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科病历书写宝典

 DP扬帆启航2018 2021-01-06

常见病之中医辨证分析、治疗、查房

(魏东华编)

一、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参照)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证型1:风寒感冒

辨证依据: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感冒”范畴,属风寒感冒证;病位在肺卫,病性属实;是因风、寒之邪,从口鼻而人,或从皮毛而人,侵袭人体,致肺卫功能失调,导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发病。因风性轻扬向上,《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为脏腑之华盖,其位最高,其性娇气,不耐邪侵,故风寒之邪入侵,肺卫首当其冲,卫表不和,故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全身不适等症;肺失宣肃,故见鼻塞、流涕、喷嚏、喉痒、咽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之邪、侵犯肌表之象,故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外感咳嗽”鉴别;当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咳嗽时,易与外感咳嗽相混,其鉴别应以主症为主,若发热恶寒症状突出者,按感冒论治;咳嗽吐痰,甚则喘息症状突出者,辨为外感咳嗽病证。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荆芥12g、防风10g 柴胡6g 、薄荷6g 羌活10g 、独活15g川芎8g枳壳12g、前胡10g、桔梗15g茯苓12g、甘草6g

本方以荆芥、防风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解表疏风;羌活、独活散寒除湿,为治肢体疼痛之要药;川芎活血散风止头痛;枳壳、前胡、桔梗宣肺利气;茯苓、甘草化痰和中。·

证型2:风热感冒

辨证依据:发热,微恶风寒,有汗,鼻塞喷嚏,流稠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感冒”范畴,属风热感冒证;病位在肺卫,病性属实;是因风、热之邪,从口鼻而人,或从皮毛而人,侵袭人体,致肺卫功能失调,导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发病。因风性轻扬向上,《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为脏腑之华盖,其位最高,其性娇气,不耐邪侵,故风热之邪入侵,肺卫首当其冲,卫表不和,故见恶寒轻、发热重、有汗,头痛、身痛、全身不适等症;风热之邪为病,肺失宣肃,故见鼻塞、流黄涕,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之邪为病之候。故诊断。

【鉴别诊断】

外感咳嗽当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咳嗽时,易与外感咳嗽相混,其鉴别应以主症为主,若发热恶寒症状突出者,按感冒论治;咳嗽吐痰,甚则喘息症状突出者,辨为外感咳嗽病证。

方药:银翘散。

金银花12g、连翘10g薄荷6g、荆芥10g、淡豆豉10g桔梗10g、牛蒡子12g、甘草6g竹叶12g、芦根10g

本方以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兼以清热解毒;薄荷、荆芥、淡豆豉疏风解表,透热外出;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祛痰,利咽散结;竹叶、芦根甘凉轻清,清热生津止渴。

查房内容:

六淫病邪或时行病毒能够侵袭人体引起感冒,除因邪气特别盛外,总是与人体的正气失调有关。或是由于正气素虚,或是素有肺系疾病,不能调节肺卫而感受外邪。即使体质素健,若因生活起居不慎,如疲劳、饥饿而机体功能状态下降,或因汗出衣裹冷湿,或餐凉露宿,冒风沐雨,或气候变化时未及时加减衣服等,正气失调,腠理不密,邪气得以乘虚而入。

因此,感冒是否发生决定于正气与邪气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正气能否御邪,有人常年不易感冒,即是正气较强常能御邪之故,有人一年多次感冒,即是正气较虚不能御邪之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提示了正气不足或卫气功能状态暂时低下是感冒的决定因素;二是邪气能否战胜正气,即感邪的轻重,邪气轻微不足以胜正则不病感冒,邪气盛如严寒、时行病毒,邪能胜正则亦病感冒,所以邪气是感冒的重要因素。

【文献摘要】

·《素问·玉机真藏论》:“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

二、 痢疾(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等疾病参照)

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证型:湿热痢

辨证依据: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

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痢疾”范畴,属湿热痢;病位在肠,病性属实;肠司传导之职,传送糟粕,又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暑、湿、热三气交蒸,互结而侵袭人体,加之饮食不节和不洁,邪从口人,滞于脾胃,积于肠腑,壅滞气血,妨碍传导,肠道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湿、热、疫毒等病邪积滞于大肠,以致肠腑气机阻滞,津液再吸收障碍,肠道不能正常传导糟粕,因而产生腹痛、大便次数增加失常之症,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为湿热之邪为病之象,舌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舌脉。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泄泻”鉴别,两者多发于夏秋季节,病位在胃肠,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症状都有大便增多,然而两病在病位、病机和临床表现等方面都有区别。病位病机方面,痢疾病位在肠,病机重点是肠中有滞,即湿热,寒湿、疫毒、饮食壅滞肠中,妨碍传导,凝滞气血,脂膜血络受损;泄泻病位在脾,病机重点是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临床表现方面,痢疾大便次数多而粪便少,痢下赤自脓血,泄泻泻下为稀薄粪便,颜色黄或白,无赤白脓血;痢疾下痢不爽,里急后重,泄泻泻下爽利甚至滑脱不禁;痢疾必有腹痛,伴里急后重,腹痛呈持续性,时轻时重,便后痛减而不停止,而泄泻之腹痛或有或无,多伴有肠鸣腹胀,呈阵发性,泻后痛减。

治法: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

芍药15g 、当归9g、黄连8g、槟榔5g、木香5g、甘草5g、大黄6g、黄芩9g、官桂5g

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荡热去滞,通因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大黄之苦寒,共成辛开苦降之势,以散邪气之结滞。

查房内容:

痢疾,古代亦称“肠游”、“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本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最多,可散在发生,也可形成流行,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多相染易”;

《景岳全书·痢疾》说:“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

《内经》称本病为“肠游”,对本病的病因、症状、预后等方面都有所论述,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脏则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辩。”指出本病病因与饮食不节有关。

辨实痢、虚痢“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景岳全书·痢疾》)。一般说来,起病急骤,病程短者属实;起病缓慢,病程长者多虚。形体强壮,脉滑实有力者属实;形体薄弱,脉虚弱无力者属虚。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为虚。

三、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咳嗽疾病参照)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证型1:·风寒袭肺

辨证依据: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咳嗽”范畴,属风寒袭肺证;病位在肺,病性属实;肺主气,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易受外感;肺又为娇脏,不耐邪侵,外感风寒之邪侵犯肺,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故见咳声重浊,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头痛,肢体酸楚,恶寒重,发热,为风寒为病之象;舌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之舌脉。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哮病、喘病”鉴别;哮病和喘病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病主要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喘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炙麻黄6g 苦杏仁10g(碎) 甘草6g 桔梗10g 紫苑10g 百部10g 白前10g 前胡10g

款冬花10g 枇杷叶10g 陈皮6g 荆芥6g 苏子10g

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

证型2:·风热犯肺

辨证依据: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咳嗽”范畴,属风热犯肺证;病位在肺,病性属实;咳嗽的病位,主脏在肺,是因肺主气,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易受外感;肺又为娇脏,不耐邪侵,外感风邪夹热侵犯肺,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故见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恶风身热,为风邪为病夹热之侯,鼻流黄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之邪为病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哮病、喘病”鉴别;哮病和喘病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病主要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喘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

杏仁6克 连翘6克 薄荷6克 桑叶10克 菊花6克 苦梗6克 甘草6克 苇根8克

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疏风清热;桔梗、杏仁、甘草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连翘、芦根清热生津。

查房内容:

《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证候转归及治疗等问题已作了较系统的论述,阐述了气候变化、六气影响及肺可以致咳嗽,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肺为咳。”

咳嗽的病位,主脏在肺,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所生的病邪,皆侵及于肺而致咳嗽,故《景岳全书·咳嗽》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这是因为肺主气,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易受外感、内伤之邪,而肺又为娇脏,不耐邪侵,邪侵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正如《医学三字经·咳嗽》所说:“肺为五脏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

【文献摘要】

《活法机要,咳嗽》:“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是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而咳,动于脾湿因咳而为嗽也。”

《医学三字绎·咳嗽》:“《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

四、哮病(支气管炎发病、支气管哮喘等疾参照)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证型1:寒哮

辨证依据: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窒,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白色粘痰,口不渴,形寒怕冷,恶寒,喷嚏,流涕,舌苔白滑,脉弦紧。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哮病”范畴,属寒哮;病位在肺,病性为虚实夹杂;是因“伏痰”或寒邪侵犯,邪气触动停积之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壅塞于气道,气道狭窄挛急,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喘促,痰气相互搏击而致痰鸣有声。故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痰少咳吐不爽,白色粘痰,口不渴,形寒怕冷,为寒邪为病之侯;恶寒,喷嚏,流涕等为风寒之邪为病之候;舌苔白滑,脉弦紧主表、寒。故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喘病”鉴别;哮病与喘病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喘以气息言,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要特征;哮以声响言,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临床特征。哮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证并发于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

射干12克 麻黄12克 生姜12克 细辛紫菀 款冬花各9克 五味子6克 大枣9克 半夏9克

本方用射干、麻黄宜肺平喘,豁痰利咽;细辛、半夏、生姜温肺蠲饮降逆;紫菀、款冬花、甘草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和中。

证型2:·热哮

辨证依据: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张口抬肩,咳呛阵作,咯痰色黄,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哮病”范畴,属热哮;病位在肺,病性为虚实夹杂;是因“伏痰”或热邪侵犯,邪气触动停积之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壅塞于气道,气道狭窄挛急,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喘促,痰气相互搏击而致痰鸣有声。故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咯痰色黄,粘浊稠厚,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为热邪为病之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风热之邪为病之象。故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喘病”鉴别;哮病与喘病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喘以气息言,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要特征;哮以声响言,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临床特征。哮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证并发于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

白果10克、麻黄6克、苏子12克、甘草3克、款冬花10克、杏仁6克、桑白皮10克、黄芩6克、半夏10克。

方用麻黄、杏仁宣降肺气以平喘;黄芩、桑白皮清肺热而止咳平喘;半夏、款冬花、苏子化痰止咳,降逆平喘;白果敛肺气以定喘,且可防麻黄过于耗散之弊;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宣、清、降俱备,共奏清热化痰,宣降肺气,平喘定哮之功。

查房内容:

元代朱丹溪才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不仅把本病从笼统的“喘鸣”、“上气”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病名,而且确定了本病的施治要领。

哮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邪气触动停积之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壅塞于气道,气道狭窄挛急,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喘促,痰气相互搏击而致痰鸣有声。《证治汇补·哮病》说:“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医学实在易·哮证》也认为哮病为邪气与伏痰“狼狈相因,窒塞关隘,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驹有声。”由此可知,哮病发作时的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以邪实为主。由于病因不同,体质差异,又有寒哮、热哮之分。哮因寒诱发,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若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发为热哮。或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则为寒包火证。寒痰内郁化热,寒哮亦可转化为热哮。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喘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

《医宗必读·喘》:“喘者,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不能抬肩,但肺壅不能下。哮者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三证极当详辨。”

《证治汇补·哮病》说:“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五、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肺气肿等疾病参照)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为病理改变,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甚至出现昏迷,喘脱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证型1:风寒内饮

辨证依据: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恶寒,周身酸楚,口干不欲饮,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肺胀”范畴,属风寒内饮证;病位在肺,病性为本虚标实;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表卫外,风寒之邪从口鼻、皮毛入侵,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故见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恶寒,面色青黯,为风寒之邪为病 ,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为风寒之为病之舌脉,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哮病、喘病”鉴别;肺胀与哮病、喘病均以咳逆上气,喘满为主症,有其类似之处,其区别如下。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且以夜间发作多见;肺胀是包括哮病在内的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归而成,每次因外感诱发为逐渐加重,经治疗后逐渐缓解,发作时痰瘀阻痹的症状较明显,两病有显著的不同。喘病喘病是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常为某些疾病的重要主症和治疗的重点。但肺胀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喘咳上气,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

治法:温肺散寒,降逆涤痰。

方药:小青龙汤。

炙麻黄15g、桂枝9g、五味子9g、干姜9-15g、制半夏30g、白芍30g,细辛6-9g、甘草9g

方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温肺散寒化饮;半夏、甘草祛痰降逆;佐白芍、五味子收敛肺气,使散中有收。

证型2:肺肾气虚

辨证依据: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如白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肺胀”范畴,属肺肾气虚证;病位在肺,病性为虚;年老体虚,肺肾俱不足,体虚不能卫外,感邪后正不胜邪而病益重,反复罹病而正更虚,如是循环不已,促使肺胀形成。病变首先在肺,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表卫外,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每多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久则肺虚,主气功能失常。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伤及肾,肾气衰惫,摄纳无权,则气短不续,动则益甚。且肾主水,肾阳衰微,则气不化水,水邪泛溢则肿,水凌心肺则喘咳心悸。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辅佐心脏运行血脉,肺虚治节失职,则血行涩滞,循环不利,血瘀肺脉。心阳根于命门真火,肾阳不振,进一步导致心肾阳衰。故见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如白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为肺肾气虚之侯,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哮病、喘病”鉴别;肺胀与哮病、喘病均以咳逆上气,喘满为主症,有其类似之处,其区别如下。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且以夜间发作多见;肺胀是包括哮病在内的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归而成,每次因外感诱发为逐渐加重,经治疗后逐渐缓解,发作时痰瘀阻痹的症状较明显,两病有显著的不同。喘病喘病是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常为某些疾病的重要主症和治疗的重点。但肺胀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喘咳上气,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减。

人参30g、黄芪30g、茯苓18g、甘草10g蛤蚧18g、五味子12g干姜12g、半夏12g厚朴12g、陈皮12g

方中用人参、黄芪、茯苓、甘草补益肺脾之气;蛤蚧、五味子补肺纳肾;干姜、半夏温肺化饮;厚朴、陈皮行气消痰,降逆平喘。

证型3:·阳虚水泛

辨证依据:面浮,下肢肿,甚或一身悉肿,脘痞腹胀,或腹满有水,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结代。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肺胀”范畴,属阳虚水泛证;病位在肺,病性为虚;年老肺肾阳虚,虚不能卫外,感邪后正不胜邪而病益重,反复罹病而正更虚,如是循环不已,促使肺胀形成。病变首先在肺,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表卫外,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每多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久则肺虚,主气功能失常。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伤及肾,肾气衰惫,摄纳无权,则气短不续,动则益甚。且肾主水,肾阳衰微,则气不化水,水邪泛溢则肿,故见面浮,下肢肿,脘痞腹胀,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结代为阳虚为病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哮病、喘病”鉴别;肺胀与哮病、喘病均以咳逆上气,喘满为主症,有其类似之处,其区别如下。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且以夜间发作多见;肺胀是包括哮病在内的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归而成,每次因外感诱发为逐渐加重,经治疗后逐渐缓解,发作时痰瘀阻痹的症状较明显,两病有显著的不同。喘病喘病是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常为某些疾病的重要主症和治疗的重点。但肺胀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喘咳上气,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

治法:温阳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制附片35g、桂枝15g茯苓25g、白术25g、猪苓18g、泽泻18g、生姜12g白芍12g

方中用附子、桂枝温阳化气以行水;茯苓、白术、猪苓、泽泻、生姜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阳。

查房内容:

肺胀的病名首见于《内经》。《灵枢·胀论》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说:“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指出了本病虚满的基本性质和典型症状。

基本病机是肺之体用俱损,呼吸机能错乱,气壅于胸,滞留于肺,痰瘀阻结肺管气道,导致肺体胀满,张缩无力,而成肺胀。如内有停饮,又复感风寒,则可成为外寒内饮证。感受风热或痰郁化热,可表现为痰热证。痰浊壅盛,或痰热内扰,蒙蔽心窍,心神失主,则意识朦胧、嗜睡甚至昏迷;痰热内闭,热邪耗灼营阴,肝肾失养,阴虚火旺,肝火挟痰上扰,气逆痰升,肝风内动则发生肢颤,抽搐;痰热迫血妄行,则动血而致出血。亦可因气虚日甚,气不摄血而致出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阴损及阳,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成为阳虚水泛证;阳虚至极,出现肢冷、汗出、脉微弱等元阳欲脱现象。

【文献摘要】

《素问,大奇论》:“肺之壅,喘而两肤满。”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

《诸病源候论·上气鸣息候》:“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上气喘逆鸣息不通。”

《圣济总录·肺胀》:“其证气胀满,膨膨而咳喘”

六、心悸 (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参照)

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证型1、水饮凌心

辨证依据: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形寒肢冷,眩晕,恶心呕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脉沉细。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心悸”范畴,属水饮凌心证;病位在心,病性属实;是因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主治节,心脉运行不畅。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气郁化火,致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致心神失养,心神动摇,悸动不安,故见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形寒肢冷;舌淡苔滑,脉沉细为水饮内停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胸痹心痛”鉴别;胸痹心痛患者也可伴见心悸的症状,如表现为心慌不安,脉结或代,但以胸闷心痛为主症。此外,胸痹心痛中的真心痛,以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牵及肩胛两背为主症,并常伴较突出的心悸症状,脉或数,或迟,或脉律不齐,常因劳累、感寒、饱餐、情绪波动等而诱发,多呈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剧烈不止,唇甲紫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直到晕厥,病情危笃。因此,在胸痹心痛中心悸应视为胸痹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中的一个次要症状,而与以心悸为主症的心悸病证有所不同。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茯苓(12g) 桂枝(9g) 白术(9g) 甘草(6g)

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炙甘草通阳化气;白术健脾祛湿。兼见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皮和胃降逆止呕;尿少肢肿,加泽泻、猪苓、防己、大腹皮、车前子利水渗湿;兼见水湿上凌于肺,肺失宣降,出现咳喘,加杏仁、桔梗以开宜肺气,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利水;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丹参活血化瘀。

证型2、·心血瘀阻

辨证依据: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脉涩。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心悸”范畴,属心血瘀阻证;病位在心,病性属实;是因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之气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血瘀之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舌质紫暗,脉涩为淤血内阻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胸痹心痛”鉴别;胸痹心痛患者也可伴见心悸的症状,如表现为心慌不安,脉结或代,但以胸闷心痛为主症。此外,胸痹心痛中的真心痛,以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牵及肩胛两背为主症,并常伴较突出的心悸症状,脉或数,或迟,或脉律不齐,常因劳累、感寒、饱餐、情绪波动等而诱发,多呈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剧烈不止,唇甲紫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直到晕厥,病情危笃。因此,在胸痹心痛中心悸应视为胸痹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中的一个次要症状,而与以心悸为主症的心悸病证有所不同。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

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9克,生地9克,赤芍9克,川芎6克,制香附9克,丹参9克,青皮6克,穿山甲9克,延胡9克。

方中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止痛;生地、当归养血和血。胸部窒闷不适,去生地之滋腻,加沉香、檀香、降香利气宽胸。胸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活血化瘀,通络定痛。

查房内容: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心悸的病性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如实证日久,耗伤正气,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而兼有实证表现,如临床上阴虚生内热者常兼火亢或夹痰热,阳虚不能蒸腾水湿而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气血运行滞涩而易出现气血瘀滞,瘀血与痰浊又常常互结为患。总之,本病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之证。

【文献摘要】

《素问·平人气象论》:“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素部·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七、 胸痹心痛(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参照)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

证型1、寒疑心脉

辨证依据: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感寒痛甚,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胸痹心痛”范畴,属寒疑心脉证;病位在心,病性属实;是因寒邪内侵或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人,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故症见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为寒凝心脉之象。《飞素问·举痛论》:“寒气人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胃痛”鉴别;胃痛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局部可有压痛,以胀痛、灼痛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并多伴有泛酸、嗳气、恶心、呕吐、纳呆、泄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配合B超、胃肠造影、胃镜、淀粉酶等检查,可以鉴别。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方药:当归四逆汤。

当归9克 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细辛3克 甘草6克(炙)通草6克 大枣5枚;

方以桂枝、细辛温散寒邪,通阳止痛;当归、芍药养血活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通草通利血脉;大枣健脾益气。全方共呈温经散寒,活血通痹之效。可加瓜蒌、薤白,通阳开痹。疼痛较著者,可加延胡索、郁金活血理气定痛。

证型2、·瘀血痹阻

辨证依据: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舌质暗红,苔薄,脉涩。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胸痹心痛”范畴,属瘀血痹阻证;本病病位在心,病性属虚实夹杂;是因年老体弱,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或长期肝郁,气滞血瘀,瘀滞心脉,而发本病,故症见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舌质紫暗,苔薄,脉涩为淤血阻滞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胃痛”鉴别;胃痛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局部可有压痛,以胀痛、灼痛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并多伴有泛酸、嗳气、恶心、呕吐、纳呆、泄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配合B超、胃肠造影、胃镜、淀粉酶等检查,可以鉴别。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

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

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牛膝、桔梗组成。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活血祛瘀而通血脉;柴胡、桔梗、枳壳、甘草调气疏肝;当归、生地补血调肝,活血而不耗血,理气而不伤阴。

·证型3、心阳不振

辨证依据:胸闷、心痛重,气短,心悸怔仲,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觥白,四肢欠温、肿胀,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迟。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胸痹心痛”范畴,属心阳不振证;本病病位在心,病性属虚;是因年老体虚,心肾阳虚,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故见胸闷、心痛,气短,心悸怔仲,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觥白,四肢欠温、肿胀,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迟为心肾阳虚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胃痛”鉴别;胃痛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局部可有压痛,以胀痛、灼痛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并多伴有泛酸、嗳气、恶心、呕吐、纳呆、泄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配合B超、胃肠造影、胃镜、淀粉酶等检查,可以鉴别。

治法: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方药: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

人参15g、 附子15g 桂枝10g 、炙甘草8g 干姜 10g

方中个参、附子大补元气,温补真阳;桂枝、甘草温阳化气,振奋心阳,两方共奏补益阳气;个温振心阳之功。

查房内容:

“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对本病的病因、一般症状及真心痛的表现均有记载。

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脉痹阻,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因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藏精主水等功能正常。其病性有虚实两方面,常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可交互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浊多见。但虚实两方面均以心脉痹阻不畅,不通则痛为病机关键。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血瘀、痰浊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之亏虚,其中又以心气虚、心阳虚最为常见。以上病因病机可同时并存,交互为患,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下述病变:瘀血闭阻心脉,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心阳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而表现为心动悸,脉结代,甚至脉微欲绝;心肾阳衰,水邪泛滥,凌心射肺而为咳喘、水肿,多为病情深重的表现,要注意结合有关病种相互参照,辨证论治。

【文献摘要】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素问·调经论》:“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难经·六十难》:“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八、 眩晕 (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病,以眩晕为主可参照)。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证型1、肝阳上亢

辨证依据: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眩晕”范畴,属肝阳上亢证;本病病位在肝,病性属实;是因情志内伤或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故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为肝郁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中风病”鉴别。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

天麻9克 钩藤(后下)12克 生石决明(先煎)18克 山栀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乎肝熄风;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定志。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

证型2、痰浊上蒙

辨证依据: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眩晕”范畴,属肝阳上亢证;本病病位在清窍,病性属实;是因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上蒙清窍,引起眩晕。故见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为痰饮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中风病”鉴别。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10g 白术6g 天麻6g 陈皮6g 茯苓各6g 甘草(炙)3g 生姜2片 大枣3个

方中二陈汤理气调中,燥湿祛痰;配白术补脾除湿,天麻养肝熄风;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

证型3、瘀血阻窍(脑震荡、脑外伤、出血,脑梗塞后头昏可参照)

辨证依据: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紫,脉弦涩。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眩晕”范畴,属瘀血阻窍证;本病病位在清窍,病性为实;是因(或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血不足,推动乏力,气滞血瘀,痹阻清窍,或不能上荣清窍,故发为眩晕,症见头痛,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紫,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中风病”鉴别。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

赤芍12g 川芎10g 桃仁12g 红花12g鲜姜9克 麝香0.15克(绢包)。

方中用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麝香芳香走窜,开窍散结止痛,老葱散结通阳,二者共呈开窍通阳之功;黄酒辛窜,以助血行;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配合活血化瘀、通阳散结开窍之品,以防耗伤气血。全方共呈活血化瘀、通窍活络之功。

·证型4、气血亏虚

辨证依据: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觥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眩晕”范畴,属气血亏虚证;本病病位在清窍,病性属虚;是因脾胃功能不强,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或气血衰少,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发生眩晕。症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觥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气血虚弱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中风病”鉴别。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

白术30g 茯神30g(去木)黄芪30g龙眼肉30g 酸枣仁30g 人参15g 木香15g 甘草(炙)8g

方中黄芪、人参、白术、当归健脾益气生血;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其补而不滞;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养心安神之功效。

查房内容: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

本病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而成。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肝风、痰火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文献摘要】

《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素问玄机原病式·诸风掉眩皆属肝木》:“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

《丹溪心法·头眩》:“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

九、中风病(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参照)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分证论治

『中经络』(意识障碍轻,神经损害性疾病参照)

·证型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脑出血、脑梗塞性疾病、意识障碍不重参照)

辨证依据: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中风之中经络”,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病位在“头部-清窍”,病性属实;是因脾失健运或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壅滞经脉,上蒙清窍,发为本病。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为风痰致病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 “口僻俗称吊线风”鉴别;后者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

桃仁15g 红花12g 熟地15g 当归15g 川芎12g 白芍10g 南星 12g

半夏8g 枳实10g 茯苓12g 陈皮12g 石菖蒲8g 人参12g 竹茹 8g甘草8g

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通络;涤痰汤涤痰开窍。瘀血症状突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可加重桃仁、红花等药物剂量,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证型2、气虚血瘀(老年性缺血性脑疾病、脑梗塞等疾病参照)

辨证依据: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觥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中风之中经络”,属气虚血瘀证;病位在“头部-清窍”,病性属虚;是因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脑脉失养,故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沉细为气血虚、瘀滞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痿病”鉴别;痿病以手足软弱无力、筋脉弛缓不收、肌肉萎缩为主症,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以双下肢或四肢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悯。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见于后遗症期由半身不遂而废用所致。

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方药:补阳还五汤。

黄芪120克 归尾12g 赤芍10g 地龙6g川芎6g 桃仁10g 红花10g

本方重用黄芪补气,配当归养血,合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以活血化瘀通络。

·证型3、肝阳上亢(高血压脑出血、急性颅内损伤偏瘫参照)

辨证依据: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

心热,舌质红绛,少苔,脉细弦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中风之中经络”,属肝阳上亢证;病位在“头部-清窍”,病性属实;是因急性颅脑外伤或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故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舌质红绛,少苔,脉细弦数为肝阳亢盛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痿病”鉴别;痿病以手足软弱无力、筋脉弛缓不收、肌肉萎缩为主症,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以双下肢或四肢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悯。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见于后遗症期由半身不遂而废用所致。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30克 生赭石30克 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版15克 生杭芍15克 玄参1.5克 天冬15克 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 茵陈6克 甘草4.5克

方中怀牛膝补肝肾,并引血下行;龙骨、牡蛎、代赭石镇肝潜阳;龟板、白芍、玄参、天冬滋养阴液,以制亢阳;茵陈、麦芽、川栋子清泄肝阳,条达肝气;甘草、麦芽和胃调中。

『中腑脏』(意识障碍重、神经损害重,病情重参照)

·证型1、痰热内闭清窍(阳闭)(急性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重症参照)

辨证依据: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中风之中脏腑”,属痰热内闭清窍证;病位在“头部-清窍”,病性属实;是因急性颅脑外伤,筋脉损伤出血,淤血瘀滞发热,损伤脑脉,髓海蒙蔽失清而神昏;或脾失健运或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故症见: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舌质暗淡,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痰热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厥证”鉴别;后者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羚角片9g(先煎) 霜桑叶12g 京川贝24g 鲜生地30g 双钩藤18g(后入)滁菊花12g 茯神木12g 生白芍12g 生甘草6g

羚羊角为清肝熄风主药;桑叶疏风清热;钩藤、菊花平肝熄风;生地清热凉血;白芍柔肝养血;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安宫牛黄丸可辛凉透窍。

·证型2、痰湿蒙塞心神(阴闭)(大面积脑梗塞、意识障碍重参照)

辨证依据: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缓。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中风之中脏腑”,属痰湿蒙塞心神证;病位在“头部-清窍”,病性属实;是因脾失健运或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水湿内停,壅滞经脉,痰湿上扰,上蒙清窍,发为本病。故症见: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缓为痰湿致病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痉病”鉴别;后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亦可伴神昏,但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南星 12g 半夏8g 枳实10g 茯苓12g 陈皮12g 石菖蒲8g 人参12g 竹茹 8g甘草8g

方中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燥湿化痰;胆南星、竹茹清化痰热;石菖蒲化痰开窍;人参扶助正气。苏合香丸芳香化浊,开窍醒神。

·证型3、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脱证)(重症颅脑损伤、脑梗塞、出血疾病参照)

辨证依据: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撤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中风之中脏腑”,属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证;病位在“头部-清窍”,病性属虚;是因急性颅脑外伤,筋脉损伤出血,淤血瘀滞发热,损伤脑脉,髓海蒙蔽失清而神昏;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或有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本病,故见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撤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苔白腻,脉沉微为阳气暴脱,元气衰败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痫病”鉴别;后者与中风中脏腑之脱证均有卒然昏仆的见症。而痫病为发作性疾病,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双目上视,或作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且肢体活动多正常,发病以青少年居多。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人参120g 制附片 120g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肾壮阳,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

查房内容:

《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还明确指出中风的病变部位在头部,是由气血逆而不降所致。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

中风病属内科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急性发作期尤其是中脏腑的闭证与脱证要以开闭、固脱为要,可配合以下治法,病情严重者应积极配合西医救治。后遗症期可配合下列外治法,以促进康复。

十、胃痛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参照)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

证型1、·饮食停滞

辨证依据: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胃痛”范畴,属饮食停滞证;病位在“胃脘部”,病性属实;是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致使胃气失和,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饮酒如浆,则伤脾碍胃,蕴湿生热,阻滞气机,以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症见: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有力为饮食内阻湿热内生之象。故《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医学正传,胃脘痛》曰:“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爝,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心痛”鉴别;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胃痛多发生于青壮年,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其位置相对较低,疼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痛势一般不剧,其痛与饮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病症状;心痛多发生于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对较高,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

焦山楂60g、六神曲(炒)20g、半夏(制)20g、茯苓20g、陈皮10g、连翘10g、炒莱菔子10g、炒麦芽10g

本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健胃下气;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和胃,化湿理气;连翘散结清热,共奏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本方为治疗饮食停滞的通用方,均可加入谷芽、麦芽、隔山消、鸡内金等味。

证型2、·肝胃郁热.

辨证依据: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胃痛”范畴,属肝胃郁热证;病位在“胃脘部”,病性属实;是因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胃气阻滞,即发为胃痛。《杂病源流犀烛,胃病源流》谓:“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而痛。故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为肝郁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胁痛”鉴别;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中。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柴胡10g、当归12g、白芍10g、薄荷8g丹皮10g、栀子12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8g、生姜10g 黄连10g吴茱萸15g

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解郁柔肝止痛,丹皮、栀子清肝泄热,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和中健胃。左金丸中黄连清泄胃火,吴茱萸辛散肝郁,以补原方之未备。

查房内容:

古典医籍中对本病的论述始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痛,食饮不下。”

本病病因,初则多由外邪、饮食、情志不遂所致,病因多单一,病机也单纯,常见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证候,表现为实证;久则常见由实转虚,如寒邪日久损伤脾阳,热邪日久耗伤胃阴,多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证候,则属虚证。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皆可形成虚实并见证,如胃热兼有阴虚,脾胃阳虚兼见内寒,以及兼夹瘀、食、气滞、痰饮等。本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也与胆肾有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

【文献摘要】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疰,变乱肠胃,发为疼痛,属不内外因。”

十一、 腹痛 (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等,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参照)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证型1、·湿热积滞(急性胰腺炎可参照)

辨证依据:腹部胀痛,痞满拒按,胸闷不舒,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腹痛”范畴,证型为“湿热积滞”,病位在脘腹,病性属实;是因暴饮暴食、恣食肥甘厚腻辛辣食物,酿生湿热,或内伤暑热、外感湿热,郁久化热,热结于肠,腑气不通,发为腹痛。故见腹部胀痛,痞满拒按;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邪为病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真心痛”鉴别;后者疼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疼痛突然发生而剧烈,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可由饮酒饱食诱发,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身寒肢冷,“手足青至节”,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

方药:大承气汤。

大黄12克 厚朴15克 枳实12克 芒消9克

方中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散结;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四味相合,有峻下热结之功。

·证型2、饮食停滞(急性胃肠炎可参照)

辨证依据: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舌苔厚腻,脉滑。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腹痛”范畴,证型为“饮食停滞”,病位在胃肠,病性属实;是因饮食所伤、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气机阻滞,而发生腹痛。如《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故见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为食积、化热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真心痛”鉴别;后者疼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疼痛突然发生而剧烈,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可由饮酒饱食诱发,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身寒肢冷,“手足青至节”,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

大黄12g 枳实15g 神曲15g 茯苓12g黄芩10g黄连6g白术6g 泽泻6g

方中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和胃。尚可加木香、莱菔子、槟榔以助消食理气之力。

·证型3、气机郁滞(肝胆疾病腹痛可参照)

辨证依据:脘腹疼痛,胀满不舒,痛引两胁,时聚时散,攻窜不定,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苔薄白,脉弦。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腹痛”范畴,证型为“气机郁滞证”,病位在脘腹,病性属实;是因情志失调抑郁恼怒,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或忧思伤脾,或肝郁克脾,肝脾不和,气机不利,引起脏腑经络气血郁滞,引起腹痛。如《证治汇补·腹痛》谓:“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人腹。”故见脘腹疼痛,胀满不舒,痛引两胁,时聚时散,攻窜不定,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苔薄白,脉弦为气机郁滞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真心痛”鉴别;后者疼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疼痛突然发生而剧烈,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可由饮酒饱食诱发,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身寒肢冷,“手足青至节”,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陈皮12g柴胡12g 川芎 9g枳壳9g芍药9g 甘草(炙)3g 香附9g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

证型4、瘀血阻滞(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参照)

辨证依据:腹痛如锥如刺,痛势较剧,痛处固定而拒按,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腹痛”范畴,证型为“淤血阻滞”,病位在胃肠,病性属实;是因跌仆损伤致络脉瘀阻,或腹部手术后,血络受损,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阻、而成腹痛。《血证论·瘀血》云:“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瘀血在下焦,则季胁、少腹胀满刺痛,大便色黑。”故见腹痛如锥如刺,痛势较剧,腹内或有结块,痛处固定而拒按;舌质紫暗,脉细涩为淤血阻滞为病之舌脉,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真心痛”鉴别;后者疼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疼痛突然发生而剧烈,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可由饮酒饱食诱发,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身寒肢冷,“手足青至节”,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15g 干姜12g 延胡索6g 没药9g 当归12g 川芎12g 官桂9g 赤芍9g 蒲黄12g 五灵脂12g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等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小茴、肉桂、干姜温经止痛。

·证型5、中虚脏寒(老年性肠梗阻可参照)

辨证依据:腹痛绵绵,时作时止,腹胀,呃逆,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大便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腹痛”范畴,证型为“中虚脏寒”,病位在胃肠,病性属虚;是因老年脾肾阳气衰惫,或久病伤及肾阳,而致肾阳虚衰,致脏腑经络失养,阴寒内生,寒阻气滞而生腹痛。正如《诸病源候论·久腹痛》所说:“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发则肠鸣而腹绞痛,谓之寒中。”故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为阳虚、气血不足之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为阳气虚弱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真心痛”鉴别;后者疼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疼痛突然发生而剧烈,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可由饮酒饱食诱发,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身寒肢冷,“手足青至节”,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

桂枝12g甘草(炙)9g 大枣18g芍药18g 生姜12g饴糖30g

方中桂枝、饴糖、生姜、大枣温中补虚,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尚可加黄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气健脾之力,加吴茱萸、千姜、川椒、乌药等助散寒理气之功;

查房内容: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论述颇详,并提出了虚证和实证的辨证要点,如谓:“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痛的病因病机,不外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等六个方面,但其间常常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因为病,或相兼为病,病变复杂。如寒邪客久,郁而化热,可致热邪内结腹痛;气滞日久,可成血瘀腹痛等。腹痛的部位在腹部,脏腑病位或在脾,或在肠,或在气在血,或在经脉,需视具体病情而定,所在不一。形成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不通则痛。

【文献摘要】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溜,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其后。”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十二、 胁痛(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胁肋外伤以及肋间神经痛等可参照)

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

分证论治

·证型1、肝气郁结(肝、胆、胰腺疾病可参照)

辨证依据: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胁痛”,证型为“肝气郁结”,病位在肝,病性属实;是因情志不舒,或抑郁,或暴怒气逆,致肝脉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发为胁痛。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说:“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故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舌苔薄白,脉弦为气郁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胸痛”鉴别;胸痛与胁痛均可表现为胸部的疼痛;不过胁痛部位在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而胸痛部位则在整个胸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

陈皮12g柴胡12g 川芎 9g枳壳9g芍药9g 甘草(炙)3g 香附9g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枳壳、陈皮理气除胀,川芎活血行气通络,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止痛之功。

·证型2、瘀血阻络(胸壁挫伤、肋间神经痛可参照)

辨证依据: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胁痛”,证型为“瘀血阻络证”,病位在上腹,病性属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致肝郁气滞,可以及血,久则引起血行不畅而瘀血停留,或跌仆闪挫,伤及筋脉,血溢脉外,阻滞经络,致瘀血阻滞胁络,不通则痛,而成胁痛,症见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为淤血内阻之象,故诊断;如《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曰:“久病在络,气血皆窒。”《类证治裁·胁痛》谓:“血瘀者,跌仆闪挫,恶血停留,按之痛甚。”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胸痛”鉴别;胸痛与胁痛均可表现为胸部的疼痛;不过胁痛部位在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而胸痛部位则在整个胸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

当归15g 生地12g 桃仁12g 红花9g 枳壳9g 赤芍9g 柴胡6g 甘草6g 桔梗9g 川芎9g 牛膝12g

方用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而养血,柴胡行气疏肝,桔梗开肺气,枳壳行气宽中,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若瘀血严重,有明显外伤史者,应以逐瘀为主,方选复元活血汤。方以大黄、桃仁、红花、穿山甲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当归养血祛瘀,柴胡疏肝理气,天花粉消肿化痰,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还可加三七粉另服,以助祛瘀生新之效。

·证型3、湿热蕴结(胆囊炎、胆结石可参照)

辨证依据: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引及肩背,伴有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干口苦,腹胀尿少,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胁痛”,证型为“湿热蕴结”;病位在上腹,病性属实;是因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肝胆,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蕴热,内外之湿热,蕴结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而成胁痛。《素问·刺热论篇》说:‘‘肝热病者,……胁满痛。”故见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引及肩背,伴有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干口苦,腹胀尿少;舌苔黄腻,脉弦滑为湿热之邪为病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胸痛”鉴别;胸痛与胁痛均可表现为胸部的疼痛;不过胁痛部位在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而胸痛部位则在整个胸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

方药:龙胆泻肝汤。

黄芩12g 柴胡8g 甘草6g人参 12g天门冬12g 黄连9g 知母9g,龙胆草15g 山栀子15g 麦门冬15g 五味子12g

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泄火,柴胡疏肝理气,木通、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养血清热益肝。可酌加郁金、半夏、青皮、川栋子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若便秘,腹胀满者为热重于湿,肠中津液耗伤,可加大黄、芒硝以泄热通便存阴。若白睛发黄,尿黄,发热口渴者,可加茵陈、黄柏、金钱草以清热除湿,利胆退黄。久延不愈者,可加三棱、莪术、丹参、当归尾等活血化瘀。对于湿热蕴结的胁痛,祛邪务必要早,除邪务尽,以防湿热胶固,酿成热毒,导致治疗的困难。

查房内容:

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是肝胆的病变。如《素问·热论篇》曰:“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素问·刺热论篇》谓:“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

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病机转化较为复杂,既可由实转虚,又可由虚转实,而成虚实并见之证;既可气滞及血,又可血瘀阻气,以致气血同病。胁痛的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

【文献摘要】

《素问·脏气法时沦篇》:“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丹溪心法·胁痛》:“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

十三、 胆胀(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等相似,临床上见有以右胁胀痛、反复发作为主症的疾病,均可参考)

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证型1、肝郁气滞

辨证依据:右上腹绞痛阵作,疼痛向肩背放射,每因情志之变动加剧,饮食减少,口苦、嗳气、恶心、呕吐,轻度发热恶寒。舌稍红苔腻,脉弦紧。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胆胀”范畴,属肝郁气滞证;病位在肝,病性属实;是因情志不舒,肝气失于条达,胆汁排泄不畅,故有右上腹绞痛阵作、疼痛向肩背放射、每因情志之变动加剧;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可有饮食减少、口苦、嗳气、恶心、呕吐;肝胆郁滞化热,则伴轻度发热恶寒;舌苔薄腻、脉弦紧为肝胆气滞之象。

鉴别诊断:本部需与“真心痛”鉴别;二者皆可突然发生,疼痛剧烈,而真心痛则预后凶险,故需仔细鉴别。真心痛疼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疼痛突然发生而剧烈,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可由饮酒饱食诱发,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身寒肢冷,“手足青至节”,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胆胀疼痛则在右胁,痛势多较轻,可由过食肥腻诱发,常伴恶心口苦,嗳气等胆胃气逆之症,B超等胆系检查可见异常。

治则: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方药: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味。

柴胡6克 白芍9克 枳壳15克 大黄9克 黄芩9克 半夏9克

郁金9克 金钱草30克 香附9克 川楝子9克 延胡索9克 甘草6克

证型2.“湿热熏蒸”

辨证依据:持续性右上腹胀痛或绞痛,痛引肩背,发热畏寒发作,胸闷纳呆,泛恶呕逆,口苦咽于。舌苔黄腻,脉弦紧。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胆胀”范畴,属湿热熏蒸证;病位在肝,病性属实;是因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有持续性右上腹胀痛或绞痛;胆经行于身体之侧,故痛引肩背;湿热内结,邪热炽盛,故有发热畏寒;湿热中阻,脾胃受困,故见胸闷纳呆、泛恶呕逆、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脉弦紧是为肝胆湿热之象。

鉴别诊断:本部需与“真心痛”鉴别;二者皆可突然发生,疼痛剧烈,而真心痛则预后凶险,故需仔细鉴别。真心痛疼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疼痛突然发生而剧烈,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可由饮酒饱食诱发,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身寒肢冷,“手足青至节”,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胆胀疼痛则在右胁,痛势多较轻,可由过食肥腻诱发,常伴恶心口苦,嗳气等胆胃气逆之症,B超等胆系检查可见异常。

治则:清利肝胆,化湿排石。

方药:三金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金钱草30克海金砂12克郁金9克鸡内金6克茵陈15克黄芩9克栀子9克虎杖根9克枳壳9克木香9克延胡索9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高热畏寒者,加柴胡9克、蒲公英30克,以清热;恶心呕吐、口音咽干者,加左金丸9克,以降逆止呕;大便不爽或便秘者,加生大黄9克、芒硝15克,以泻火通便。

上级医生查房内容:

文献论述:胆胀病始见于《内经》。《灵枢·胀论》载:“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不仅提出了病名,而且对症状描述也很准确。《伤寒论》中虽无胆胀之名,但其所论述的一些症状,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的“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 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是辨治之大法 针对该病肝郁气滞,胆失通降的基本病机特点,本病当以“疏肝解郁,利胆排石”为治疗原则。辨证时必须抓住“肝气郁滞,胆失通降”这一病机本质特征,重视肝胆的关系,顺应肝之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以升发为顺治,胆之“以通降下行为顺,滞塞上逆为病”生理特征,恢复肝气疏泄有度,胆腑通降正常,胆汁涓涓入肠,以助脾胃消化之功能。肝郁解,胆道利,热清湿化,痰消瘀散,脾胃调和,升降复常,诸证立除。疏肝是针对肝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滞而设;利胆是针对胆之排泄不畅、湿热内蕴而立。疏肝与利胆,相辅相成。肝气升发、疏泄有助于胆腑疏利、通降;胆气通降,有助于肝气得升发条达,不致郁遏。疏肝本身可以利胆,疏肝可以条达肝气,肝胆表里相和,升降正常,则能运脾和胃,畅达气血,疏利三焦。

十三鼓胀 (肝硬化腹水,其中包括肝炎后性、血吸虫性、胆汁性、营养性、中毒性等肝硬化之腹水期。其它如腹腔内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若出现鼓胀证候,亦可参考)

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证型1、气滞湿阻(胆道、腹部梗阻性疾病之腹胀疾病参照)

辨证依据: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嗳气后稍减,尿量减少,舌白腻,脉弦细。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鼓胀”范畴,证型属“气滞湿阻”,病位在肝脾,病性属实;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是因情志所伤、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则血液运行不畅,以致肝之脉络为瘀血所阻滞。同时,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以致气滞、血瘀交阻,水停腹中,形成鼓胀。故见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嗳气后稍减,尿量减少;舌白腻,脉弦细为肝郁、湿阻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水肿”鉴别;水肿病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腹水,因此需与鼓胀鉴别。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等。病机主要是肺失宜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其症状是先出现眼睑、头面或下肢浮肿,渐次出现四肢及全身浮肿,病情严重时才出现腹部胀大,腹壁无青筋暴露。鼓胀病因主要是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黄疸、积证,脾虚等。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临床上鼓胀先出现腹部胀大,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腹壁多有青筋暴露。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利水。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柴胡10g、枳壳12g、芍药12g、川芎8g、香附12g 白术12g、茯苓14g、猪苓8g、泽泻 8g 桂枝 8g 苍术12g、厚朴12g、陈皮8g

方中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香附疏肝理气解郁;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健脾利水;桂枝辛温通阳,助膀胱之气化而增强利水乏力;苍术、厚朴、陈皮健脾理气除湿。

证型2、脾肾阳虚(肝硬化、肝癌中后期可参照)

辨证依据: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撑胀不甚,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胸脘满闷,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尿少腿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厚腻水滑,脉沉弱。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鼓胀”范畴,证型属“脾肾阳虚”,病位在脾肾,病性属虚;是因肾主气化,脾主运化,久病或年老体弱,或劳欲过度,造成脾肾阳气亏虚,脾虚则运化失职,清气不升,清浊相混,水湿停聚;肾虚则膀胱气化无权,水不得泄而内停,则即引发、加重鼓胀。故见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撑胀不甚,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胸脘满闷,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尿少腿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厚腻,脉沉弱为脾肾阳虚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水肿”鉴别;水肿病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腹水,因此需与鼓胀鉴别。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等。病机主要是肺失宜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其症状是先出现眼睑、头面或下肢浮肿,渐次出现四肢及全身浮肿,病情严重时才出现腹部胀大,腹壁无青筋暴露。鼓胀病因主要是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黄疸、积证,脾虚等。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临床上鼓胀先出现腹部胀大,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腹壁多有青筋暴露。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济生肾气丸。

人参30g 、白术18g、干姜(炮)18g、附子(炮.去皮脐)25g,炙甘草,4g 泽泻8g 肉桂30g 赤茯苓35g 猪苓35g

附子理中丸方用附子、干姜温中散寒;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除湿。五苓散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尿;白术苦温健脾燥湿;桂枝辛温通阳化气。济生肾气丸中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熟地、山茱萸、山药、牛膝滋肾填精;茯苓、泽泻、车前子利尿消肿;丹皮活血化瘀。

证型3、·鼓胀出血(肝硬化、肝癌晚期出血疾病可参照)

辨证依据:轻者齿鼻出血,重者病势突变,大量吐血或便血,脘腹胀满,胃脘不适,吐血鲜红或大便油黑,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鼓胀”范畴,证型属“鼓胀出血”,病位在肝脾肾,病性属虚;是因是因肝主疏泄,肾主气化,脾主运化,久病或年老体弱,或劳欲过度,造成肝脾肾阳气亏虚,运化失职,膀胱气化无权,水不得泄,清气不升,清浊相混,水湿停聚;水湿之邪,郁久化热,则引引动肝风,迫血妄行,络伤血溢,故见:轻者齿鼻出血,重者病势突变,大量吐血或便血,脘腹胀满,胃脘不适,吐血鲜红或大便油黑;舌红苔黄,脉弦数为郁久化热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水肿”鉴别;水肿病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腹水,因此需与鼓胀鉴别。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等。病机主要是肺失宜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其症状是先出现眼睑、头面或下肢浮肿,渐次出现四肢及全身浮肿,病情严重时才出现腹部胀大,腹壁无青筋暴露。鼓胀病因主要是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黄疸、积证,脾虚等。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临床上鼓胀先出现腹部胀大,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腹壁多有青筋暴露。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

大黄10克 黄连6g 黄芩6g 大蓟8g 小蓟8g 柏叶8g 荷叶8g 茅根8g 茜根8g 山栀 8g牡丹皮8g 棕榈皮8g

泻心汤中大黄、黄连、黄芩大苦大寒,清胃泻火;十灰散凉血化瘀止血。酌加参三七化瘀止血;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汗出肢冷,可急用独参汤以扶正救脱。还应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

·证型4、鼓胀神昏(肝硬化、肝癌晚期“肝昏迷”可参照)

辨证依据:神志昏迷,高热烦躁,怒目狂叫,或手足抽搐,口臭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鼓胀”范畴,证型属“鼓胀神昏”,病位在肝脾肾,病性属虚;是因是因肝主疏泄,肾主气化,脾主运化,久病或年老体弱,或劳欲过度,造成肝脾肾阳气亏虚,运化失职,膀胱气化无权,水不得泄,清气不升,清浊相混,水湿停聚;水湿之邪,郁久化热,则上扰、蒙闭心神,故见神志昏迷,高热烦躁,怒目狂叫,手足抽搐,口臭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为郁久化热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水肿”鉴别;水肿病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腹水,因此需与鼓胀鉴别。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等。病机主要是肺失宜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其症状是先出现眼睑、头面或下肢浮肿,渐次出现四肢及全身浮肿,病情严重时才出现腹部胀大,腹壁无青筋暴露。鼓胀病因主要是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黄疸、积证,脾虚等。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临床上鼓胀先出现腹部胀大,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腹壁多有青筋暴露。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或用醒脑静注射液。

上方皆为清心开窍之剂,皆适用于上述高热,神昏,抽风诸症,然也各有侧重,热势尤盛,内陷心包者,选用安宫牛黄丸;痰热内闭,昏迷较深者,选用至宝丹;抽搐痉厥较甚者,选用紫雪丹。可用醒脑静注射液40-60nd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连续1-2周。若症见神情淡漠呆滞,口中秽气,舌淡苔浊腻,脉弦细者,当治以化浊开窍,选用苏合香丸、玉枢丹等。若病情进一步恶化,症见昏睡不醒,汗出肢冷,双手撮空,不时抖动,脉微欲绝,此乃气阴耗竭,元气将绝的脱证,可依据病情急用生脉注射液静滴及参附牡蛎汤急煎,敛阴固脱。并应中西医结合积极抢救。

查房内容:

本病最早见于《内经》,对其病名、症状、治疗法则等都有了概括的认识。如《灵枢·水胀》记载其症状有“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

在鼓胀的病变过程中,肝脾肾二脏常相互影响,肝郁而乘脾,土壅则木郁,肝脾久病则伤肾,肾伤则火不生土或水不涵木。同时气、血、水也常相因为病,气滞则血瘀,血不利而为水,水阻则气滞;反之亦然。气血水结于腹中,水湿不化,久则实者愈实;邪气不断残正气,使正气日渐虚弱,久则虚者愈虚,故本虚标实,虚实并见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晚期水湿之邪,郁久化热,则可发生内扰或蒙闭心神,引动肝风,迫血妄行,络伤血溢之变。总之,鼓胀的病变部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文献摘要】

《素问·腹中论篇》:“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灵枢·水胀》:“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十四、水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出现的水肿,可参考)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证型1、水湿浸渍

辨证依据: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腹胀,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水肿”范畴,证型属“水湿浸溃”,病位在肺脾肾,病性属实;因脾喜燥而恶湿,是因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脾气受困;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使脾为湿困,而失其运化之职,致水湿停聚不行,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故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腹胀,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为水湿为病之象,故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鼓胀”鉴别。水肿病是指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和腹水;鼓胀以腹水为主,但也可出现四肢,甚则全身浮肿,因此本病需与鼓胀病鉴别。鼓胀的病因主要是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黄疽、积证等。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临床上鼓胀先出现腹部胀大,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腹壁多有青筋暴露。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等。病机主要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其症状是先出现眼睑、头面或下肢浮肿,渐次出现四肢及全身浮肿,病情严重时才出现腹部胀大,而腹壁无青筋暴露。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胃苓汤合五皮饮。

白术15g、茯苓12g 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0g 猪苓8g、泽泻12g 肉桂12g桑白皮10、大腹皮10g、 茯苓皮10g、生姜皮8g

前方以白术、茯苓健脾化湿,苍术、厚朴、陈皮健脾燥湿,猪苓、泽泻利尿消肿,肉桂温阳化气行水;后方以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健脾化湿,行气利水。

证型2、·肾阳衰微

辨证依据: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咣白或灰滞,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水肿”范畴,证型属“肾阳衰微”,病位在肾,病性属虚;肾者水脏,主津液。”生育不节,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以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引起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而成水肿。故见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咣白或灰滞;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肾阳衰惫之象,故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鼓胀”鉴别。水肿病是指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和腹水;鼓胀以腹水为主,但也可出现四肢,甚则全身浮肿,因此本病需与鼓胀病鉴别。

鼓胀的病因主要是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黄疽、积证等。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临床上鼓胀先出现腹部胀大,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腹壁多有青筋暴露。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等。病机主要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其症状是先出现眼睑、头面或下肢浮肿,渐次出现四肢及全身浮肿,病情严重时才出现腹部胀大,而腹壁无青筋暴露。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熟地黄20g 山茱萸(制)15g 牡丹皮12g 山药12g 茯苓18g 泽泻12g 肉桂20g 附子(制)25g 牛膝40g 车前子40g 芍药12g 白术12g 生姜10g

肾为水火之脏,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用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两药配合,则补水中之火,温肾中之阳气;用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生姜温散水寒之气;白芍开阴结,利小便,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

查房内容:

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灵枢,水胀》篇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基本病机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在发病机理上,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肺脾之病水肿,久必及肾,导致肾虚而使水肿加重;肾阳虚衰,火不暖土,则脾阳也虚,土不制水,则使水肿更甚;肾虚水泛,上逆犯肺,则肺气不降,失其宣降通调之功能,而加重水肿。因外邪、疮毒、湿热所致的水肿,病位多在肺脾;因内伤所致的水肿,病位多在脾肾。因此,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发病,是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诚如《景岳全书·肿胀》所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文献摘要】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平治于权衡,去苑陈整,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素问·水热穴论篇》:“勇而劳甚则肾污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人于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

十六:淋证(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乳糜尿等参照)

定义:是指因饮食劳倦、湿热侵袭而致的以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为主要病机,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证型1、热淋(泌尿系感染疾病参照)

辨证依据:小便频急短涩,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口苦,呕恶,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淋证”范畴,属“热淋”,病位在肾与膀胱,病性属实;是因素体肥胖或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过度,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湿热秽浊毒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或肝胆湿热下注皆可使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固见小便频急短涩,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肝经下涉少腹,可见少腹拘急胀痛,寒热、口苦、呕恶为肝为湿热所犯而出现的半表半里之症,苔黄腻,脉滑数,主湿热之证。症、舌、脉相符,诊断成立。

【鉴别诊断】

癃闭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癃闭相似,但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而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

大黄6g 、瞿麦10g 、扁蓄10g、车前子10g、木通10g、山栀子8g、甘草6g,滑石12g

本方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其中木通、篇蓄、瞿麦、滑石利尿通淋,大黄、山栀、甘草梢清热解毒。若大便秘结,腹胀者,可重用生大黄,并加枳实以通腑泄热;若腹满便溏,则去大黄;若伴见寒热,口苦,呕恶者,可合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若湿热伤阴者,去大黄,加生地、牛膝、白茅根以养阴清热;若小腹胀满,加乌药、川栋子行气止痛;若热毒弥漫三焦,人营人血,又当急则治标,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以清热泻火解毒;若头身疼痛,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有表证者,加柴胡、金银花、连翘等宣透热邪。

证型2、石淋(泌尿系结石疾病参照)

辨证依据: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痛引少腹,连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淋证”范畴,属“石淋”,病位在肾与膀胱,病性属实;是因素体肥胖或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过度,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湿热秽浊毒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或肝胆湿热下注皆可使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日积月累,结成砂石,固见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肝经下涉少腹,可见少腹拘急,连击外阴;苔黄腻,脉滑数,主湿热之证。若久病耗伤气血,可见面色少华,精神萎顿,少气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脉细而弱为气血匮乏虚弱之象。症、舌、脉相符,诊断成立。

【鉴别诊断】

癃闭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癃闭相似,但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而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

治法:清热利尿,通淋排石。

方药:石韦散。

石韦10g瞿麦8g 滑石20g 车前子15g 葵子10g

方中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以加强排石消坚的作用。若腰腹绞痛者,可加芍药、甘草以缓急止痛;若见尿中带血,可加小蓟、生地、藕节以凉血止血;尿中有血条血块者,加川牛膝、赤芍、血竭以活血祛瘀;若兼有发热,可加蒲公英、黄柏、大黄以清热泻火。石淋日久,虚实并见,当标本兼治,气血亏虚者,宜二神散合八珍汤;阴液耗伤者,宜六味地黄丸合石韦散;肾阳不足者,宜金匮肾气丸合石韦散。

证型3、血淋(泌尿系癌症、结石尿血、前列腺增生尿血参照

辨证依据:实证表现为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心烦,舌苔黄,脉滑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淋证”范畴,属“血淋”,病位在肾与膀胱,病性属实;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过度,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湿热秽浊毒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或肝胆湿热下注皆可使湿热蕴结下焦,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则发为血淋,固见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舌苔黄,脉滑数主湿热。症、舌、脉相符,诊断成立。

【鉴别诊断】

癃闭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癃闭相似,但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而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

生地黄30克(洗),小蓟15克,滑石15克,木通9克,蒲黄9克(炒),藕节9克,淡竹叶9克,当归6克(酒浸),山栀子9克,炙甘草6克。

小蓟饮子方中小蓟、生地、蒲黄、藕节清热凉血止血,小蓟可重用至30g,生地以生者为宜;木通、淡竹叶通淋利小便,降心火;栀子清三焦之湿热;滑石利尿通淋;当归引血归经;生甘草梢泻火而能达茎中以止痛。若热重出血多者,可加黄芩、白茅根,重用生地;若血多痛甚者,可另服参三七、琥珀粉,以化瘀通淋止血。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热以治血淋虚证,亦可加旱莲草、阿胶、小蓟、地榆等以补虚止血。

查房内容:

文献论述: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为“淋闷”,并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

“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与开合。淋证日久不愈,热伤阴,湿伤阳,易致肾虚;肾虚日久,湿热秽浊邪毒容易侵入膀胱,引起淋证的反复发作。因此,肾虚与膀胱湿热在淋证的发生、发展及病机转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淋证有虚有实,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初病体弱及久病患者,亦可虚实并见。实证多在膀胱和肝,虚证多在肾和脾。

十九、癃闭 (尿潴留和无尿症,其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路损伤、尿道狭窄、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脊髓炎等病所出现的尿潴留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无尿症,皆可参考)。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其中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全无,病热较急者称为“闭”。癃和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是轻重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证型1、膀胱湿热

辨证依据:小便点滴不通,或量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粘,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苔根黄腻,舌质红,脉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癃闭”范畴,属“膀胱湿热”证,病位在下焦,病性属实;是因过食辛辣肥腻,酿湿生热,湿热不解,下注膀胱,或湿热素盛,肾热下移膀胱,或下阴不洁,湿热侵袭,膀胱湿热阻滞,气化不利,小便不通,或尿量极少,发为癃闭。故见小便点滴不通,或量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粘,口渴不欲饮,大便不畅;苔黄腻,舌质红,脉数为湿热为病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淋证”鉴别;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而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方药:八正散。

大黄6g 、瞿麦10g 、扁蓄10g、车前子10g、木通10g、山栀子8g、甘草6g,滑石12g

方中木通、车前子、篇蓄、瞿麦通闭利小便,山栀清化三焦之湿热,滑石、甘草清利下焦之湿热,大黄通便泻火,清热解毒。

证型2、·尿道阻塞

辨证依据:小便点滴而下,或尿细如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癃闭”范畴,属“尿道阻塞”证,病位在下焦,病性属实;是因湿热之邪下注长期煎熬尿液而成石,或瘀血败精,阻塞尿道,小便难以排出,因而形成癃闭。即《景岳全书·癃闭》所说:“或以败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故见小便点滴而下,或尿细如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脉细涩,为淤血痹阻为病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淋证”鉴别;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而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方药:代抵当丸。

大黄(酒洗)12g,芒消3g,甲珠粉4g,莪术6g,肉桂12g,当归尾12g,红花10g,桃仁10g。

方中归尾、穿山甲、桃仁、大黄、芒硝通瘀散结,生地凉血滋阴,肉桂助膀胱气化以通尿闭,用量宜小,以免助热伤阴。

证型3、肾阳衰惫·

辨证依据: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觥白,神气怯弱,畏寒怕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癃闭”范畴,属“肾阳衰惫”证,病位在下焦、肾,病性属虚;是因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不化水,是以“无阳则阴无以化”,而致尿不得出;或因下焦炽热,日久不愈,耗损津液,以致肾阴亏虚,水府枯竭,而成癃闭。故见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觥白,神气怯弱,畏寒怕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为肾阳衰惫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淋证”鉴别;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而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尿。

方药:济生肾气丸。

熟地黄20g 山茱萸(制)15g 牡丹皮12g 山药12g 茯苓18g 泽泻12g 肉桂20g 附子(制)25g 牛膝40g

方中肉桂、附子补下焦之阳,以鼓动肾气;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牛膝、车前子补肾利水,故本方可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使小便得以通利。

查房内容:

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对癃闭的病位、病机作了概要的论述,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病传论篇》谓:“膀胱病,小便闭”;《灵枢·本输》云:“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水液的吸收、运行、排泄,还有赖于三焦的气化和肺脾肾的通调、转输、蒸化,故癃闭的病位还与三焦、肺脾肾密切相关。上焦之气不化,当责之于肺,肺失其职,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中焦之气不化,当责之于脾,脾气虚弱,则不能升清降浊;下焦之气不化,当责之于肾,肾阳亏虚,气不化水,肾阴不足,水府枯竭,均可导致癃闭。肝郁气滞,使三焦气化不利,也会发生癃闭。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阻塞,均可引起癃闭。基本病机可归纳为三焦气化不利,或尿路阻塞,导致肾和膀胱气化失司。

【文献摘要】

《素问·奇病论篇》:“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阳明司天之政,……民病……癃闭。”

《备急千金要方·膀胱腑》:“胞囊者,肾膀胱候也,贮津液并尿。若脏中热病者,胞涩,小便不通,……为胞届僻,津液不通。以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大通,即愈。”

二十、消渴病(糖尿病参照)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证型1、『上消』----肺热津伤

辨证依据: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消渴病之上消”,属“肺热津伤”证;病位在肺,病性属实;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是因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说:“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为热病伤津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之型鉴别;后者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瘿肿则与消渴病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

天花粉18g 黄连12g 生地黄12g 、藕汁12g 葛根8g、麦冬12g

方中重用天花粉以生津清热,佐黄连清热降火,生地黄、藕汁等养阴增液,尚可酌加葛根、麦冬以加强生津止渴的作用。 证型2、中消

·证型2、中消----胃热炽盛

辨证依据: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消渴病之中消”,属“胃热炽盛”证;病位在胃,病性属实;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是因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苔黄,脉滑实有力为主热盛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之型鉴别;后者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瘿肿则与消渴病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

生石膏15g 熟地15g 麦冬9g 知母8g 牛膝12g

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热,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可加黄连、栀子清热泻火。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除烦热,人参益气扶正,甘草、梗米益胃护津,共奏益气养胃、清热生津之效。

证型3、『下消』

·肾阴亏虚

辨证依据: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消渴病之下消”,属“肾阴亏虚”证;病位在肾,病性属虚;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是因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舌红苔,脉细数为阴亏之象,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之型鉴别;后者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瘿肿则与消渴病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方药: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20g 山茱萸(制)15g 牡丹皮12g 山药12g 茯苓10g 泽泻10g

方中以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药;山萸肉固肾益精,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该二药在治疗时用量可稍大;茯苓健脾渗湿,泽泻、丹皮清泄肝肾火热,共奏滋阴补肾,补而不腻之效。

查房内容: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

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说:“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

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

【文献摘要】

《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二十一、瘿病(西医学中具有甲状腺肿大表现的一类疾病,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肿瘤,以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可参考)

瘿病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等因素引起的,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为基本病机,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证型1、气郁痰阻(甲状腺肿大等疾病参照)

辨证依据: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瘿病”范畴,属“气郁痰阻”证,病位在颈前,病性属实;是因由于长期忿郁恼怒或忧思郁虑,使气机郁滞、肝气失于条达。津液的正常循行及输布均有赖气的统帅。气机郁滞,则津液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形成瘿病。痰气凝滞日久,使气血的运行也受到障碍而产生血行瘀滞,故见瘿肿较硬或有结节。苔薄白,脉弦为主气郁、痰证,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瘰疬”鉴别;鉴别的要点,一是患病的具体部位,二是肿块的性质。瘿病的肿块在颈部正前方,肿块一般较大。正如《外台秘要·瘿病》说:.“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旁也”;而瘰疬的患病部位是在颈项的两侧,肿块一般较小,每个约胡豆大,个数多少不等,如《外科正宗·瘰疬论》描述说:“瘰疬者,累累如贯珠,连结三五枚。”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方中以青木香、陈皮疏肝理气,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化痰软坚,消瘿散结。

胸闷、胁痛者,加柴胡、郁金、香附理气解郁。咽颈不适加桔梗、牛蒡子、木蝴蝶、射干利咽消肿。

证型2、·肝火炽盛(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参照)

辨证依据: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瘿病”范畴,属“肝火炽盛”证,病位在颈前,病性属实;是因由于长期忿郁恼怒或忧思郁虑,使气机郁滞、肝气失于条达。津液的正常循行及输布均有赖气的统帅。气机郁滞,则津液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故见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肝郁气滞,郁久化火,肝火炽盛,上扰故见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符合肝火炽盛之舌脉,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瘰疬”鉴别;鉴别的要点,一是患病的具体部位,二是肿块的性质。瘿病的肿块在颈部正前方,肿块一般较大。正如《外台秘要·瘿病》说:.“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旁也”;而瘰疬的患病部位是在颈项的两侧,肿块一般较小,每个约胡豆大,个数多少不等,如《外科正宗·瘰疬论》描述说:“瘰疬者,累累如贯珠,连结三五枚。”

治法:清肝泄火。

方药:栀子清肝汤加减。

牛蒡子12g 柴胡10g 川芎12g 白芍10g 石膏12g 当归12g 山栀12g 丹皮12g 黄芩6g 黄连6g 甘草6g

栀子清肝汤中,以柴胡、芍药疏肝解郁清热;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益脾养血活血;栀子、丹皮清泄肝火;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

查房内容: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已有关于瘿病的记载。战国时期的《庄子·德充符》即有“瘿”的病名。

气滞痰凝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日久引起血脉瘀阻,以致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部分病例,由于痰气郁结化火,火热耗伤阴津,而导致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其中尤以肝、心两脏阴虚火旺的病变更为突出。

瘿病初起多实,病久则由实致虚,尤以阴虚、气虚为主,以致成为虚实夹杂之证。

【文献摘要】

《外台秘要·瘿病方》:“小品瘿病者始作与樱核相似,其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旁也。”。

《证治准绳·疡医·瘿瘤》:“藻药散,治气瘿。海藻一两,黄药子二两”,“黄药酒,治忽生瘿疾及一二年者”。

二十二、肺积(肺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参照)

肺积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引起的,以痰浊内聚,气滞血瘀,蕴结于肺,以致肺失宣发与肃降为基本病机,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如《素问·奇病论》说:“病胁下满气上逆,……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

证型1、·阴虚毒热

辨证依据: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心烦寐差,低热盗汗,口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肺积”范畴,属阴虚毒热证,病位在肺,病性属虚实夹杂;肺为娇脏,易受邪毒侵袭,如工业废气、石棉、矿石粉尘、煤焦烟炱和放射性物质等;清代顾松园认为:“烟为辛热之魁。”长期吸烟,热灼津液,阴液内耗,致肺阴不足,久则气阴亏虚,加之烟毒之气内蕴,羁留肺窍,阻塞气道,使肺气肃降失司,故见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符合阴虚夹热毒致病之象。故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肺痨”鉴别;肺痨与肺积均有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消瘦等症状,两者很容易混淆,应注意鉴别。肺痨多发生于青壮年,而肺积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部分肺痨患者已愈合的结核病灶所引起的肺部瘢痕可恶变为肺积。肺痨经抗痨治疗有效,肺积经抗痨治疗则病情无好转。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北沙参15克、玉竹15克、麦冬15克、天花粉20克、扁豆15克、桑叶10克、生甘草6克。金银花(15克) 野菊花(6克) 蒲公英(6克) 紫花地丁(6克) 紫背天葵子(6克)

方中用沙参、玉竹、麦冬、甘草、桑叶、天花粉、生扁豆养阴清热;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清热解毒散结。若见咯血不止,可选加白及、白茅根、仙鹤草、茜草根、三七凉血止血;低热盗汗加地骨皮、白薇、五味子育阴清热敛汗;大便干结加全瓜蒌、火麻仁润燥通便。

·证型2、气阴两虚

辨证依据:咳嗽痰少,或痰稀而粘,咳声低弱,气短喘促,神疲乏力,面色觥白,形瘦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少饮,舌质红或淡,脉细弱。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肺积”范畴,属气阴两虚证,病位在肺,病性属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如《医宗必读·积聚》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年老体衰,慢性肺部疾患,肺气耗损而成不足;或七情所伤,气逆气滞,升降失调;或劳累过度,肺气、肺阴亏损,外邪乘虚而人,客邪留滞不去,阻塞气道,使肺气肃降失司,故见咳嗽痰少,或痰稀而粘;咳声低弱,气短喘促,神疲乏力,面色觥白,形瘦恶风,自汗、盗汗,口干少饮为气阴两虚之候;舌质红、淡,脉细弱,舌脉符合,故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肺痨”鉴别;肺痨与肺积均有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消瘦等症状,两者很容易混淆,应注意鉴别。肺痨多发生于青壮年,而肺积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部分肺痨患者已愈合的结核病灶所引起的肺部瘢痕可恶变为肺积。肺痨经抗痨治疗有效,肺积经抗痨治疗则病情无好转。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

人参25g 麦冬25g 五味子15g 生地黄10g 熟地黄10g、当归10g 芍药8g 甘草6g 百合12g、贝母12g、桔梗12g 玄参10g

生脉饮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补肺津,三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生津之功。百合固金汤用生地、熟地、玄参滋阴补肾;当归、芍药养血平肝;百合、麦冬、甘草润肺止咳;桔梗止咳祛痰。

查房内容:

肺癌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乘虚人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脸郁,宜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瘀滞,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于是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因此,肺癌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肺癌的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变化。其病位在肺,但因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之蒸化,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久咳嗽脓血候》:“肺感于寒,微者,则成咳嗽,咳嗽极甚,伤于经络,血液蕴结,故有脓血,气血俱伤,故连滞积久,其血黯瘀,与脓相杂而出。”

《济生方·症瘕积聚门》:“息贲之状,在右胁下,大如覆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或如虱缘,或如针刺。”

《医学入门·积聚门》:“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痰与食积、死血有形之物,而成积聚痨瘕也。”

二十三、肥气(肝癌参照)

肥气是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蕴结于肝,渐成症积,肝失疏泄为基本病机,以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或昏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肝癌一病,早在《内经》就有类似记载;历代有肥气、痞气、积气之称。如《难经·五十六难·论五脏积病》载:“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

·证型1、气滞血瘀

辨证依据: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背,右胁下结块较大,质硬拒按,面色萎黄而黯,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肥气”,属气滞血瘀证;病位在肝,病性属实;是因情志不遂,气滞肝郁日久,化热化火,火郁成毒;肝郁乘脾,运化失常,痰湿内生,湿热结毒,形成肝积,故见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背,右胁下结块较大,质硬拒按,面色萎黄而黯,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为肝郁气滞血瘀之象,故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黄疸”鉴别;黄疽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主要病机为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而肝癌以右胁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腹胀大、乏力、形体逐渐消瘦为特征,中晚期可伴有黄疽,此时,黄疸仅视为一个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病种。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积。

方药:复元活血汤。

柴胡12g 瓜蒌根12g 当归12g 红花 9g甘草9g甲珠粉 6g 大黄8g 桃仁12g

方中桃仁、红花、大黄活血祛瘀;天花粉“消扑损瘀血”;当归活血补血;柴胡行气疏肝;穿山甲疏通肝络;甘草缓急止痛。

·证型2、肝阴亏虚

辨证依据:胁肋疼痛,胁下结块,质硬拒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昏目眩,纳差食少,腹胀大,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肥气”,属肝阴亏虚证;病位在肝,病性本虚标实;是因情志不遂、气滞肝郁日久,化热化火,或过食肥甘酒肉,湿热内生,热毒之邪阻于肝胆,久之耗伤肝阴,肝血暗耗,导致气阴两虚,邪毒内蕴,集聚胁肋,故见胁肋疼痛,胁下结块,质硬拒按;阴虚内扰,故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昏目眩;湿热内生集聚,湿积困脾,故见纳差食少,腹胀大;脾不统血则见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而数为阴虚之象,故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黄疸”鉴别;黄疽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主要病机为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而肝癌以右胁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腹胀大、乏力、形体逐渐消瘦为特征,中晚期可伴有黄疽,此时,黄疸仅视为一个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病种。

治法:养血柔肝,凉血解毒。’

方药:一贯煎。

北沙参18g ,麦冬18g ,当归18g ,生地黄20g, 枸杞子16g,川楝子6g

方中以生地、当归、枸杞滋养肝肾阴血;沙参、麦冬滋养肺胃之阴;川栋子疏肝解郁。出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牡丹皮清热凉血止血。

查房内容:

肝癌一病,早在《内经》就有类似记载;历代有肥气、痞气、积气之称。如《难经·五十六难·论五脏积病》载:“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

肝癌病位在肝,但因肝与胆相表里,肝与脾有密切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脾与胃相表里,肝肾同源,故与胆、脾胃、肾密切相关。其病性早期以气滞、血瘀、湿热等邪实为,主,日久则兼见气血亏虚,阴阳两虚,而成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其病机演变复杂,由肝脏本脏自病或由他脏病及于肝,使肝失疏泄是病机演变的中心环节。肝失疏泄则气血运行滞涩,可致气滞、血瘀,出现胁痛,肝肿大;肝失疏泄则胆汁分泌、排泄失常,出现黄疸、纳差;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若影响及脾胃之气的升降,则脾胃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乏源,而见纳差、乏力、消瘦,水湿失于运化而聚湿生痰,湿郁化热,而出现胁痛、肝肿大;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若影响及肺、脾、肾通调水道的功能,则水液代谢失常,出现腹胀大、水肿。故由肝失疏泄可产生气滞、血瘀、湿热等病理变化,三者相互纠结,蕴结于肝,而表现出肝癌的多种临床表现。日久则由月于病及脾、肾,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而合并血证;邪毒炽盛,蒙蔽心包而合并昏迷;肝、脾、肾三脏受病而转为鼓胀。

【文献摘要】

《难经·五十五难》:“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积者五脏所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也;聚者六腑所成,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左右无所穷处,其痛常移易也。”

《树后备急方·治卒心腹症坚方》:“治卒暴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

《诸病源候论·积聚候》:“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

二十四、肠积(肠癌、直肠癌参照)

肠积是由于正虚感邪、内伤饮食及情志失调引起的,以湿热、瘀毒蕴结于肠道,传导失司为基本病机,以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甚至腹内结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

中医学无“大肠癌”这一名称,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应属中医学的“肠积”、“积聚”、“症瘕”等病的范畴。

证型1、·湿热下注

辨证依据:腹部阵痛,便中带血或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调,肛门灼热,小便黄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肠积”范畴,属湿热下注证;病位在肠,病性属实;是因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酒酪之晶,或过食生冷,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滋生水湿,水湿不去化热而下迫大肠,与肠中之糟粕交阻搏击或日久成毒,损伤肠络而演化发病。故见腹部阵痛,便中带血或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调,肛门灼热,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符合湿热为病之候,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痢疾”鉴别;痢疾与大肠癌在腹痛、泄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上有相似点,要注意区别。痢疾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较急,常以发热伴呕吐而开始,继则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突出的临床特征,其腹痛多呈阵发性,常可在腹泻后减轻,腹泻次数可达每日10-20次,粪便呈胶冻状、脓血状。而大肠癌起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中晚期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神疲倦怠、消瘦等;腹痛常为持续性隐痛,常见腹泻但每日次数不多,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是其特点。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解毒。

方药:槐角丸(《寿世保元》)。

槐角15g、地榆15g、侧柏叶15g黄芩12g、黄连8g、黄柏8g 荆芥8g、防风8g、枳壳10g当归尾12g

方中槐角、地榆、侧柏叶凉血止血;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荆芥、防风、枳壳疏风理气;当归尾活血祛瘀。

·证型2、脾肾阳虚

辨证依据:腹痛喜温喜按,或腹内结块,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或见大便带血,面色苍白,少气无力,畏寒肢冷,腰酸膝冷,苔薄白,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弱。

辨证分析:四诊合参本病属“肠积”范畴,属脾肾阳虚证;病位在肠,病性属虚;是因先天不足或年高体虚,正气不足,脾虚肾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两者与水湿的运化有密切的关系,两脏虚损,导致水湿内停,水湿不去郁久化热而下迫大肠,与肠中之糟粕交阻搏击、日久成毒,故见腹痛,脾肾亏虚喜温喜按,下利清谷、五更泄泻,脾不统血则见大便带血;面色苍白,少气无力,畏寒肢冷,腰酸膝冷为脾肾阳虚之候;苔薄白,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弱为脾肾阳虚之象, 故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痢疾”鉴别;痢疾与大肠癌在腹痛、泄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上有相似点,要注意区别。痢疾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较急,常以发热伴呕吐而开始,继则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突出的临床特征,其腹痛多呈阵发性,常可在腹泻后减轻,腹泻次数可达每日10-20次,粪便呈胶冻状、脓血状。而大肠癌起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中晚期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神疲倦怠、消瘦等;腹痛常为持续性隐痛,常见腹泻但每日次数不多,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是其特点。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

人参25g 、制附子25g 白术18g 、炙甘草10g 、干姜10g

理中汤温中健脾,人参:补气益脾,故以为君。白术:健脾燥湿,故以为臣。甘草:和中补土,故以为佐。干姜:温胃散寒,故以为使。更加附子以增强温肾散寒之力。

查房内容:

中医学无“大肠癌”这一名称,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应属中医学的“肠积”、“积聚”、“症瘕”等病的范畴。

本病病位在肠,但与脾、胃、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其病性早期以湿热、瘀毒邪实为主,晚期则多为正虚邪实,正虚又以脾肾(气)阳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多见。外感湿热或脾胃损伤导致水湿内生,郁久化热,是发病的重要原因,湿热久羁,留连肠道,阻滞气机,热渐成毒,热伤脉络,致使气滞、湿热、毒聚、血瘀,在肠道结积成块是发病的主要病机环节。

【文献摘要】

《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圣济总录·积聚门》:“症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

《济生方·下痢》:“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浊而色黯者,脏毒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