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半夏的炮制

 植物游记樊蓉 2021-01-07
写在前面

于市场,遇见颜色不同的法半夏,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法半夏与他的炮制。

药典上的法半夏

【来源】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炮制】 

取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

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

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

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

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

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

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

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

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

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

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5.0%。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法与用量】3~9g。

【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贮藏】同半夏。

半夏的炮制历史

半夏有毒,

直接药用会产生很大的毒副作用,

生品不作内服药。

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

常常加入物料对其进行炮制,

从而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历代所应用的辅料较多,

主要有姜、米、醋、猪苓、米泔、麸、浆水、酒、矾水、白芥子、香油、菜油、皂角水、吴茱萸、甘草、羌活、巴豆、李仁、猪胆汁、芒硝、盐、牛胆及蜜等。

《本草汇纂》中记载:

浸七日,逐日换水,沥去其诞,同皂荚、白矾、姜汁、甘草递浸,以制其毒。

次日用皂荚水、白矾水、生姜水、甘草水各浸七夜,即为法制。

以上炮制法半夏采用多种物料反复炮制,其工艺较为繁琐。

如今炮制方法同样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但工艺精简了很多。

其中沿用至今并得以推广的为甘草、石灰、生姜、白矾

有单用一种辅料,也有2种或2种以上合并使用。

法半夏的炮制
01
炮制前后药理变化

甘草石灰炮制后,与生半夏相比,法半夏化学成分的量,发生了明显变化。

其中肌苷经过炮制后未检测出,而增加了甘草苷、甘草酸铵,两者的出现是炮制时物料甘草的引入。

在炮制过程中,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的含量也明显降低。

02
炮制前后功效变化

采用浓氨水刺激小鼠黏膜引咳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生品及炮制品均具有止咳作用,作用强弱:法半夏>半夏>清半夏>姜半夏。

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则是,法半夏炮制中加入了物料甘草,甘草协同半夏的止咳作用。

甘草本身具有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作用。

在炮制过程中,物料甘草缓和了生半夏的燥性,

同时使法半夏的止咳作用有所加强,而且甘草也可调脾和胃,

因此临床上多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

03
炮制机制

《名医别录》中记载着甘草“解百药毒”。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调和诸药的作用。

其中含有甘草甜素,水解后生成的葡糖醛酸,能吸附含醛基、羟基的毒性成分,经小便排出。

经过甘草炮制后,毒性成分被吸附,从而毒性减弱,药性也得到了缓和。

另一方面,甘草酸类物质具有抗炎活性,可以减轻半夏毒针晶所致的炎症反应。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与水反应呈碱性(pH>12)。

一方面石灰水的强碱性,可使半夏的草酸钙针晶结合蛋白变性,不再具有刺激性作用;

另一方面,石灰水本身可以使半夏中,部分针晶发生絮凝,使少量可能仍有刺激性的针晶。

混凝在大量淀粉粒或黏液细胞当中,无法释放,从而使半夏的刺激性丧失,达到减毒目的。

生半夏用于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证。

加入物料炮制后,该作用发生了改变,长于祛痰止咳。

半夏发挥镇咳祛痰作用主要是因为生物碱,其中药效成分为麻黄碱。

甘草酸可以协同麻黄碱发挥药效作用,炮制物料甘草中含有甘草酸。

结尾

经咨询,法半夏的颜色与甘草石灰水浸泡是否充分、和成品干度有关。干度好颜色会浅一些,浸泡充分颜色也会加深。

同时甘草的量及甘草的规格等级,也会影响法半夏的颜色,因三批次法半夏的色泽均在药典描述的性状范围内,故认为三批均可。

具体质量,因肉眼无法判断,希望有熟悉半夏的小伙伴补充。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药半夏复制法炮制的研究进展 崔美娜 钟凌云 张大永 杨明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南昌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2)中国药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