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曾师足迹,品财神文化

 曾仕强 2021-01-07

文/易宇凌

曾老师已离开我们有两年多,他就像一位非常可亲的长辈。


只要我的内心有所需求,内心不明,我总能找到一本合适的书,合适的视频来学习,内自省,从而不断地对自己做出尽可能的合理的调整。

曾老师给我们不仅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书籍、视频,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一起共同热爱中华道统文化的兄弟姐妹们。

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般,彼此共同鼓励,共同督促。

前不久,受一位道兄的感召,我读了老师的《财神文化》。

读完书刚好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内心一直很向往去财神祖庭,此心愿在2021年元旦得以实现,我带着家人一起前往周至敬拜赵公明财神。

初识道长

行车近一个半小时,一下车,看见一位道人,由于有点疲乏,我好像也少了一些拘谨的礼节,便问道:请问这是财神祖庭吗?

“是的,这就是,请进来吧。”

“您好,我是一直读曾老师的书,从曾老师的书里得知咱们的财神祖庭在此,便慕名而来。”

“好的,欢迎,快请进。”

道长将我和家人请进房间里,“到了这里,您就像到了家里一般。”

当时我的心里非常诧异,也曾去过一些寺庙,可从来没有哪位道人,僧人和我说话如此让我不拘谨。

“我看墙上有很多的照片,请问上面是否有曾老师来此地的照片?”

“有的,您随意看。”

于是我带着老大,抱着老二认真看墙上照片,小儿子一眼看到了曾老师,大声说:“妈妈,曾爷爷。”我再仔细一看,才知道和我一直说话,平易近人的道人是杜道长。

与道长的交谈

看完照片,杜道长招呼我们一起坐下交谈。可能道长看出来了我的拘谨,便说:您不用拘谨,到这里就是到家一般。我和曾老师是很好的朋友。

我:嗯,我在看台湾的敬天祈福中也看见了您,没想到今天有缘能见到您。

道长:这就是缘分。时机到了,也就见了。时机未到,想见也见不了。不早也不晚。我刚好从外面回,你也刚好进来,早一点,晚一点,我们都不能见面。所以时很重要。

我:年底读完财神文化,加上新年了,想寻曾老师的足迹,以此心中纪念曾老师,并带孩子今日品味财神文化。孩子小,一说到财神文化,就说妈妈新年了,是不是想发财。

我在来的路上告诉孩子,品财神文化,是把财神当作一面镜子,来修身正己,提醒自己,做人以修德为根本。

道长:是的。一个人要多行善事,多做好事,但是也不要期待做了好事,立马就会有回报,也许你做了很多的好事,可是回报都还没有,首先做好事,应该是纯属自然而为,如果是有心去做,那也是不自然的。所谓“道法自然”。

可是你却不能因此而做坏事,好事不会立马有所回报,可是做坏事,会很快实现。比如这个人杀人了,那公安机关马上就来了。

我:是啊,正如《增广贤文》所说: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您的话让我对这一句话又有了深一层的悟。人的学好是一个长期,并力行之,从而已然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您说对吗?

道长:是的。

我:我也是在一直的学习中,不断地读曾老师的书籍中,越来越理解了曾老师经常所说的道德是最高的信仰,人生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身心之外还有道。

道长:人这一辈子,你能有多少财,有多少福分,都是你累世的福德。你今世要修的就是好好修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守好自己的本分。借假修真。

我:嗯,借假修真,就是比如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我要用德为宗旨来做,借事情来修自己的德。如老师在财神文化中所提到的,道德就是行道而有所得。

道长:嗯,起心动念要及时端正自己。神鬼魔,行得端正,则是凭良心,起心动念有偏差,就鬼鬼祟祟了。

我:曾老师在《财神文化》中提到,我们真正的拜财神,圣贤是希望我们借鬼神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人跟天之间叫做神,人跟地之间叫做鬼。我们看自己,以腰部做中间线,上面叫神,下面叫鬼。

人是神鬼合体,人一凭良心,就接近神,那时候叫正能量;不凭良心,就接近鬼,负能量就出来了。我才再次悟到,人活着,很多时候就是一念之差。

道长:是的,除了鬼神,还有魔,神鬼魔,所以人要不断地修正自己,不断地反思。借以神鬼来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言行,自求多福,福向己求。

我:这也体现了易经中所说:复自道,所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吾道一以贯之。

道长:是啊,悟道,悟道,你看这个悟字,一边为竖心旁,一边为吾。你要把心拿出来,这就是告诉你,要去除自己的私心,方能悟道。

我若有所思,是啊,一个人,做事情,进入到无我,忘我的境界,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近日来的一项学习,我是否达到这种境界,是否除却心中杂念,用心,全心去做呢?如若尽人事,方为听天命。

女子教育子女,教从哪开始?重要的就是修身。女子怎么样去修身,修身是什么?要格物,格物才能致知。要跟我们的欲望做格斗。

作为一名母亲,要想将子女培养成人,一定要克服千辛万难。做母亲的有没有这种真正的,仁慈的爱子女的心?如果有这种真爱的心,一定能够把苦头吃下去,愿意为儿女放弃自己的一些个人享受。

所以母亲的伟大在于她能够放下私利,陪同孩子一起成长,并且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

“格物致知”方能“诚意正心”。

寻曾师足迹

道长:我现在带你到曾老师当年敬拜财神的地方。

爸爸:谢谢您,今天我们很有福。

道长:一切都是定数。

道长:曾老师当年就是从这请财神到台湾。

道长教我们如何行拜礼,为我们祈福。之后道长给我发曾老师当年在这里敬拜财神的视频,并告诉我,曾老师当时拜财神爷的时候,都哭了……

之后,道长给我们每人送上一根福带和供果并合影留念。

敬拜财神赵公明,我们来到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

孩子初步了解到五路财神,陶朱公范蠡,关公的故事。当孩子们看到陶朱公范蠡三散三聚家财,关公的义薄云天,孩子也理解了妈妈今天的此行,并不是“财迷心窍”,“求财若渴”,而是追忆曾师,提醒自己走正道,求正财。

我也仿若在道长的身上,看见了曾老师的影子。道长的为人,说话方式,让我没有紧张的感觉,和道长的交谈,让我近日的迷茫,近日的不明拨云见日,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并努力而行之。

也是曾老师的帮助,道长的一番话,加上当天和一位道友之间的交谈,让我内心更加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样的努力。这一切是曾老师的指引,让我得以在2021新的一年里,不迷茫。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夜晚,当我再次品味老师的财神文化,不由得再次敬佩老师,老师一再强调,读书不可望文生义,不求甚解,自以为是。

何为财神文化?

财神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是赵公明,范蠡等这样的古代优秀人物,他们生前的生财,聚财,通财都有道,所以为我们后世人所敬仰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中华民族的神不同于西方的神,中华民族的神都从人而来,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后人敬仰,所以我们才拜他。我们拜他的同时,是在学习他的可贵德行,并借以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求改正。

财神供我们效法,我们向财神学习。

供,向二字有深意。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财神文化在那里,我们要主动怀着一颗敬仰的心情向财神的德行看齐,效法,此谓供

学习,学天时习之,知行合一。

感恩、践行、传承

感恩曾师,感恩道长,感恩生活给予我的一切,生活中的一切发生都是好的,我们都要有一个很好的因应,不怨天不尤人。

于己,2021,持家有道。惟恕则平情,惟俭则足用。

育儿,学生。修己安人,日有精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2021,愿我们一起共同发愿:牢记教诲,向善而行,践行传承。

END

作者简介:

易宇凌,现居陕西西安,自由职业者,毕业于西北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平日喜爱听古典音乐,读育儿及中西方文化方面的书籍,尤其喜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现参与良心网组织的线上活动,为弘扬中华文化添砖加瓦。           







征稿启事

1.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

2.字数:1000-2000字。

3.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备注:投稿。期待各位大显身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