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城,命悬一线;魏建军,与子成说|汽智

 汽车有智慧 2021-01-06

“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依我看,命悬一线……”

7月13日,当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长城汽车生死思辨发布会上如此发言时,不明就里的还以为他疯了,毕竟就在7月8日,长城汽车刚刚发布2020年上半年销量数据,其在1-6月累计销售新车395097辆,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长城汽车在2020年的特殊时期呈现出强势上扬,愈战愈勇的姿态。

难道这是假象?似乎不太可能。那就只剩下一个理由:魏建军已对长城汽车的现状发出警示,并开始筹谋长城汽车的未来。

果不其然,在一部时长3分钟的微电影《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中,魏建军与长城汽车的过往30年挥手告别,开启了长城汽车另外一个30年的思考。

三十载,而立之年,魏建军发出的振聋之问,是盛世危言,也是一个连续四年年销百万的中国汽车领军企业掌舵人的未来叩问。

上世纪80年代,对很多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黄金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中国,到处孕育着蓬勃生机,长期的物资匮乏制造了巨大的买方市场,只要有产品投入市场,就不愁利润的回报。但是,在一个市场“野蛮生长”的时代,“能干”的企业和“肯干”的企业,注定要走上不同的道路。

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长城汽车,一度站在破产的边缘。

1990年7月,年仅26岁的魏建军接盘长城汽车,带领60人开始踏上漫漫造车路,用最原始的拼搏精神带领企业摆脱困境。

随后,从推出第一辆皮卡迪尔,成为国内皮卡霸主,到赛弗SUV首开中国经济型SUV先河,长城汽车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在2003年一举拿下皮卡和SUV领域双料冠军。

魏建军还未止步。

2011年哈弗H6上市,率先打开了SUV蓝海市场,推动SUV市场迈向风口,领引者H6拿下“国民”SUV的称号,在后来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销量达到100万辆的SUV品牌,和中国品牌首个突破300万销量大关的单品车型。2013年3月,哈弗品牌正式独立。如今,哈弗品牌全球销量累计600万辆,连续10年创下中国SUV销量第一纪录。

至此,长城汽车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后面的故事就耳熟能详了。哈弗F系,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产品序列;欧拉,长城汽车对电气化的探索;长城炮,拉开中国皮卡市场乘用化时代;WEY,首个以创始人姓氏命名的中国汽车豪华SUV品牌,让长城汽车走向品牌高端化。

现如今,长城汽车已是拥有SUV、皮卡、WEY和欧拉四大品牌和近7万名员工的汽车制造商,更因其专业、专注和专家而屡屡创造出行业奇迹,成为国内车企第一阵营成员。

除了产品,长城汽车还建成“11+5”全球生产体系,包括11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和5个KD工厂。并且,长城汽车构建了以中国总部为核心,涵盖欧洲、亚洲、北美的“七国十地”研发基地——先后在中国保定、上海、日本横滨、美国底特律、洛杉矶、德国法兰克福、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奥地利下奥地利州科廷布伦镇和韩国京畿道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以此支撑长城汽车的全球化研发。

在对外合作上,2019年11月,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合资成立光束汽车项目落户张家港,开创联合研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创新合作模式。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6万辆MINI品牌纯电动汽车产能。

可以说,魏建军带领下的长城汽车,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不仅夺回了中国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终结了合资品牌在中国的暴利时代,更是在SUV、智能化领域成为先行者和引领者。

魏建军从26岁到56岁的经历,正是长城汽车从未知走向辉煌的三十年,这其中是魏建军的偏执信念所至,才让长城汽车从从偏居一隅的地方小厂,迅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汽车王国。

按理说,魏建军已经功成名就,完全可以选择全身而退。但他没有,反而是在三十年的时间节点上,重新思索长城汽车的未来发展。

“我们赶上了中国汽车最好的时代,长城汽车过去三十年的成绩,要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和中国汽车产业的红利。但现如今,全球经济下行、红利将尽,加上外资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合围,我们真的有决胜未来的杀手锏吗?”

外人不为所道,但魏建军却认为长城汽车未必有。

这是一种典型的危机意识,而这个危机意识并非杞人忧天。

时代快速更迭,会让很多企业因失去目标而消沉,尤其对于长城汽车这个体量庞大的巨轮来说,当全球经济格局被疫情笼罩,甚至改写的时候,已在2019年开启全球化战略的长城汽车能否改变命运,显然是未知的。

更何况,源于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变化已经不可阻挡地改变了这个世界和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即使是魏建军,也不能保证长城汽车在全新面目的新四化浪潮中能够脱颖而出。

怎么办?无他,只有以时代为是,以自己为非,坚持用自己独特的步伐丈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正如魏建军在《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中所言,面对波诡云谲的前路,“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成功了,每一个成功的过去,都可能把未来绊住;如果,我们还看不到颠覆性的变化,那被颠覆的,一定是我们;如果,我们不敢冲破规则,那么规则很快就变成创造的牢笼。”

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都是因为他们能不断自我反省和勇于创新变革,不断突破边界。今天看来,虽然时代在不断变换发展,但魏建军给长城汽车注入的危机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从来没有变过。

这并不容易。

很久之前,任正非曾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的文章,文中有一段他特意强调的话:“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也正因为华为对自己超前的危机意识,才使得华为手机在国产手机品牌中脱颖而出,甚至隐隐有超越苹果的气势。

英雄所见略同,强者思辨无异。魏建军致力于把长城汽车打造成伟大的企业,就必须对时代充满敬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城汽车用三十年的积淀,迎接巨变,拥抱未来,而掌舵人魏建军这场关乎生死的思辨,关乎长城汽车未来的道路,更让人看到长城汽车向死而生的决心。

马云曾预测,在未来30年,各行各业都将迎来一场急剧的技术变革。

“如同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一样,前二十年技术革新,后三十年应用革命。”他如此说道。

这个三十年同样也在长城汽车前方。

从1990到2020,从一无所有到今日辉煌,长城汽车历经品牌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网络化战略等发展阶段,虽然一直坚持在变革中探索长远发展的道路,但汽车行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大洗牌时代,纵然长城汽车已经非常强大,依然面临重重危机。

魏建军明白,每一个成功的过去,都可能把未来绊住。身为一家企业的掌舵者,魏建军需要这样的胸怀、格局、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居安思危,才能在多变的时代处变不惊,更何况,汽车产业越往后走,变革、压力、竞争,愈演愈烈。

在微电影《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的扉页中,是一张以魏建军脸部为特写的图片,严格的说,应该是魏建军的眼睛特写,在他的眼神里,透露的是坚定的光亮。

长城汽车的未来会怎样?这是必答题,而魏建军已经是一边思辨未来,一边已经做好了准备,大到品牌思考、战略路径、步伐方向,细到研发、制造、产品、品质、服务等方方面面,长城汽车早就谋定而后动。

会是什么样,魏建军也在最后说明:

“7月20日,我们将有下一步的行动,到时我们保定见!”

这是魏建军与时代的约定。

采写 | 王得源

编辑 | 敬远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我们的10W+和爆款文章

车轮都要气哭了别人年终奖发玛莎拉蒂发宝马中国最富的三个村子,街上停满宝马保时捷悍马全村买,路虎放牧用!16岁富家女月花5万元,出门各种豪车车队!第一次穿绿衬衣接受记者采访的俞经民说了什么?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虽然关注汽车,更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