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稳住「二师兄」

 昵称73257982 2021-01-06
文丨乌里单刀
自今年6月起,猪价持续上涨,一天一个价,目前全国均价(生猪收购价)逼近14元/斤,多地猪肉零售价接近甚至超过了30元/斤。
「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不禁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民以食为天。保障猪肉的充足供应是关系民生的大事。那么如何才能稳定价格,让老百姓吃上平价猪肉呢?
第一种办法是价格管制,限定最高价,就像在房地产市场做的那样。
这种做法简单粗暴,却完全无视经济学原理,当然无法达到目的。
因为逐利是人的天性,就算以法律约束人的行动自由,人的意志仍是自由的。
人们会寻求规避、打破这些人为强迫的约束,使法律形同虚设。
对新房设定了最高价格,结果你必须以两三倍的价格买了停车位或装修才能买得到房子,关键是装修款还不能贷款!一番折腾下来,房价没降不算,买房的难度反而增加了。
同理,假如出台法律限制猪肉的最高价格,保不准你得以两三倍价格买了几斤青菜之后,肉贩子才会把猪肉卖给你。
如果你咬牙切齿地骂「奸商」,非得和人性较劲,严打、严惩「奸商」。
呵呵,最后「奸商」不干了,这肉啊我不卖了。
结果是没人卖猪肉也没人养猪,或者转入黑市,不管怎样,最终一定是供给更少,价格更高。
很明显,第一个办法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会适得其反。
第二种办法是通过直接补贴猪肉零售商,设置平价猪肉销售点。
表面上看,市民确实能买到平价猪肉。不过假如要深究补贴的钱从哪来,所谓的平价猪肉恐怕名不副实。
而且平价猪肉销售点必定是数量有限的,并非所有城市、所有市民都能享受这一福利,更不必说广大的农村地区。
这平价猪肉注定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福(te)利(qian)。
第三种办法是增加猪肉供给。
根据供求定律,其它条件不变,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一向把行动人当作建筑材料的社会工程师不禁心中窃喜,科学万岁!既然科学证明增加供给可以下降低价格,那就鼓励增加猪肉供给吧。
增加猪肉供给有两个办法,一是进口,二是增加生猪养殖。
不过,进口这办法目前似乎不好使。那就鼓励多养猪吧。怎么鼓励?补贴。
于是,补贴吸引了新的生产者进入养猪业,原有的养殖户也积极补栏、扩栏,增加养殖量。最后,生猪供给的确增加了,价格也慢慢回落到之前的水平。
有人会欢呼,哇塞,补贴政策效果显著,目的达到了。
但问题是,补贴养殖户的钱从哪儿来?
这些补贴养殖户的钱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其他人身上割下来的。
对于其他人来说,看上去好像买到了低价猪肉,但事实上已经预先支付了一笔钱给养殖户,这样的「低价猪肉」未免名不副实。
实际上,任何补贴政策都是转移支付,是「拿」一部分人的财产送给另一部分人。
而且,现实往往是离权力越近的人得到的补贴越多。
补贴生产的另一弊病是使低效率的生产者免于市场的淘汰,大大削弱了他们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动机,实际上维护了高价格。
因为假如没有补贴,养殖户只有拼命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而这样的竞争是可以降低价格的。
补贴也是对市场的干预,会造成周期性的价格波动。
养猪业内人士都知道著名的「猪周期」: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循环往复。
正像《人的行动》第二十章《利息、信用扩张及商业周期》末尾说的:……所谓「谷物-猪之循环」(Corn-hog cycle)之类的事情,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但是这种循环的原因,乃在于「市场对那些低效率而笨拙的企业家们的惩罚,并不涉及大部分农民」这个事实。
事实上,在高价格和补贴的双重鼓励下,原有的养猪企业和猪农会增加养殖数量,外行也会进入养猪业,使生猪供给迅速增加。等到生猪供大于求时,猪价下跌,养猪企业和猪农不会轻易退出养猪业,而是希望支撑到猪价上涨的那一天。
为了支撑下去,部分养猪企业和猪农会减少养殖数量以避免更大的亏损,而资金不足的那部分效率低下的边际生产者会被淘汰出局。于是生猪供给减少,猪价上涨。
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循环性的价格波动。
因此,如果没有补贴,让养猪企业和猪农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去投资,他们的行动会更谨慎,不会贸然扩大生产,那么生猪养殖数量只会慢慢的增加或减少,不会形成周期性的波动。
把猪周期的原因归于农民盲目的跟风养殖,不是无知就是为了甩锅。
价格管制行不通,鼓励生产又不对,照这么说什么也不能做了?
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如果之前已经存在限制生猪养殖的法律、政策,那么就得先取消这些阻碍生产的法律和政策。这样才能使市场的鼓励生产的利润机制发挥作用。
否则,若生产受到限制乃至禁止,比如「养鸭子不能超过三只」,没有市场,只有计划,利润机制也没有用武之地。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家-企业家的行动受到价格信号的指引。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导致的高价格意味着高利润,必将吸引着养猪企业和猪农去扩大生产,关键是不需要人们额外掏钱补贴去鼓励他们啊,亲。最后增加了生猪供给,降低了肉价,此时的猪肉才是名符其实的平价猪肉。
但是,令人郁闷的现实是,「稳定猪价」的前三种做法常常能够得到多数人的拥护。
哪怕是逻辑错误的政策做法,在群众眼里也是好经被瞎和尚念歪了。
最后一种「什么都不需要做」或「取消错误法律和政策」的做法,哪怕是正确的,也很难得到人们的理解。
这背后,归根结底还是各种错误的经济学理论的泛滥。
2019年09月06日
上一篇:举起奥卡姆的剃刀,砍向知识产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