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99】“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能不忆江南作品

 早6点半 2021-01-07

母亲的时尚

能不忆江南(河南)

七十多岁的母亲,都是满头银丝的老太太了,况且还是个农村老太太,都跟时尚不粘边。从穿着打扮,到生活中的各个旮旯缝里,简朴,实在。也许这些跟母亲的生活过的年代有关。

前几天回娘家,我心里特有感触:父母都健在,是儿女莫大的幸福啊!午饭后,母亲去院里凉快了,父亲对我说,你以前给我买的手机有点毛病了,我自己又在街上买了一个。谁知道那个坏手机又能使用了。我想着给你妈买个卡,我不在家了,也好联系她。中。你都用好几年的手机了,俺妈还不会用手机哩。我连声同意:买卡的事交给我吧。

想想母亲也是,除了干农活,对自己从来没要求过。去年元旦节时,我给母亲买的小红袄,她一次都没穿过。她对我说,以后别买了,净糟蹋钱。你买的我这么大年纪了,咋穿出去?我看城里的老太太们白头丝窝的穿着红衣服,好看,喜庆,精神。母亲的思想跟不上去。嘚,花了钱,还落了埋怨,最重要的是母亲不高兴。这回给她用个手机,不知能顺母亲的意不?我与父亲商定,母亲的思想工作我来做。父亲笑了,把满脸的皱纹堆积起来,深深浅浅的沟沟里藏着岁月的沧桑,笑融化在温柔的阳光下。这天气真是好!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地里的活,样样通,而且做得快。生产队里时,母亲抓分总是最多的。时代在发展,机器代替了很多的人力劳动,种地也不那么劳累了。可干习惯活的母亲了,歇久了不舒服,一个小菜园让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母亲一生与土地有缘,其它的不感兴趣。自行车刚刚时兴,我家东拼西凑买个一辆,母亲没去学,至今也不会骑它。两千以后的几年间,农村的老婆婆们赶时髦了,百分之八十老婆婆们带了耳环。有闺女的闺女买,没闺女的儿子买,总之,老婆婆们俏起来了。母亲说,她怕疼,不打那玩意,戴着也碍事。

我知道母亲那是心疼钱。最近这两年,老婆婆们的手腕上几乎都有了手镯,不管是银的,玉的,玛瑙的,让老婆婆们从心里到脸上到露着手镯的手上,都风光无限。我曾从深圳给母亲带回来个玛瑙手镯,她嫌戴着不方便,就一直没戴,后来也不知放哪里了。母亲对我说过好几次,你可别买给我买手镯,我不好戴。看来态度坚决,我也就没去操心。

去年暑假母亲的手腕骨折了,可能是没接好,至今仍没恢复正常。今年母亲节时,我去老凤祥给母亲买了银手镯。对她说,戴上它,辟邪,手腕就好得快。这回,母亲半信半疑,将就戴着了。这是母亲有史以来最洋气的东西了,尽管骨折后的手,又黑又瘦,和白白的银有些不协调,母亲还是对它爱惜有加。也许母亲是想借助它让手腕 快快好起来,但绝不是为了好看时尚!

母亲这辈子恐怕也赶不上时尚了,她已被这岁月扯进暮色,心里的观念早就凝固在某个年岁,怎能轻易改变?我只希望母亲健康快乐,随它时尚在门外如何热闹去。

【作者简介】能不忆江南,原名马运蕊,驻马店泌阳人。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在网络平台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