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榷文三辑(煜玮、英泽、谷丰)

 江一写作课 2021-01-06

榷文三辑(煜玮、英泽、谷丰)

自然、社会、家庭分别是今天《榷文》所推荐文章所表现的主题。即煜玮的《等待芬芳》、英泽的《一百位顾客的奖励》和谷丰的《家书》,这三篇文章的选材正好是是自然、社会和家庭。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心灵的刻画、对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热爱。读起这几篇文章,我们或许欢悦,我们或许悲伤,我们或许轻松,我们或许沉重,但这就是生命与生活本身,我们要接受它们,接受文字中的生活,善待生活中的生命。

榷文(第四十一辑)

等待芬芳

/张煜玮

    窗台上,那盆茉莉花还是无精打采地立在那里。

“还是拿走吧,它活不过秋天的。”看我盯着它出神,妈妈温柔地劝我说。

“不,再等等,它会活下去的。妈妈,你也不要放弃它。”我转过身,坚定地对妈妈说。

“好,好,看你急的那样儿。”妈妈走近一步,拍了拍我的肩头。

“我想让它活下来,我可以等它。”说着,我抱住了妈妈。

去年春天,妈妈带我去花卉市场。远远的,我就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清香幽远的花香。我痴痴地望去,一束茉莉映入了我的眼帘,它地矗立于花海中,气质是那么高雅。回过神来,我拉着妈妈向它跑去。

走近了,仔细闻闻,正是那股香味——清新悠长。原来刚才那香味是茉莉花发出的。我又仔细看着它,唯恐遗漏一丁点儿的美丽。它的花瓣洁白如雪,小巧可爱,却又显得端庄大气。绿色的枝叶精致优美,衬托得那纯洁的茉莉花更加迷人。

在我的请求下,妈妈买下了它,并为它选了与其相配的花盆,准备给它一个新家。

到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到阳台上,给它选一个充分向阳的角度,好让阳光洒向它。这样,它舒展在了暖暖的阳光浴中。我忘情地看着它,它那陶醉的样子也温暖着我的心田。一阵微风吹来,那袭人的清香随着我的呼吸悄悄进入我的身体里,使我充满了能量。

从那之后,每天都是惬意的一天。

但,如今,它却无精打采。我期盼着有一天它能重新振作起来,给我惊喜,但总无法如愿以偿。

我默默地注视着它,竟为它感到有些悲伤。如今花季还在,它却不能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我想到或许今后再也没有充满芬芳阳光的下午,再也没有令人驻足一赏的窗台之隅。突然我心中一惊。不,我不可以等了,我不可以再只是傻傻期盼了,拿出点行动,让它的芬芳再现。

起身,快步行动。我上网查了茉莉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及相应的避免措施,而且详细了解了茉莉花的各种品种及习性。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原来我养殖茉莉的方法与其习性根本不对,流着泪,我歉意地看向茉莉,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样,反而我把茉莉养好的信念更加强烈了,因为我对不起它。

那一刻后,我按照我精心设定的计划逐步实施,一点也不敢放松,更是为了让它看到我对它的补偿。日复一日,它的状况有些好转了,但并没有痊愈。

在一个温暖阳光铺洒了整个房间的清晨,我被一阵清香唤醒,这清香是那么的似曾相识。下了床,我猛地奔向阳台,它——它终于痊愈了,它笔直地站立在那儿,向着暖阳,清风吹来,枝叶微动,它像是在和我招手,依然散发着阵阵清香。

我长舒一口气,默默地,笑了------

【江一点评】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足够到可以支持我们与花草朝夕相处,一起经历风雨,一起经历冷暖,一起经历四季。我想我们可以感觉到花草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可以向我们倾诉,只是我们听不到,它们也可以给我们舞蹈,只是我们认不得。花草的一生,可以没有舞台,没有赞赏,没有关爱,但它们一样要生长,一样绚烂,一样要芬芳,一样要喜怒哀乐,一样要生儿育女。我对花草也曾有过愧疚,因此,面对窗前的花草,我总是时常和它们说说话,赞赏一下它们、鼓励一下它们。因此,煜玮的这篇《等待芬芳》就真的写到了我的心中。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越来越能够体会到花草的心思。这一切都源于花草也是生命,它们可以成为我们生命的伴侣,甚至,它们正是我们的自己。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生命、灵魂赋予它们收藏。身体柔弱的它们,却成为我们生命的依靠,却成为我们倾诉的对象。所以,煜玮这篇文章的内涵是非常丰富且深刻的,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的认识,这很让人敬佩。从艺术上将,这篇文章最令我称道的地方就是文章写得很有层次感,每一段事情都有自己独立、独特的天地,比如开头的镜头,让人感到内心的沉重,中间买花、救花的镜头,让人感到欢悦、悲伤与欣慰,最后花的痊愈让人感到心灵的释放。这样每一段事情对应着不同的情感,读起来,我们会感到文脉流畅,层次清晰。文章中对语言的描写也是本文的亮点,虽然不多,但却不能缺少,这简单的对话描写会让文章瞬间产生强烈的画面感,如给人以很强烈的视觉效果,今后大家一定要学会语言描写。

榷文(第四十二辑)

一百位顾客的奖励

/王英泽

中午,独自坐在牛肉面馆靠窗的座位上,我悠闲地望向窗外下过几场秋雨后,天气陡然变凉了秋风依然肆虐着,拍打着树上摇摇欲坠的枯叶,天空暗暗的,仿佛笼罩着一层阴霾。路上的行人把头埋在衣领里,步履匆匆,像是风浪中的帆船在寻找着温暖的避风港。

我真为自己临时起意躲进面馆的决定感到庆幸。

吱呀,面馆大门被缓缓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位似有古稀之年的老奶奶,老奶奶衣着破旧,一件打满补丁的藏蓝色单薄外套,一条洗的发白的裤子,一双带有破洞的黑布鞋。老奶奶生活一定非常困难吧,我心想。

老奶奶步履蹒跚,缓步走向服务员,神情中明显充满了焦虑与忐忑。突然,她停下来思考了大概十秒继续缓慢地往前走去。

女娃,我只有两元钱,能给我盛一碗面汤吗?我不要面,喝一碗汤暖暖身子就行。老奶奶不好意思地问道

当然可以,您先坐会我去给您盛服务员阿姨抬头注视了她一随即冲她甜甜一笑说道说完给她倒上一杯热水,匆匆跑向柜台。

阿姨回来的时候,手里端着一大碗牛肉面一个鸡腿和一个肉饼。她把午餐放在老奶奶面前,老奶奶看见了急忙站起来

这我不能吃,麻烦你还是给我换成一碗面汤吧。老奶奶连连摆手说说完就要离去。我看见阿姨有点手足无措,只见她挠了挠头,眼睛一亮,连忙扶老奶奶坐下

您先别着急,因为您是本店今天第一百位顾客,所以这顿饭”免单“也就是不要钱!您可别客气,不够吃再点哦!阿姨温和地对她说老奶奶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大娘,您快吃吧,不然一会面凉了。阿姨催促道。

我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她们,她俩有说有笑,就像母女一样,我被感动了,不自觉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在老奶奶和阿姨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老奶奶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老伴,她省吃用就是为了攒钱给老伴买药,今天她去买药,刚好剩了两元钱,路过面馆就想喝碗面汤暖暖在冷风雨风中几乎冻僵的身躯......

这时,从柜台处走来一位中年男子,他西装革履,气宇不凡,服务员阿姨见到他连忙起身尊敬的喊了一声老板。他冲阿姨微微一笑,递给老奶奶一个信封

阿婆这里是两千块钱奖金,请您收好男子满脸温暖笑容地说道

为啥给我钱啊,无功不受禄这我不能要。老奶奶一脸迷茫地问就要起身离开。

阿婆,这奖金您一定得收下。他环视四周正在围观的客人继续朗声说道:我王某开店讲的是信誉,这位阿婆就是今天的幸运顾客,这两千块钱是属于她的奖励,大伙说她应不应该收下?

应该应该大家都配合着回答着老板把钱装进老奶奶的衣兜里

今天又管饭,又给钱的,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当老奶奶走时,还喃喃道

我看到服务员阿姨和老板相视一笑,其他顾客也都露出会心的笑容,向老板和服务员阿姨投去赞许的目光。

【江一点评】

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创作可以育人》的文章,在文中我谈到一个观点,即即便是在文章中作者做了一件好事、见了一件好事,从而心中有所触动,那么即便是这件好事只是写在文章中的,作为作者,也是受到教育的,这就是我们写文章宣传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原因。因此,读到英泽的这篇《一百位顾客的奖励》时,我是很欣喜的。同时,我知道英泽这篇文章小说的成分多一些,但这并不能抹去这篇文章的价值。文中的老奶奶、服务员阿姨、饭店老板,还有众多的顾客,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他们都是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这篇文章主旨是很正,但它的表现方式却那么的富有艺术性,因为它不是用单纯说理的方式或者单纯的叙述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不可否认,文章中有说理和叙述的地方,但真正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真正让我们深深感动却是细腻的描写,比如对老奶奶衣着的描写、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对人物细节处神态的描写等,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这件事情似乎就发生在跟前一般。当和英泽谈起这篇文章时,他微微的笑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也笑了,没有多说什么。但我们做到了心照不宣,我也更加坚信创作可以育人。

榷文(第四十三辑)

家书

/谷丰

极少看母亲留下的家书,即使看,也不过匆匆一瞥。

那一夜,黑的出奇。也许城市的晚上不存在繁星。窗外,昏黄的灯光投射下的树影在风中摇曳。

“家里人应该早睡了吧……”漫步在回家的路上,我这样想着

转过最后一个拐角,家里的灯光透过窗帘,稀稀拉拉地落在楼下的丁香树上,最终落入眼中

唉,怎么还亮着灯,忘了关吧,真是——”纳着闷儿不由自主却加快了脚步。

脚,震亮楼道的声控开关,正打算翻找钥匙,防盗门却吱吱嘎嘎开了,母亲疲惫地站在门口

“回来啦?太晚了,下次注意些母亲平淡的语气里不带一丝责备。

算算年龄,母亲晚来时至今日,我还在慢慢成长,母亲已经在悄悄变老,家庭和工作的重担早早地压弯了她原本挺直的脊背白了她原本乌黑的秀发。母亲脸上的皮肤也开始有了褶皱,一双手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粗糙干裂,但她从未用过任何护肤品。声控灯灭了,站在原地呆呆地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进客厅,她明天加班,等我到现在实属不易。

“下次注意些,下次注意些……”那平淡的语气就像一把钝刀子架在我的脖子上,我的脑袋为之而一直迟钝着,心里五味杂陈

“赶紧收拾一下休息吧,我先休息了。”妈妈说完,便去卧室休息。

“嗯。”我轻轻地答应一声。

颓唐地走进客厅,台灯下放着母亲刚刚在看的书,信手翻开书,里面夹着母亲做的的笔记纸,其中一张露出一角,娟秀的字迹密密麻麻地占据着露出的纸面抖了抖书,纸片扑扑簌簌地落下,散在桌上。

那书,变薄了些许我很清楚,母亲爱看书也爱顺手写笔记,随手掉落在桌上笔记我默默地一张张拾起,一张张收好。这时,我才发现那并非母亲的读书笔记,是母亲抄写的原文,是她花了一夜时间抄写的而且抄完了大部分,文章确实挺好,放假的那会我还和母亲提起过想拿来背诵的其实母亲清楚,我背不完。

最后两张,内容变了,于是向前去。“我愿陪你长大,但无力陪你变老”,这标题并不醒目,却深深刺入我的眼眸,甚至心中。泪,蒙住了双眼,心底也似乎有什么在涌动。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告诉自己“认真把它读完吧”。

“孩子,你这几天回来的越发晚了,妈不说你,知道外面有你的世界,有你活动的天地……”台灯里的电池突然耗尽了电量,窗外,昏黄的灯光照着颤抖的双手,照在我流泪的脸上,泛着光……

我不曾再细读家书,因为怯懦

【江一点评】

读谷丰这篇《家书》时,我的心是绷紧的。因为我似乎进入到了谷丰的心灵世界中,可以随着他的文字而喜而忧,这是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究其根源,我认为因为这篇文章是作者用生命与生活写就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篇文章真正的作者是谷丰的生命与生活。作为作者的老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写出一篇好文章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于好文章是生命与生活融合为一的结晶,并非只是文采好而已。从文章中算算年龄,母亲晚来”这句话开始,我便感觉心中暗暗流淌着一种暖流,这暖流是那么柔软,是那么纯粹,它让我离谷丰和谷丰的生活更近了一些。生活中,我们朝夕相处的一幕幕,便开始在我的眼前回闪,再次细品文章,我只能感叹文章与作者真正做到了合二为一。从艺术上说,这篇文章在写生活细节方面堪称楷模,善于将心中的情感分出清晰的层次与梯度,这在文章阅读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比如想着母亲已经休息,但母亲并未休息,比如写母亲的笔记,其中蕴含着层层叠叠的情感内容。而要实现这种艺术效果,语言是唯一的工具,比如“转过最后一个拐角,家里的灯光透过窗帘,稀稀拉拉地落在楼下的丁香树上,最终落入眼中”这句细节描写,层次感很强,让人似乎看到了画面,比如“台灯里的电池突然耗尽了电量,窗外,昏黄的灯光照着颤抖的双手,照在我流泪的脸上,泛着光”也许是处于巧合,但这种巧合却让文章的情感达到了最高潮。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荣获教育部关工委和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老师”主题征文特等奖,写作教育事迹被国家级教育人物杂志《中国好老师》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