是县公安局长,积攒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游历河西,遇见哥舒翰,西北军总司令对他极其欣赏,让他当部队秘书,最后成长为参谋长,安史之乱潼关失守,他没有跟随哥舒翰投降,而是一路狂奔追上逃亡四川的皇帝,分析兵败原因,把皇帝、哥舒翰、自己的责任都摘出去了,话里话外把责任推到了监军李大宜身上,皇帝很开心,封他为谏议大夫,正五品。

这只是他仕途腾达的征兆,不久后,他劝谏皇上不要分封几个儿子,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不久后,永王李璘叛乱,高适主动请缨,并宣称“永王必败”,唐玄宗好开心呀,让他当淮南节度使,讨伐李璘,兵不血刃,大军还没到,永王李璘就败了,高适捡漏立了大功,其实就只这份迎难而上的勇气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恰巧,这时候的李白投靠了永王,顺便被捕入狱。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吧。为啥高适不救李白,那是因为,他不能救李白。
李白的罪名是附逆作乱,谁碰谁死,
李白最后没死,那是狗屎运,
但是高适明白,自己能不能踩到狗屎,可不好说。
政治站位,必须立场鲜明,仕途之人谨记,不能因公废私,
更不能因公徇私,超级不能公私不分。
1300年后,对当代人依然适用。

成年人的成熟,从来都是理智的。
因为这份成熟,高适才成为唐朝诗人中的翘楚,不是因为诗,而是因为他彻悟了:诗人只是副业、爱好,事业才是第一位的。
高适,没有愤青文青的优柔寡断书生气,没有自诩才子的清高脱俗,他永远不是诗人出身的军人,而是军人出身的诗人。



高适对杜甫,就好多了。
话说,杜甫的一生太惨了,多次落榜,客居长安,
不做河西尉,而去管理仓库,收入微薄,
连儿子都饿死了。
安史之乱后,好不容易得到了左拾遗的官,
替人求情,被唐肃宗嫌弃。
看到这里,你就知道高适比杜甫高了几个段位了吧。
好在,杜甫选择流浪的地方选的好,他去了四川,
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哦哦哦哦。


为啥幸运,因为这时候,高适恰好到四川,
做彭州刺史,离成都不远。
会做人的高适,经常给杜甫送米面粮油,好吃的,好喝的,
顺便还给一些零钱,帮助杜甫修草堂,
杜甫写了很多诗,记录这段雪中送炭的友谊。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为何高适对杜甫这么好呢?
浅层次的原因,杜甫是个好哥们,落难了,就要帮助。
深层次的原因,杜甫没有政治站位问题,没有利益冲突。

 
高适,为啥成为诗人中得善终的典范,成为仕途中最牛的那一位呢。
浅层次的原因,高适运气好,大器晚成。
深层次的原因,审时度势,冷静谨慎。
更深层次原因,因为他当过兵,打过仗,经历过真刀实枪的淬炼。
乔帮主告诉你,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毕业,就让他到部队历练吧。
提到此处,就不得不说高适的边塞诗了。
与诗仙诗圣交往甚密的高适,在诗歌届也不是盖的,
单单是边塞诗这一块,那是拿捏的死死的。
作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他与著名诗人岑参并称为“高岑”,
此外,还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如果你到过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就明白了,
这个祠,就是专门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的。
职业生涯,在部队方面当过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
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呀,
退休前夕,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
相当于中央政法委副书记、中纪委常委、直辖市书记。
他写的边塞诗,最喜欢其中的一首《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读日思创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