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⑦ |他国派来的卧底,成为史上最强助攻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1-06

10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领读 | 辛峰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秦始皇》。

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读到了秦始皇泰山封禅的过程,以及他的种种荒唐的迷信行为和派遣徐福东渡寻求长生不老药的事情。那么,在此之后又会读到什么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郑国渠与都江堰

秦始皇启动过很多大型工程,除了长城之外,还有水利工程、宫殿与陵墓。这其中水利工程中最大的便是郑国渠。

郑国渠是当时的水工郑国负责完成的工程,其姓郑,名国。郑国是当时的韩国人。他负责开凿水渠时,秦始皇从各种蛛丝马迹得知他是韩国的细作,也就是间谍。

本来想杀了他。后来郑国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但同时也分析了这条水渠能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好处。

年纪尚小的秦始皇很明事理,他爽快地答应让郑国继续施工,郑国渠也因此得以顺利完成。当时秦始皇尚未统一天下,韩国眼看秦国日益强大,倍感压力,便挖空心思想要削弱秦国的国力。

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如果秦国在大型工程上耗尽财钱,不就无力攻打邻国了吗?

 

于是,韩国偷偷地派水工郑国混进秦国,以有助于增加耕地面积为由,向当时还是秦王的秦始皇提议兴修水利。

秦始皇当即采纳了郑国的建议。这项庞大的工程引渭水之北的泾水,沿着北边的群山注入东边的洛水,全程长达三百余里。

有了郑国渠的滋养,原本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秦国最肥沃的土地。这样的土地在当时被称做“亩钟之田”,一“钟”等于六斛四斗,所以沿岸的土地都是每亩能产六斛四斗米的良田。

“秦以富疆,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司马迁在《史记》中如此高度评价郑国渠的作用,几乎快把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的功劳都归功于郑国渠了。

除了郑国渠,秦国在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曾命人在四川成都附近修建了另一项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秦昭襄王在位时,李冰任蜀郡太守。都江堰便是李冰父子的功劳。都江堰让当时的百姓受益无穷,李冰率人施工的过程也非常艰辛。竣工时,秦昭襄王已是垂暮之年,所以都江堰是他留给秦始皇的一件传家宝。

 

都江堰让四川变成了天府之国,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秦始皇才得以一统天下。所以说这两项水利工程都大大地提升了秦国的国力。

另外,李冰有个儿子叫二郎,父子二人都参与了都江堰的建设。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许多民间传说中都有二郎的身影。比如《西游记》中大战孙悟空的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李冰的儿子李二郎。

在四川都江堰当地也流传着许多有关李冰父子二人的传说。位于都江堰附近的二王庙也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

阿房宫

与万里长城齐名的,除了郑国渠和都江堰,还有阿房宫。秦国位列战国七雄时,咸阳作为都城还算够用,但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就嫌咸阳太小了。秦始皇认为,咸阳作为整个天下的都城,必须够气派,必须有雄伟的宫殿——这就是阿房宫的由来。

阿房宫先开始修建的是前殿。据《史记》记载:“先做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也就是说,前殿东西宽800米,南北纵深150米,殿内可容纳一万人席地而坐,房檐下可以插五丈高的大旗。阿房宫原本会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可惜最终没有建成。

 

由于规模太大,耗时太久,秦始皇人都不在世了,宫殿还是个半成品。

秦始皇本想等宫殿落成时再取个吉利的名字,岂料秦末项羽攻入咸阳,一把火将它烧了个精光,以至于这座宫殿直至被焚毁也没有个正式的名字。因为建址在阿房,人们称其为阿房宫。

秦始皇总共征调了七十万名囚犯,一部分为他修建阿房宫,一部分被调至骊山为他修建皇陵。秦朝法律森严,百姓动辄便有牢狱之灾,区区七十万名囚犯,三下五除二就能凑齐。

不过修建宽达800米的宫殿可不是闹着玩的。数以万计的人被逼着没日没夜地干活,吃尽了苦头。即便如此,秦始皇也没有看到这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成。

骊山陵

秦始皇陵与万里长城、阿房宫并列为秦始皇的三大弊政。因为陵墓被建在骊山脚下,也被称做骊山陵。

秦代的王侯之墓大多规模宏大。但据说在秦代以前,古人从不在墓地祭祀。到了秦代,出于“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陵墓上方建有名为“寝”的建筑,供墓主的灵魂在其间饮食起居。

“寝”中设有马厩,还为墓主准备了换洗衣物及各种日用品。

 

有观点认为,秦始皇开创了建造“寝”的先河,或者扩大了“寝”的规模。我们无法断言秦始皇之前的陵墓都没有“寝”,但可以确定是的,像这种规模惊人的“寝”,是秦始皇的首创。

为了修建陵墓,秦始皇将数万名囚犯当做奴隶一样使唤。当时挖地的时候挖得越深,就会挖到越多的地下水,工人们在修建墓室的时候甚至三次挖到了地下水。挖好后,在墓室的底部铺上铜板后放入棺椁。

秦始皇命人在墓中建造宫殿,以及亭台楼阁。设置百官席位,几乎将咸阳宫里的所有珍奇的器具都搬了进去。之后,又让工人制作机关弩。一旦有人靠近,机关弩就会自动射出箭矢,以防有人盗墓。

墓中用水银制作了河流、甚至大海,并采用了一种装置,让水银能像喷泉那样循环流动。墓室的上方点缀着日月星辰,下方有仿造的山川地貌。

之后还用一种人鱼膏即人鱼的脂肪做成的蜡烛负责照明,据说人鱼的脂肪即使在氧气稀薄的地方也能一直燃烧。

 

秦始皇登基不久就命人为自己建造骊山陵,但动用七十万人的人海战术加速修建,应该是从他去世的十年前开始的。秦始皇享年五十岁。

在他死后,骊山陵上演了人间惨剧。胡亥即秦二世是秦始皇最愚钝的儿子,他将秦始皇下葬后,便把秦始皇后宫中没有子嗣的妃子都拉去殉葬了。

并且有人向胡亥进言:“修墓的工人制作了墓中机关,又知道陪葬的金银珠宝埋在哪里,他们要是把这些消息透露给外面的人就遭了。”

胡亥深以为然,在封闭墓道的时候便把工人们都关在了墓里。这些可怜的工人,就这样在一片黑暗中活活地饿死了。

秦始皇死后,战乱不期而至。为了修建万里长城、阿房宫和骊山陵,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强制征调人手。且秦朝法律严苛,集合和抵达的日期都是提前定好的,迟了就要被处死。

陈胜和吴广也在被征调之列。他们在路上遇到大雨,因道路被淹,无法按期抵达,即便冒雨赶路也照样会迟到,这样就注定了会被处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两人决定就地起义。

时值多事之秋,全国各地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决定反秦,纷纷聚集起来发动叛乱。一时间,战乱四起,义军当中的项羽和刘邦直奔关中而去。秦始皇死后三年,义军打进关中。秦二世胡亥被宦官逼迫自尽,最后以庶民的身份下葬。

最先攻入咸阳的是刘邦。刘邦念及项羽才是义军首领,便一直等他进城,没有染指城中的宝物和骊山陵。

谁知,项羽竞对刘邦起了杀意,结果刘邦在鸿门宴上及时逃走,项羽率兵攻入咸阳,开始大肆洗劫咸阳城。骊山陵非常坚固,项羽集合了三十万人合力挖开,又用三十天时间搬运宝物。

 

项羽手下的士兵将百官的铜像和其他值钱的宝贝全部搬走,扔下了用土做的东西。三十万人搬了三十天也没有搬空这座陵墓。之后,关东的盗贼又趁火打劫,他们取出骊山陵底部的铜板,熔化后制成大小适中的物件变卖了。

后来有牧羊人路过,又盗走了其中的一部分铜器物品。经过项羽三十万大军和盗贼等人合伙的打劫,骊山陵的大火燃烧了九十天才熄灭。但秦始皇的地宫还是保留下来。因为其太过坚固和隐秘。

半成品的阿房宫和规模宏大的骊山陵如今有的已不复存在,但都江堰和郑国渠这两项大型水利工程却得以千年不朽。这便是秦始皇的功过了。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秦始皇所修建的郑国渠的过程,还有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的事情。那么,在此之后我们会读到什么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每本传记我们都会从留言中选出3-5个人赠出精美书籍哦!听书拿好礼,大家踊跃留言点赞吧。 

 今日互动

读完了今天的内容,你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快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在文后留言与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点个在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图片来源《大秦帝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