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苏记】广东鹤山坡亭:涨潮泊舟(上)

 真友书屋 2021-01-06

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坡山村有一座坡亭,此亭是否与东坡有关呢?清雍正朝邑乡庠生冯世仁在《游坡亭记》中回答了这个问题:“黄云之野,石瀑之冈,有坡亭焉。或曰:亭筑山坡也,故名。或曰:坡公谪岭表时游此所筑,因自名之。及详考地志,始知坡公当年谪官儋州,舟经岩下,维缆者数日。既去,后人思之而筑斯亭,故名曰坡亭。”

坡山村村委会

那时也有人说因为山坡上有一座小亭,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坡亭,但也有人说坡亭一名的来由,缘于苏东坡贬到广东时游览到此地时所建。冯世仁经过查证史料,得知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坡亭一名本自东坡被贬到儋州,他所乘之舟路过鹤山此地,于此停留数日而后离去,当地人思念他,于是筑此亭,并将其称为坡亭。

坡山市场

这种说法可以以清嘉庆重修本《大清一统志》中的记载为证:“坡亭在鹤山县东北石瀑山麓。宋绍圣中,苏轼谪官过此,值江涨,留数日。居民慕之,筑亭于上,遗址尚存。”

东坡从惠州贬往儋州,他前往儋州的路上乘船到达了鹤山,正赶上西江涨潮,于是他在一个叫石螺冈的地方停舟数日,等到潮落后继续前行。当地的百姓听闻到此事后,等东坡离去后,他们在其停留处建起了一座小亭,这就是坡亭。因为当地人对东坡的喜爱,甚至把附近的村子也改名为坡山。

规划图中没有找到坡亭

但是清吴应逵在其纂修的《鹤山县志》中说:“坡公至新会事,于公集无所考据。”这是因为《东坡诗集》《东坡七集》中都没有记载从广州到吴梧州这一段历程的诗作,以至于有人怀疑东坡是否真的来过鹤山。徐晓星所著《昆山鹤影》有《坡亭史迹考索》一篇,他在此文中也谈到了这个疑惑,为此,作者在1982年向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徐俊鸣请教,徐先生回信说:

唐宋时,由广州去海南,一般是溯西江至广西梧州,继续沿浔江上至藤州,转入北流江南行,步过一段陆道,在北流县经过桂门关(俗称鬼门关),转入南流江可达廉州(今合浦),经雷州半岛渡海。唐朝宰相李德裕初贬潮州,后转崖州,就是经这条路线走的,因为他留有“崖州何处是?生度鬼门关”的诗句为证 。据《唐书·地理志》记载,容州北流县南,有两石相对,俗称鬼门关,迁谪至此者,罕得生还……东坡的南行,按理也应走这条路。

坡山村街景

看来这个怀疑的起因,乃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唐宋时期的交通路线,为此,徐晓星翻阅了苏轼诗文集,从中找到一篇诗题《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东坡《和陶止酒》的诗前小引也称:“丁丑岁,予谪海南,子由亦贬雷州。五月十一日相遇于藤,同行至雷.六月十一日相别渡海。余时病痔呻吟,子由亦终夕不寐,因诵渊明诗劝予止酒。乃和原韵,因以赠别,庶几真止矣。”

为此,徐晓星勾勒出了苏轼南行路线:惠州—广州—梧州—藤州—雷州—儋州。这条路线确实要过鹤山,由此而证明了鹤山的坡亭并非附会之作。

望江亭

已知关于坡亭的最早记载,乃是明末坡山人易奇际所作《重修坡亭记》,此文起手称:“乡名坡亭,景贤也。宋苏文忠公南迁过此,留连不能去。居人为筑亭于石螺山上,迨今五百余年。草柔如茵,不秽不棘。甚矣,贤人君子如此其重也!在朝朝重,在野野重。前此不有吾乡耶?乃今以坡公特闻。当公以惊鳞铩羽之余,身若辞枝之叶,未识漂泊何所,乃信宿之地而人遂以为坡亭也。”

极目远眺

易奇际明确地称,其乡名坡亭,乃是对东坡的景仰。然东坡去后五百余年,坡亭周围的环境依然整治的很好,可见当地人对东坡是何等之敬重。易奇际感慨说,东坡在朝受到皇帝重视,在野受到民众重视。作为一个小乡村,以往少有人知此地,就是因为东坡在此停舟,而使天下人知道鹤山有坡亭一地。

看到一处房屋

此文收于徐晓星选注的《鹤山古文选注》一书中,徐在此文的题解中说:“坡亭建于宋代,是鹤山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古迹。”同时,他在注释中谈到了易奇际在文中所说的“信宿”是住了两夜之意,徐晓星认为这是虚数:“概言其留驻时间短暂。”同时注出此语本自《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天后古庙

苏轼在鹤山停留了几天,未见确切记载,有的文献说两天,有的说几天,还有的说是几旬。无论多长时间,都说明东坡确实在此停过舟。

易奇际在《重修坡亭记》中谈到了皇帝对东坡的喜爱:“公以少年上第,仁宗读其制策,喜为子孙得贤宰相;爱其文,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撤御前金莲、龙茶、银合,一时二圣慰藉甚厚。顾犹使海滨炎徼之外有帆影履迹,人耶?天耶?虽然,公之文章事业,节义流风,辉映千秋,兴起百代,则洋溢中外,无有欠余矣!孝宗之赞曰:气高天下,乃克为之。凡是数者,道公之浩然者也。”

庙前空地

其实除了皇帝之外,社会人士更爱东坡,这也就是易奇际重修坡亭的原因所在:“今之闻风亲炙,亦皆公之浩然而长存者也。况吾辈生长是乡,任其遗址湮没,地老天荒,无以处坡亭也,无以处名吾乡也。今幸鸠工既毕,杯酒落成,乃书此而泐诸石。”

多年之后,坡亭破败了,冯世仁在《游坡亭记》中写道:“是亭也,后人之所以怀古人者将于是乎寄也,乃余游焉,而亭则圮矣!岩径萧条,惟远挹樵峰明霞,披昆山爽气,平看江濑,坐对风帆沙鸟而已。因徘徊叹息而去。夫灵洲、罗浮、白鹤峰诸境,坡公所至,其迹尚多存者,此亭独可少乎?”

凝神的老者

大约是雍正、乾隆间,冯世仁前去看坡亭,该亭已经倒塌了,他徘徊在废墟内再三叹息而去。冯世仁想到广东有多地都有东坡遗迹,并且那些遗迹保护得都很好,为什么只有此亭遭此命运呢?幸运的是,鹤山当地来了一位姓顾的新父母官,此人在公余之暇游览到了坡亭遗址,于是他派人清理荒草,在原址上重新建起了坡亭。冯世仁看到了该亭之成,大为高兴,于是写了这篇《游坡亭记》。他在文中感慨说:“使非顾侯重取而新之,谁知海上青峰昔曾来看山佳士汴水孤臣也,又谁知昔日之筑亭以思其去,人去而亭不留,将亭以坡名,既忘其何以名,并忘其有亭也,可不惜哉!”

西江

如果不是顾领导重新修复此亭,谁能知道东坡曾经光临此处。正因为有这个小亭子在,才有了当地人可于此寄托对东坡的思念之情。

关于坡亭后来的状况,高鹤县志编修委员会所编《高鹤县志》中称:

坡亭在古劳公社坡山村石螺岗。宋代名人苏宗坡被贬儋州时路过这里,曾逗留了好几天,当地人景仰他的名气,建亭留念。明末重修,这以后在一七一零年(清康熙四十九年),一九零零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各重修一次,一九三五年辟为东坡公园。坡亭前临西江,后枕螺山,奔涛挈岸,林木清幽,岩石盘踞,水色山光,辉映上下,风景优美,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历代诗人曾写下了许多诗篇,赞美它的美丽。

水仙亭

可见这里曾经改建为东坡公园,《县志》中还记载附近有个东坡里,其名称来由为:“东坡里在坡亭南面,传说苏东坡曾在这里摘荔枝,觉得很美味,吃后以指甲掐其核,因此后来所生荔枝有指甲痕;又离亭数十步是‘坡公泊舟处’,也传说任这里停泊船艇,可以避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