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玻璃陨石中的精品

 新用户99079681 2021-01-06

  玻璃陨石不属于石陨石,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44在澳大利亚获得一块钮扣状玻璃质石块,今后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类似玻璃质石块通称为"玻璃陨石"。它是一种天然玻璃物质。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类似,玻璃陨石有球状、细长状、哑铃状、液滴状、钮扣状和不规则的块状等。它成群地撒落在内陆上或海底沉积物中。玻璃陨石的色彩有黑、墨绿、棕褐,表层具拉长状气泡及巨细不等的气泡,雷雨以后,因为雨水的冲刷,通常使它从埋藏的泥土中暴露出来。古代中国曾称之为“雷公墨”,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刘恂所著《岭表录异》一书中就有玻璃陨石的记载。

  玻璃陨石的少见颜色不均匀现象,而仿天然玻璃陨石常见随流动构造而显示的颜色不均匀现象。在少数情况下,天然玻璃陨石内部可见矿物包体,而仿制品中无矿物包体。

  玻璃陨石的主要成分是玻璃,玻璃在结构上没有结晶,是非晶体,但这种玻璃不是火山玻璃,不是人造的玻璃,也不是太空玻璃,而是地外物质(陨星、彗星等)以高速撞击地球时,造成撞击区岩石的快速熔融,并被抛射到大气中快速冷凝,进而形成形态各异的“玻璃陨石”再降落于地表并沉积在特定地质年代的地层中保留下来。一些被溅射的微小液滴甚至可参与高空大气循环,在远离撞击霸区数千公 里之外的地方降落,这些微米级别的颗粒称之为“微玻璃陨石”。

  玻璃陨石通体呈黑色,油亮且有光泽,布满致密的小气泡,外部有融壳,融壳上有流纹,外部和融壳下有时会产生大的气印玻璃陨石在地球上有一定的陨落区,每个陨落区中的玻璃陨石,代表了一次天体陨落事件,历史性、科研价值极高!

  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唐朝刘恂所著《岭表录异》一书中就有玻璃陨石的记载:“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黳石,谓之雷公墨。和之铮然,光莹可爱。”据1844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描述,在澳大利亚获得一块钮扣状玻璃质石块,认为是黑曜岩(达尔文玻璃),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现这种类似玻璃质石块,并通称为“玻璃陨石”。

  天然玻璃的开裂面较规整、无应力裂纹,仿天然玻璃开裂面则通常都会有贝壳状断口,在断口周围常随同有应力裂纹。

  玻璃陨石是某种石陨石降落过程中融化的液质冷却后的产物。玻璃陨石的母石为淡绿色和黑色两种,因此,玻璃陨石的降落都是与母石共同进行的。玻璃陨石为半透明的玻璃质体,有微弱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比重为2.6至3.0左右。玻璃陨石是在高空、高温、高压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显的形成特证:内部高纯度无杂质,通体布满致密的小气泡,外部有融壳,融壳上有流纹,外部和融壳下有时会产生大的气印。玻璃陨石,是陨石中的一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