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的健康标准不是没病

 八一六战士 2021-01-06

老人的健康标准不是没病

                    (摘录)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 

                     姜姗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提出,衡量老年人健康的标准不是疾病,而是功能。

       除了预防和治疗相关的疾病及问题,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地维持和恢复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老年人应该把对功能的维护作为追求健康的标准,而不是一味追求没病,那不现实。 要延缓功能下降的速度,也就是说,越晚进入“失能”阶段越好。

       如何进行成功老龄化的自我评估呢?  看看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否正常,有六项内容参考:洗澡、穿衣、梳洗、如厕、吃饭、行走。如果都能轻松完成,说明基本生活能力是正常的;如有1~2项不能完成,即为轻度失能; 3~4项不能完成,即为中度失能; 5~6项不能完成,则为重度失能。

       工具生活能力可以评估老人是否能独立生活,包括八项内容: 是否能接打电话,去超市买东西,做简单的饭菜,洗衣服,做简单的家务,乘坐公交,自己买药、服药,管理自己的财产,如果这八项都能完成,说明你的身体状况非常棒。

       老年人出现慢病是正常的,学会与慢病共存,控制慢病,而不是寄希望于慢病能逆转、治愈、消失。 成功老龄化就是内在身心功能正常。

       身心功能就是老人的内在能力,如何维护呢?主要通过以下五项:  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慢病管理、心理健康、避免失智。

       如果我们把对疾病的关注多分一点给膳食、运动、心理、社交等,也许我们会老得更慢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