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洨河笔记:可以沿着一条河的堤坝一直走下去

 df7086 2021-01-07

梁东方

对于一个地方的了解,既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也更在其既有地理脉络之上的河流。

依然可以沿着一条河骑车走下去,而且是几十公里地走下去的情形,实不多有,已经是如今这个时代里罕见的幸福。尤其是这条河有堤坝,堤坝顶上又是路,不管是整修过的水泥路还是原来的土路,这都是一种可以让人喜出望外的享受。

走在这样的路上,始终与河流相伴随,始终在平原上拥有俯瞰的目光。有时候骑着车子,有时候推着车子,不管怎么样周围都很安静,几乎没有车辆,几乎不必躲闪,几乎可以一直向前。

这样的路上完全没有以前走到栾城赵县这几个县域的时候,国道大马路上那种一成不变的车流滚滚的观感,而一变而为人类步行时代的丰富葳蕤之状。一离开市区进入栾城地界,堤坝下面河道边的田地里种的就不再是小麦,而是看上去很像小麦但是比小麦要整齐密集,密集到没有缝隙的草皮。草皮是藁城栾城一带的传统绿化种植业的品种,它们在大地上被培育着,就如同田间的苗圃,随时等待着买主的光临。时序已尽雨水,积雪融化以后雾气昭昭,加上重度雾霾的污染,整个平原大地都沉浸一片朦胧之中。沿着洨河堤坝上的小公路向着西南倾斜着前行,路过堤坝下面一个个村庄,道路在田野里湿滑得闪着亮光。

偶尔有翻越堤坝到洨河去的路,顺着水光闪烁的小路望过去,洨河上的水泥桥都很平很矮,完全没有古人在上游的膏粱桥那么精细,也没有在下游的洨河上所建立来的赵州桥的那么复杂庞大。实用够用,是这些桥梁的仅有目标。而干巴巴的水泥栏杆和水泥桥面,则永远呈现着一种现代的呆板。不得不承认,这种呆板是与河流的普遍干涸之状,很协调的。

河边荒草萋萋,杂草乱树之间一片寒凉。偶有扣着帽子缩着肩膀走在这样的地方的人,踽踽独行之状更显得一片凄清。让人不由得想起在德国的易北河边的类似景象来:一家家的德国人吃过午饭以后,开着车出来散步,牵着狗,领着孩子,一边走一边说话一边遥望着流水汤汤船舶往来的河水,身边和对面不时有骑车的轮滑的跑步的以及与他们一样散步的人人经过。这是他们度过周末的传统方式,这种传统方式的基础是沿着河流的各个村庄都在自然环境上保持着天人合一的一致性。他们很好的维护了河道的自然风貌,仅仅是在堤坝上开辟了小小的路径。

那里的河流是清澈的,天空是纯净的、无污染的,当然生活也是富裕的。我们的大地和大地上的村庄刚刚度过了温饱的关口,或者说刚刚开始走上富裕之路,因为物质刚刚开始丰富而在基础设施上乃至生活品质上的积淀都还很薄弱。

虽然从各个村庄里也不断有小汽车开出来,显示着大多数村庄已经进入到了汽车时代,但是终究还是没有余力,或者说是没有闲心关注聚居之地周围的自然,尤其是自然审美。

沿着洨河的堤坝路的路边,很有些树龄不小的槐树,在潮湿的水汽里树干树枝都黑黑的,为周围的环境气氛增加了一点宝贵的古意。还有一段大堤上都是枣树的路段,枣树不仅黑而且曲虬倔强,格外肃杀。当然大多数路段还是高大而轻快的杨树,树上清晰地坐着喜鹊的鸟窝,让人很为它们在毫无遮拦的冷寂里的家而将心比心地担心。接近赵州桥的时候大堤上没有树了,但是丛生的棕色的蒿子很茂盛,几乎将道路欺到了中间一小条地方。

在这接近赵州桥的十几公里路段,整个大堤上都建起了金属的隔离网,将堤坝和堤坝里面的河道隔离开了。这意思也许是不让往里倒垃圾,也许是不让羊只牲畜进去毁坏草木。不管什么原因,这绵长的栏杆在一定程度上是破坏了河堤与河道的完整性,使在堤坝路上行走的人和车辆都有一种狭窄紧促的不适。

这一段路面变窄,迎面与车互相错车都很小心。等最近接赵州桥的几公里就干脆只能容一辆车走了,对面来车就都走不了了。

接近赵州桥的地方,平原上还多了磕头机,就是抽取地下的石油的自动机械。古代这里一定是树木茂盛的森林,里面生活着大量动物,否则不足以形成石油层。现在大地上一片光秃秃,几乎没有树。村庄就在这样光光的平原上淹没在湿漉漉的雾气之中。让人觉着虽然身在广袤但是也更在偏僻,很有些不舒服的压抑感。

最初,在离开省城的地方所有的那种脱离开拥挤的解放感,很快就变成了孤独和凄凉的荒漠感。发展的路还长远着呢,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很多,环境问题的只是其中一项。

因为对于洨河沿岸的兴趣很是高涨,急于知道沿着堤坝一直向前走都有什么景象,所以在骑车跑不了多远的情况下,还是开车跑了一趟。但是开车走的感觉总体上说是不大好的,虽然不必像骑车那样有巨大的体力付出,从而跑不远,机动能力有限;但是开车终究是匆匆一过而已,很难有细节上的体验。

开车探访固然是可以节省力气和时间,但是效果却也大打折扣。很多地方都是一闪而过,很多地方想停下来却没有地方停。还有开车会产生一种惯性,这种惯性的副作用不只是不愿意停车,而是从车窗里望出去的一切似乎都不值得一看,会把人的胃口吊高。不像骑车的时候,自己几乎在最低的位置上,看什么都会饶有兴致,都觉着不虚此行。

实际上我们的风景很少有能禁得起这样开车快速浏览的,骑车慢慢走的话,因为期望值不一样,收获的感觉也就不一样。这让人看到了围绕着自己的生活的真实背景,所谓城市只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一小块地方,何况它本身还嘈杂拥挤有自己的各种问题。

这种沿着一条河的堤坝一直走下去的机会,使我们脱离开了国道省道交通对感受的干扰,能够相对安静地看到大地上没有任何遮掩的真实。这是一条河给观察提供的线索,这是一条河即使在不怎么能为流域内的土地造福了以后,也依然还在为它怀抱中的人们提供福祉的最后的荣光。

在洨河流经的很多地方,洨河都几乎已经是大地上最后一条自然地理的存在了!循着它走下去,会有古今交织的感慨,也会有现实人生的底色。幸运的是,我们依然可以继续沿着洨河向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