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诗语

 江一写作课 2021-01-06

少年诗语

——格律诗词写作内容略谈

/江一

诗崇李唐,词尙赵宋。唐诗、宋词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符号,这是从宏观角度说的,而具体来说,它们是我们可以学习写作的文学形式。唐诗、宋词,虽然两者名字不同,要求也不同,但它们却是一脉相承的,都有自己的格式,都要表现生活与人生。唐诗在前,宋词在后,词的内在旨趣和外在形式多少要脱胎于诗,因此,本文名为少年诗语。

格律诗词是按照格律诗的格律要求和词谱对格律词的内在规定性来写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明确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既然是文学作品,那么对内容的内在要求很高,无非是表情达意,感发生命,否则格律诗词就失去了生命,成为文字游戏。加之格律的外在格式上的要求,所以很多人感觉很难。其实,格律诗词的难点不在于其内容,因为内容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情感与志向,这些谁心里都有。难点在于其外在的格式比较复杂,比如字节、韵律、平仄等。不过,我们不必觉得这些外在的要求很神秘,其实这还是从诵读、歌唱的实用性的角度说的,比如我们在现代诗时,要想既押韵又好听,就要考虑韵脚的声调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韵脚连在一起,念起来就好听。所以,这些格式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并不是死板的规定。

诗词所表现的内容应该是人间情,人间景,人间事,人间理,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同学情,师生情、同事情等,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环境,星月虫鱼,小桥流水,青山江河,碧海长空等,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纷繁复杂的道理。这些都是诗词应该且可以表现的内容。

然而,问题的难点是如何表达,或者说表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做到文中有我、世界即可,就是说要让自己的诗词与自我情感保持统一,让自己的诗词与真实世界保持统一。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体会、表现一些细节,去思考、辨明、阐述一些关系,比如外在的景物、人物的动作,比如景物与景物、景物与作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惟其如此,诗文中才会有世界的存在,才会有自我的存在。而要做到这些,除了体会生活、锤炼情感外,我在实践中发现一种办法,那就是我们可以尝试去翻译一些名家的古诗词,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会体会到作品中如何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我们会发现作品中的意象是如何关联的,这对我们的写作是很有启示意义的。下面,我举出几个例子。

孤雁两首

孤雁(其一)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杜诗译文——其画面我描摹为:

纵遇谷黍,纵见甘泉,却不能食,却不可饮,因为我不愿停下那双翅拨动的和弦,我是一只孤雁。碧空中流溢着我的奋鸣,这奋鸣追赶着伙伴的方向,承载着我热烈的情感。在悠远开阔的天幕中,唯有浮云与我缓缓作别,这种孤单飘零之状,又有谁人相怜?也许在人家眼中,我也不过是一丝野云罢了

历千山,度万水,为的是那朝思暮想的亲朋,念的是那温情软语的家园,谁想见却是如此的艰难!此刻,自己似乎已达到生命的极限,因而直觉得似真似幻:我望啊,望啊,望尽天际,仿佛那昔日的亲朋近在眼前;我唤啊,唤啊,声声相携,似乎那昨夕侣伴之鸣如在耳畔

一路行来,万念盈心,思亲之切,叹己之孤。然而,此等感念,野鸭们却全然不懂,他们纷纷然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孤雁(其二)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崔诗译文——其画面我描摹为:

寒意漫侵,叶落蓬飞,历年暂居北国的雁们正要南归,看哪,那队形时“一”时“人”的鸿雁,渐渐别尽了碧空的冷云,而那冷云也无意瞩望这远去的行(hang)雁。而此时,你,一只孤雁,独自远行要到哪里去呢?

一日,暮色缓缓地吻遍了大地,秋雨冷冷,偶然间做了夜幕的伴娘,于这种“纷嚷喜庆”的境遇中,你与亲朋恰逢了那久违的“离散”。你,在凉秋中独行,不愿停息片刻,缘于下方的荷塘已注满了寒意,但更缘于至今未见离散的侣伴,你心中已沉潜不尽的迟疑并惊惧

水中小洲,你的头稍儿云蒸雾霭,因而却无法晓得我,已在你的上方度过;边关皓月,你的光辉,冷淡孤飘,因而却不忍见我独行孤飞,便时刻咫尺相随

孤雁啊!纵然你一路风顺,未曾遭暗箭殒命,云间形单影只,也足令人心生疑惧与伤感!

上面就是当时我所写的,因为有一种说法即古诗文不可以翻译,一翻译便兴味索然,对此,我是不太赞同的,所以我便分别作出了杜甫和崔涂的同名诗《孤雁》的现代文翻译以此看观察两诗意境的高下,现在来看,还是可以的。这样来讲,古诗何尝不可翻译呢,而且对古诗,尝试性的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并采用艺术手法进行翻译应当是一种文字训练好办法,同时也是检验翻译者文字功力的好途径,可以想见,文字功力差者怎么会翻译出美呢?不过从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的《孤雁》更高一筹,在于它将我与诗结合的更加紧密。

登高(诗歌版)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散文版)

江一

无情的秋风吹向高远的碧空,无情的秋风也吹向此刻的我。我站在江边,残破的衣带在风中飘飞,荡除多日来沾染的微尘。对岸的青山之巅,不知为何,一只孤猿在怒啸着,或是悲鸣者,以我此时的听力,似乎辨别不太清楚。极目凝视,一片水泽却望不到边际,在秋日静寂、山高水低的时节,这水泽,不知是清浅,还是清澈,有意趣的是有几只(一只或几只)白鹭在来回翻飞着。我把视力艰难的收回,缓缓的转动肩膀,刚刚侧过一半的身子,我看到满目的落叶萧萧而下,透出倦怠归家的静默气息,而那江水,那涛涛的江水,也逆着我的目光,奔腾而来。此时,我努力而徒劳的思考自己将去往哪里。

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时间中,我的爱人在哪里?我的亲人在哪里?我的友人在哪里?知道一些,不知道一些,终究还是不知道的多一些,或许他们正在家乡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或许,他们正像我一样独自一人漂泊他乡,像我一样一个人病苦在外,像我一样一个人登台望乡。但无论是什么,这一番秋味,我们在共同的品尝着。生活不相信眼泪,艰辛中的艰辛,苦恨中的苦恨,我已经饱尝了又饱尝。我那日渐繁多的白发呀,你可知道我的愁情?我倒想一醉方休,忘掉愁情,奈何潦倒落魄,不得不戒酒饮恨。

环抱天地

情景交融,是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表现什么呢?情感。那么,对于这样的诗歌,如何才能创设情境呢?我用这样一个词语来概括:怀抱天地。

这里的天地,其实就是自然和社会。可是,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体会到身边的自然。即使自己在自然中,可是孩子甚至我们成人,却感知不到自然。事实上,越是对自然感受真切的人,越是内心强大的人。与景有三种关系:第一种是景在我外,我来看景;第二种是我在景外,景来看我;第三种是我中有景,景中有我。那么,第一种则是借景抒情,第二种是触景生情,第三种是情景交融。

人有两种思维,一种是相同的思维,另外一种是相异的思维。相同的思维让我们产生表达自己或外界的手段和方法,相异的思维让我们产生表达自己或外界的冲动和灵感。所以,我们看到月亮和气球时,他们的相似性产生了比喻,我们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自己却不能,所以我们想象自己也能飞越空间,所以产生了玄幻和武侠。这是我们人类思维所决定的。看到外界的事物,我们会不自觉把他们挪移到自己身上,并想象这样的结果会如何,所以自然或社会中的物象则就带有我们的特征了。当我们想要用最高的标准——艺术的标准来表现一个事物时,这种对外界和自我的认知就显得特别重要。

然而,仅仅有这种认知还不足于让我们艺术的表达外界,还有一个很困难的问题,那就是语言。事实上,我告诉孩子们,天上落下的雨代指诗人内心的愁绪。这时,他们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当看到天空阴沉,细雨飘落的时候,他们也有惆怅的时候。可是他们不会自觉、自发的去这样认知,而只能在老师的提示下给予认同。所以,这时就要加入一个工具,那就是语言,我的思考是在诗歌领域中,我们必须提高语言的标准,用最高的标准来表现诗歌的情境。这种要求要避免做无味的文字游戏。用经典的语言重现诗歌。有了这个底牌,那么上面所做的一切常规就有了很好的落脚点。

《春江花月夜》(诗歌版)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散文版)

江一

春天,江水勃发,一路向东,与海上的潮水连在一起,极目远望,那一轮明月似乎与潮水共同在海天之间生长起来。

清凉的月华与碧波交融在一起,飘荡、招摇至千万里,这不禁让人感慨:何处的春江没有明月的陪伴呢?

看脚下,婉转曲折的春江静静地缓步向前,环绕在她脚踪之下的是郊野中盛开、嫩绿的花草;望苍穹,清辉似晶莹的雪珠一般洒落在绚丽的鲜花和新生的枝桠上。

无知无觉,温润的月色携手轻盈的霜露渐渐飘飞、着落,而月色何止如此,她又与小洲上的白沙为伴,远远望去,不知何处是沙,何处是月。

顺流而望,水天一色,纤尘不染;举杯翘首,皎皎孤月,寂寂当空。这月,是在深深思念,还是在苦苦守候?

美酒助兴,思接千载。试问在这春江之畔呀,何人于何日最初得见这皓月?试问这春夜之江月呀,芳君于何年最初得见何人呢?

思量人生,世世代代无穷无尽;目视江月,年年岁岁无改无变。

人与月,自古相识,只是不知这春江之月在等待何人?但见这悠悠长江迎送着这四季的水流。

在这代代相续的宇宙中,月究竟给人间带来了什么?是离愁,是相思?还是······只见月辉之下,青枫浦上,那翩翩游子,如一片悠悠的白云,乘一叶扁舟,渐行渐远。而留下的只是一位佳人,只是一位不堪经受相思愁情的佳人。

月色,无情的月色,你清冷了谁家离家飘摇的扁舟子?你怀抱了何处溢满相思的明月楼?

可叹,可叹的月色,你怎能忍心在空荡的楼上悠悠徘徊?你,岂不知这只会加增那莫名的愁情?可恶,可恶的月色,你觉得什么是应当之事?难道是在楼外徘徊之后进而将丝丝缕缕的愁思洒落在佳人的妆镜台上?

佳人感觉清辉是在撩起无边的愁思,放下门户的珠玉帘,可仍然无法回避她肆意的揪扯。罢了,且不去管它,将目光转向户外吧。可是,就在刚刚为游子捣衣的砧石上,那调皮的月辉被拂去后,却依然再来。

无从回避愁思的佳人,此时只得于清寂的月色中遥遥相望,却又无从通达音信。于是,佳人又歆羡这月色的轻盈与自由,许愿追逐淡淡的、着落于游子之上的月华,陪伴在游子的身旁。

但这愿望又何从实现?不如寄托鸿雁和鱼龙带去家人的问候。叹只叹,鸿雁向远处飞去,却怎么也无法飞离月色的笼罩,鱼龙每每从清波中跃起,带给游子的只是泛着月色的波纹。

游子昨夜入梦,只见朵朵落花飘散在清辉闲游的深潭之中,良人今日感怀:春光迟迟,已近过半,可自己仍不得衣锦还乡。

江水日日流,春色夜夜去。水悠悠,春欲尽。落入江潭的月影浮动,转身远望,当空的明月已是西斜。

西斜的明月,在深夜的冷寂中显得越发沉重,渐渐,渐渐,隐藏在海上生起的浓雾之中。看来,愁思只能由自己轻酌细品,怪不得清冷的月色,求不得远飞的鸿雁和腾跃的鱼龙。游子,佳人,一个天涯,一个海角,依然相隔无限路。

难道,这就是世间普遍的生存状况,还是只是我一个人的寂寞?问苍天,今夜皓月当空,天下又有几人能乘月还乡?最终寂寂无闻,依然还是依然,两厢的相思愁绪摇曳飘荡,随着这冷寂的清辉洒满江畔的株株春树。

因此,格律诗词的内容不能仅仅是一个概念,也不能泛泛而谈就算了,而是要从自己的生活、生命、心灵出发,细细打磨好每一个细节,或情,或景,或事,或理。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