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江民间故事:漫过金山寺的不是水,而是泪!

 镇江风情 2021-01-07

从前,有个传说叫做“白娘娘水漫金山寺”,其实不是水漫,是泪漫——“泪漫金山寺”。

我在翻看镇江民间故事资料的时候,看到这篇介绍,也很吃惊。

1985年的时候,镇江民间艺术馆的郭维庚先生,听一位七十八岁的宗震名老人讲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宗震名是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家周少梅的学生,自幼即喜爱民间音乐,也爱听喜讲民间故事,后来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泪漫金山寺”是他幼时,在宜兴家乡听一位打纸锭的朱老太太讲的。

朱老太太那时已经80余岁,而宗老其时年仅13岁。当时,宜兴一带时兴在家门口或路口打纸银锭,朱老太太也在自己家门口打纸银锭,一边拈一张纸贴两张箔,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好像在唱什么小曲。旁边围了三、五人看她打纸银锭,听她唱小曲,宗老是其中的一人。

有一个中年汉子问:“您唱的是不是水漫金山寺?”

朱老太太好奇地望了中年汉子ー眼,说:“不是水漫金山寺,是泪漫金山寺。要是水漫,法海オ不害怕呢,金山本来就在水里嘛。是泪漫,法海怕的就是众人的眼泪,眼泪是人心嘛,法海自然害怕了。”

这句话一下子给了宗老很深的印象,打动了他的心。

后来宗老了解到,在一百多年以前,江南一带的农村确实流传过泪漫金山寺的传说,而“泪漫”可能早于“水漫”。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同情弱者的传统道德观念。

后来可能由于农民起义的关系加强了故事的战斗性,逐渐将“泪漫”改成“水漫”。但在清代以前的戏曲上都没有这个情节,乾隆年刊刻的黄图珌的《雷峰塔传说》看山阁本既没有“水漫”,也没有“泪漫”。此后,梨圆旧抄本,增加了“水斗”的情节。方成培的《雷峰塔》水竹居本也保留了“水斗”的情节。自此,“水漫”即广泛流传开来,而“泪漫”已鲜为人知。

如今,我们再看“泪漫”,似乎能看到这个故事最初在民间流传的模样。

白娘子上金山

许仙受了法海的骗,跑到金山寺,就被法海关起来了。白娘娘知道后,急的心痛;小青青气得跺脚。

两人二话没说急匆匆地赶到江边。

那辰光,金山寺还在江中心。远望金山寺:一南一北双塔耸云,一座庙宇连着一座庙宇,把好大大一座金山遮得严严实实的,这就叫“寺裹山”,只见庙宇不见山。风起浪急,波涛滚滚,金山寺就像一块浮玉,在水里飘呀飘的,晃呀晃的。

白娘娘和小青青来到金山寺大门外,依着小背者的性子,就要冲上山去,和法海拼命。但是,白娘娘一向温和善良、轻易不肯动刀动枪,拦住小青青,恳求法海出来答话。

这时候,法海在那块?在山顶上,他早就看到白娘娘了,但没感作声,他晓得白娘娘是来找他要许仙的,能躲则躲,能赖就赖,躲不了,赖不了,就只好硬着头皮答腔了:“孽畜,你来干什么?”

白娘娘一听,声音来自头顶上,抬头一看,果然不错,法海头戴目莲帽,身披红袈裟,手持禅杖,站在那里呢!

小青青也看见了,气得头顶上冒火,脚底下生烟,拔出宝剑,就要跃上山顶。

白娘娘一把拉住她,向她摆摆手,叫她忍住气,不要上去,“先礼而后兵”嘛!

她对着法海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口称:“老禅师,我和你近日无冤,往日无仇,禅师何苦三番两次拆散我夫妻恩爱。我对许仙并无二意,不过为了报恩而已,有恩报恩,有德报德,这有什么不是。还望禅师念我一片苦心,高抬贵手,放了我家许郎吧!”

白娘娘说得言恳求意切,有理有情,眼泪水都掉下来了。

但是法海是铁石心肠,心肝五脏给狗吃掉了,他那块会理睬白娘娘,恶脸一沉、禅杖一举,眼看就要下毒手了,白娘娘泪流满面,苦苦哀求,声嘶力竭地喊道:“报恩这么难啊!”惊天动地,感人肺腑。

就在这个时候,法海猛的把手里的禅杖向空中一抛,“啪”的一声,化成五爪金龙,直向白娘娘、小青青扑来。


泪漫金山

说时迟,来时快,小青“唰”的一下,变成一条青龙,腾空而起,死命咬住金龙的尾巴,金龙尾巴甩不起,身下动不得,“咣当”一声落在地上,依旧是一禅杖。

法海一看,这个法宝不灵了,赶紧又取下套在颈项里的佛珠,向空中抛去。

这佛珠分三十六天罡,七十ニ地煞,共一百零八颗,本是佛家念佛之用。因为法海要开杀戒,嘴里念念有词,施上邪法,只见一百零八颗念佛珠,变成一百零八颗骷髅头,鬼气森森,寒光闪闪,直向白娘娘的脑门压来。

白娘娘晓得佛珠的利害,刚好盗仙草的时候,南极仙翁赐给她两颗灵芝草,一颗给许仙吃了,二颗还在身上,一物降一物,一宝降一宝连忙把灵芝抛出,只听“哗”的一声,一百零八颗骷髅头,七零入落,稀里哗啦地掉到江心里去了。

白娘娘被迫还手,一会儿天上,一会儿下,一上一下,一来一回,在云里翻了七十二个筋头。

虽然白娘娘破了法海的邪术,仍然苦苦哀求,叩头打恭,头都叩出血来了。嘴里还不住地喊:“求师父放了我家许郎吧!”

就在这个时候,金山周围、大江南北,天上地下,人山人海,只看见里一层,外一层,高一层,低一层,人头攒攒,人影憧憧,都争着看法海欺负白娘娘。

看呀看的,齐声呐喊:都骂法海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着呀看的,都为白娘娘心地善良、忍辱负重美德所感动,齐声痛哭,泪如雨下,一滴一滴的同情之泪,流满大地。

地下有人哭,天上也有人哭,天上什么人哭呀?菩萨。

那晓得,白娘娘的哭声,惊动了大大小小的菩萨,都站在云头上看。看呀看的,牙齿咬的格格叫,看呀看的,眼泪淌的哗哗响。

天上人间,同声一哭,共洒同情之泪。真是泪如潮涌,泪似海洋,眼看着,泪流满地,泪水愈来愈猛,积水愈来愈高,泪水漫过码头,泪水漫过山坡,泪水漫过围墙,霎时间,一片汪洋,若大的一座金山只露出一个宝塔尖了。

所以,金山寺是泪漫的,不是水漫。要是水漫,法海オ不在乎呢,金山本来就在水里嘛。泪水是心之水,是人心。“民心不可违,人心不可抗。”

白娘娘贤慧、善良,人人同情她,法海自然害怕了。

分享:

镇江的味道

镇江往事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您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