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都侗文化村——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qytys998 2021-01-06

皇都侗文化村,面积不大,但极具代表性,因而很早就成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侗族风貌,更有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侗族民俗文化,从其中每天两场的表演中,你可以享受到侗族民俗文化的淳朴而质厚,因而享有“侗戏之乡”的美誉。

我们到达皇都时,发现这里的游客服务中心离村子还有一段路程,可以自驾进村,但收费不低:4小时之内20元。

皇都侗文化村游客服务中心

景区第一印象

景区内停车场一角

村子很紧凑,一条小溪串起寨子两边的吊脚木楼,木楼屋顶,全是白檐黑瓦翘角的侗族风格。

我们沿小溪向村里一路游来,停车场对面就是一池荷花,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却并未感觉到蜻蜓立上头的诗的意境,荷花池的对面,就是一座座背靠青山的木楼,荷花池的一侧,最显眼的就是鼓楼了,它既是村里最高的建筑,又处于村里的中心位置,足见其在侗族人心中的份量了,风雨桥侗族苗族都有,而鼓楼却只有侗族独有。鼓楼前的小溪里,还有两个巨大的轱辘在不紧不慢、吱吱哑哑的旋转着。而小溪边的古老重檐的盘寨寨门,便是皇都历史的最佳看点:独立式歇山顶双坡屋面,两尊小狮,雄居檐中,檐顶正中,两额横匾、字迹遒劲,“仁里可风”、“闾门迹观”,施小青瓦,其间斗拱出跳,巧设凹入式入口,两侧书有长联,寓意内里和睦安康,向外接福迎宾。

皇都莲池里的莲花正含苞欲放

莲池全景 

皇都最高建筑鼓楼

莲池后的高档宾馆也是侗族特色

鼓楼的一侧是一条小溪,溪上有桥,构成一幅绝美的侗乡美景

鼓楼内游客们在休息

鼓楼内结构

鼓楼内结构

最具特色的皇都寨门

风雨桥入口既有匾额,又有对联,文化氛围浓郁

鼓楼过去,有一个宽阔的广场,本来是用于表演侗族民俗歌舞的地方,但限于条件,已搬至室内表演了。再往前走,小溪上架起了一座简朴的风雨桥,“彩影凌空”的横匾正高悬桥头,桥头旁边有一个斗鸡场,很可惜目前没有斗鸡表演,继续前进,小溪的上方出现了一座独拱桥,而桥上的三重檐顶,孤傲地立于桥上,更具风情。

皇都广场

皇都客栈

皇都风雨桥

既象鼓楼,又似风雨桥的建筑

皇都斗鸡场宣传画

皇都斗鸡场

游完小溪,我们再迂回穿巷、遇见颇具规模、名气不小的欧氏祠堂,然后徒步攀爬,登顶风也亭,纵览皇都全景,感觉皇都的确是个好地方,风光美丽、民风浓郁,可惜古夜郎国王食言,未能在此建都,使“皇都”真的只是成了美丽的传说。

侗文化的代表之一欧氏祠堂

欧氏祠堂内景

皇都侗寨的最高处建筑:风也亭

风也亭

站在风也亭上俯视皇都全景,美不胜收

登山回到村寨,离表演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去侗锦博物馆去看看,还没上登二楼,就听到织机传来声声响。只见一侗族妇女坐在织机前,双手拿着织梭,操作如行云流水把我们都看呆了,据说,侗锦制作技艺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然后再到停车场旁边的农耕体验园去游游,路经一文化长廊——侗语学习长廊,每隔一两步,廊下石板上就刻有侗语与汉语的词语对译,比如:侗语“也道籁”就是汉语的“客人好”的意思。

皇都文化精华之一:侗锦博物馆

侗语学习长廊:石板路上,刻有侗语与汉语互译

汉语“客人好”,侗语这么说:“也道籁”

农耕体验园

农耕体验园之一

农耕体验园之二

农耕体验园之三

农耕体验园之四

农耕体验园之五

皇都美景一瞥

终于等到表演开始,我们在一个宽敞而又黑暗的室内大厅看表演的,这大厅从外表看稀松平常,但内里现代化音响设备齐全,表演十分精彩,特色浓郁、情调激扬,讲款、哆耶、舞芦笙、唱侗戏,轮番登场,据说,侗族大歌震撼海内外,名扬世界呢。一百元的门票还能看这免费的精彩大戏,非常值得。

皇都侗族文化独特而完整:侗族建筑工艺精湛,侗族服饰精美绝伦;侗族饮食别具风味。合拢宴不分远近,不论亲疏,不限人数共聚一席。赶山,狩猎见者有份的生产习俗,穿不离银、食不离酸的生活习惯,三年上五年下、不落夫家的婚嫁习俗,侗家人特别热情好客,给客人喝上一杯“拦门酒”,吃上一顿“合龙饭”是他们表示欢迎和友谊的传统习俗。侗族民俗千奇百样,古朴纯雅。

夜幕降临,鼓楼里铿锵的琵琶,寨巷里悠悠的侗笛,吊脚楼里动听的侗族歌声,重阳楼里引人入胜的故事,构成一幅侗族文化的生动画面,令人陶醉,使人流连忘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