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克病的症状和特征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1-01-07

  临床表现与神经心理学改变特征

  1.一般表现:

  发病率明显低于阿尔茨海默病,起病年龄(50~60岁)也早于阿尔茨海默病,女性患者更多于男性。病程进展也快于阿尔茨海默病,一般2一10年死亡,病情为进行性发展。

  2.临床表现神经心理举特征:

  2.1.早期(额叶损害症状或综合征)

  额叶的功能与运动、判断、预见和情绪心境有关。其损害后的症状有随意运动、语言表达和精神活动等三方面。因此,Pick病的早期先出现人格和行为改变,皮克病的症状如行为幼稚、说谎、嗜睡、懒惰、无礼貌、好恶作剧等;无自制力、冲动、易激惹、漫游、判断理解力差、偷盗、性冲动或性骚扰等;社交退缩,缺乏主动性或抑郁情绪等。有时类似于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或青春型精神分裂症,不过这类精神分裂症大都起病于25岁以前,往往有额叶病理性改变,而Pick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春型出现上述症状的病例,多先考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而45岁以后出现上述的额叶症状或颧叶综合征,应考虑皮克病的可能性。上述症状或综合征可出现在记忆障碍之前,但是记忆障碍的出现和存在,大都被上述症状所掩盖,医生也忽视记忆障碍的检查。误诊为其他老年期精神病。先累及近记忆和即刻记忆,其后又累及中、远记忆,丢三落四,其后自己的生活经历及社会自然常识完全遗忘和费解,智力损害也很明显,不过到痴呆状态多为中、晚期阶段。前者可称额叶神经心理综合征。

  早期病人出现:Kluve—Bucy综合征,表现神经系统为额叶损害,常见摸索行为、抓握反射、口探索症、强迫探索周围物体(抓、摸眼前物体)。

  言语障碍也出现较早,皮克病的症状包括语义性失命名能力、说话冗赘、言语刻板、重复语言等,这些症状也与突出的额叶病变有关。

  总之,额外损害的人格和行为改变、顿叶损害的言语障碍以及神经系统Kluve—Bucy综合征等,皆为额叶受损的症状和体征,从广义的概念理解,总称为额叶损害综合征,简称额叶综合征。

  2.2.中、晚期痴呆与神经系统改变

  皮克病的中、晚期发展为明显的痴呆阶段,既有即刻记忆、近记忆损害,也有中、远期记忆损害,同时出现明显的智力缺损和人格衰退,成为典型的痴呆期,这时难与其他类型的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鉴别,早期病史不明确,再加上这个阶段的影像学改变表现为普遍性脑萎缩,故常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或归类于阿尔茨海默病。

  皮克病很少出现顶叶症状,皮克病的表现如视空间技能漳碍、定向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和体征,但是不可否定晚期出现顶叶症状。虽然提及SPECT或PET有助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鉴别,但却未普遍应用于临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