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爆炸时代,如何用坚果云构建个人知识库?

 新用户17325722 2021-01-06
今天,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速度也越来越快,知识面拓宽许多,但知识力却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大量无序且碎片的内容堆积,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陷入「越收藏越焦虑」的陷阱之中。

每个人都急需高效管理信息并将其内化为系统性知识的能力,才能迅速提升个人成长速度。

而这种能力最直接的落地方式就是构建个人知识管理库!


什么样的人需要知识管理?


不论职业,只要你也遇到过以下问题:
  • 每天主动或被动接受大量信息,但越来越焦虑;

  • 需要某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却找不到;

  • 书籍刚看完就忘记,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何在;

  • 工作内容有大量重复性的事,每次都重新造轮子。

学会管理你的个人知识,把琐碎繁杂的信息汇聚到一起,通过整理、组织、应用和输出将其转换成高价值的知识点。然后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点与点连接成线,组成知识网络。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仅能把知识记得更牢固,更关键的是你拥有了一个可以随时调取的知识宝库,给大脑开了外挂。你不必记住每个知识,需要的时候在知识库中「按图索骥」即可。


第一步:汇集信息,构建知识库雏形


选择一个固定的管理工具,将分散在手机、电脑、平板、网页、微信等不同渠道和平台上的信息汇集到一起,这个阶段不必过于纠结结构、分类等问题。
我就建立了一个简单的 Inbox ,按照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划分为微信、网页、纸质。
最开始,我选择的方式是手动汇总,定期把移动端的内容通过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发送到电脑,再保存到统一位置;遇到超过微信大小限制的文件,就先上传到网盘,再下载到本地。
除了有点繁琐外,还有个问题我接受不了:内容虽然聚集到一起了,但使用不方便,必须随身携带电脑。
坚果云作为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有比较多的输入通道:
散落在微信中的重要文件可以通过坚果云收藏汇集到坚果云中,避免时间长出现文件失效、丢失的问题;
坚果云收件箱可以优化对外收集的流程,自动将收集的文件存到指定位置,省去下载和整理的步骤;
纸质文件则可以用坚果云扫描来备份,扫描成功后直接同步到云端。
而网页上的内容,除了加入浏览器收藏夹,我会直接「Ctrl+S将 html 保存到本地。
完成这一步骤后,找东西时就不会出现“好像在哪见过,但是找不到”的困惑。这时坚果云的全平台支持优势就更明显,汇集的信息通过云端能同步到任何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调用。

第二步:知识整理,建立有序结构


整理的目的在于减少大脑的压力,提升效率,让自己能够快速的从知识池找到需要的东西,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去做?
相较于在层层嵌套的文件夹找东西,我更喜欢关键词搜索,所以规范文件的命名,保证一搜即得。
具体的命名规范,你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日期命名法
这类文件一般和日期是有关联的,比如工作周报、日报和月报等,可以在文件末加上具体的日期。你可以采用 yyyy-MM-dd,也可以使用更简单的方法,直接输入拼音「RIQI(日期)」,就会出现对应的日期,目前包括 Win 10、Mac OS 原生和各大输入法均支持这种方式
2.版本号命名法
这类文件可能需要不断的修正和改进,我们也可能需要保存中间的某一个版本文件,方便日后用到。例如「XX设计图1.0」「XX设计图2.0」等
3.综合命名法
顾名思义,就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完成对文件的命名。比如「XX设计图(2020年4月13日)2.0」,不过适用于此种命名方法的场景一般很少,上面两种已经够用了。
除了养成规范命名的习惯外,掌握一些搜索技巧和工具也尤为重要。例如定位格式搜索,只要知道该文件的格式就可以搜索,对于保存数量不多的特殊文件格式,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坚果云里「知识地图」功能也能辅助知识管理,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存放在坚果云中的文件。

知识地图


第三步:知识创作,释放最大价值


收藏≠学会,应用是知识库搭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使用将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
坚果云有丰富的免费工具,进行深度创作时比较便捷,这是我选择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