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赏析】唐玄宗 行书 鹡鸰颂

 山阴芥子 2021-01-07

【精品赏析】明范允临行草书温庭筠等诗卷

*图片文字仅供欣赏学习,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平湖秋月 李炜(古筝演奏家) - 古琴名曲

 鹡 鸰 颂 

唐玄宗《鹡鸰颂卷》,纸本,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鹡鸰颂》,疑双钩本,或出自宫廷书手。纸本行书,40行,计337字。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部曲将印”、“晋府图书”、“吴廷”、“石渠宝笈、“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曾经宋宣和内府、明晋王府、吴廷、清内府等收藏,后有蔡京、蔡卞以及清人王文治等人跋。

释文:鹡鸰颂。俯同魏光乘作。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为方伯。岁一朝见。虽载崇藩屏而有睽谈笑。是以辍牧人而各守京职。每听政之后。延入宫掖。申友于之志。咏常棣之诗。邕邕如。怡怡如。展天伦之爱也。秋九月辛酉。有鹡鸰千数。栖集于麟德之庭树。竟旬焉。飞鸣行摇。得在原之趣。昆季相乐。纵目而观者久之。逼之不惧。翔集自若。朕以为常鸟无所志怀。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才雄白凤。辩壮碧鸡。以其宏达博识。名至轩槛。预观其事。以献其颂。夫颂者所以揄扬德业。褒赞成功。顾循虚昧。诚有负矣。美其彬蔚。俯同颂云。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余兮。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踈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开元七年(719)秋,有鶺鴒约千只翔集於宫殿,玄宗见其飞鸣行摇,不畏人之状,联想及兄弟相聚之乐,遂召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撰颂文,玄宗亲自书成此卷。鶺鴒鸟飞起时,会尖锐而短促的啼鸣,走路时,尾部经常上下左右做有规律的摆动,因為有这种“飞鸣行摇”,互相联繫照应的特性,所以诗人把牠比喻成急难中的兄弟。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在位四十四年。他即皇位之初,在家族中很有纠纷,必须笼络自己的兄弟,而又不愿他们实际干预政治,於是将五位兄弟派驻到远离中央的地区,每年一朝见,因此藉著这篇颂文表达思念兄弟之情,也寄望兄弟间互相照应,不会发生夺权之政争。

这卷书法自首至尾,运笔精力专注,清楚的交代每一笔画的开始、转折、停顿与收尾。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在字形上,明显与王羲之《兰亭序》相似,只是笔画更為粗壮,可以看出从初唐以来,唐太宗倡导王羲之书法对於皇室后代的影响,也反映盛唐时期,对于丰腴之美的好尚。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评此帖云:“结构精谨,笔法纵横”。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云:“字径寸许大,遒劲峻爽,神气逼人,盖法文皇大令”。清梁巘《承晋斋集闻录》云:“顿挫提空,得褚之趣,开米之门”。清吴其贞《书画记》亦云:“书法雄秀,结构丰丽,绝无山野气”。清杨守敬《学书迩言》:“明皇碑版已开圆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传。”此颂为唐玄宗书法墨迹传世之唯一孤本,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世称人间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