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TANG-DE-PING 2021-01-07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千百年来,从封建帝王的金銮殿到庶民百姓的茅草屋,从达官贵人的朱门到市井贫家的白屋,从楼堂亭榭到小摊茅店,从建筑工地到高楼大厦,从小区大门到各家各户,乃至从本土的道教儒教庙观到外来的佛教、基督教的寺宇庙堂,都能看到楹联文化的印记。

可以说,楹联文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其广泛用途,无疑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艺术上的一朵奇葩。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前不久,南方的朋友知道我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写点东西,因其家族复建宗祠,便邀我给撰写几副楹联。要求七字、九字、十一字若干副,于是把宗祠的周边环境、家族人文状况等都进行一一介绍,其宗祠祖训是:

“自知 有志 勤耕 苦读 孝顺 节俭 和善 报恩”

此时,我忽然想到苏轼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曾国藩的“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等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句。

但具体到针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点去写,还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这次与楹联不期而遇的邂逅,不免让我有些忐忑,不好推辞,也深恐自己学养不足,辜负了朋友的重托。

虽然平常以文会友,觥筹交错之间偶赋几联,那也只是为即兴烘托气氛而已,没有深入系统的去学习过,距严格规范而又工整的对联要求,还差之甚远。因此,我决意沉下心来补补楹联知识这一课。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记得儿时,每到春节和小伙伴一起,到街坊四邻看谁家的门对子贴的花哨漂亮,那时的印象农村有写春联的,也有贴门神的,以庆贺新年,门神的印制各式各样。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是降妖除魔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是民间人们膜拜数千年的文化图腾。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从先秦起,每到年终人们把门神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或画上神像,称为“桃符”,悬挂于大门左右,以祈福纳祥,驱魔辟邪。到了五代十国时联语被写在桃木板上,据说此种现象是拜后蜀主孟昶所赐,他命群臣在“桃符板”上写对句以试才华。

可群臣写来他都不满意,于是,他亲自挥毫在“桃符板”上写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春联也是楹联中出现最早的、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类型。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楹联成熟于隋唐,当时的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到宋代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但那时还不叫“春联”,被称为”“桃符”。

明代以后“桃符”才改称“春联”。史书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观。”一夜之间,朱元璋便把春联从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万家。此后,过年贴春联便沿袭成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代是楹联的繁荣期,内容的开拓和艺术的成熟前所未有,名联佳作,数不胜数。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楹联学开山之祖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包括“续话”、“再话”共十八卷,便是这种繁荣发展的大成和诠释。

步入近现代社会,一批国学大师的加持,使楹联艺术方兴未艾。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老一代革命家也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对联的形式,宣传新思想、新风尚,以勉励自己,鼓舞斗志,战胜困难,为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发展进步,与其它文学艺术一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1966年,我刚上小学不久。记得我家堂屋当门挂了一幅中堂被收缴,堂屋大门两侧及门楣上青砖刻下的一副对联(我不记得是什么字了)被铲平;家里凡与“四旧”有关的什物皆被一一清除。

我的父亲曾读过几年私塾,解放后从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一直在政府基层单位做会计工作,也算是乡里秀才,平时也给人写一些中堂、条幅、对联之类,我从小也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

当年我家被收缴的中堂,据说是北洋军阀冯玉祥麾下的一名刘姓文职高官,不知何时,流落到我的家乡与他同姓的邻村刘大庄定居下来,在与我父亲来往相识后所写,还嘱咐保留好没准以后有用。事过多年之后,我父亲还耿耿于怀,对不幸遗失的这幅中堂深感惋惜。

对于楹联一支的春联,那个时期我从学童到少年,对过往的记忆还是基本清晰的。经过破“四旧”以后,一些过去在农村带有旧文化的古老图腾和文字便很少见到了。每到春节,春联的内容多以撷录革命诗词或具有当时社会特点的对句口号书写成联。

改革开放以来,楹联进入了一个发展繁荣期。各级文联都相应成立了楹联学会,吸纳了大批有志于楹联创作的人士和爱好者,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步伐,各类楹联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在传承传统文化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独特作用,楹联的普及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楹联不仅随处可见,而且人们大都能朗朗吟上几句,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学形式。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循着楹联发展的脉络,这一文学形式像是汨汨的甘泉,流进我的心里,丰富了我的生活。此次,我以朋友宗祠祖训撰写“嵌字联”(类似藏头诗)八副:

一、自知

上联:自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下联:知行合一怀瑾握瑜育英才

二、有志

上联:有龙藏拙不负青山翠

下联:志远高瞻自来溪水流

三、勤耕

上联:勤肇百六业朝荣庇荫后世

下联:耕耘千载传耒耜未荒流年

四、苦读

上联:苦心苦志辛劳皆为家国事

下联:读雨读风胸怀天下润苍生

五、孝顺

上联:孝字当先敬老尊长养百善

下联:顺风遂雨铭记祖宗功德贤

六、节俭

上联:节制有衡百事皆不随风倒

下联:俭能养德千年箴言记心间

七、和善

上联:和而不同凝谐律

下联:善始善终润琴心

八、报恩

上联:报得三春阳光普大地

下联:恩弘四海明月映赤心

有口诀云:“一联平仄相间,两联平仄相对;上联仄尾,下联平尾。”这是对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能写就成联,大抵是一次,我对楹联艺术创作的实践和学习的收获吧。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邂逅楹联——一朵文学艺术百花园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作者简介:

张效忠,现居北京。一生职业生涯与“铁”字结缘。当的是铁道兵;转业后是铁路职工;考入铁路警察;现在是中铁建退休员工。有一腔活到老、学到老的夙愿,平日有暇读书写作,有诗文散见于多个网络平台和纸刊。

责编:毛 秘《白浪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